中國股市:尾盤半小時突然砸盤,究竟是機會還是風險?務必看懂!
交易心理分析
交易的冷酷現實是每筆交易的結果都不確定,除非你學會徹底接受結果不確定的可能性,否則你會有意或無意地避免你定義為痛苦的可能性。
在這種過程中你會碰到很多自己創造的昂貴的錯誤,請記住,最好的交易者有很多與眾不同的思考方式。
他們學會了一種心態結構,能夠讓他們在毫不恐懼的情況下交易。
能夠創造長期獲利,背後的原因是徹底改變態度。而不是像大部分人的誤解,背後的原因是善於解讀市場.
然而市場很少認同你,市場不認同你時,你會受到傷害。
伴隨而來的虧損和情感痛苦通常很嚴重,你一定會經歷盛極而衰的過程。
交易能否盈利取決於你面對市場風險時候的防守
很多交易者都喜歡把交易比作戰爭,的確,從交易的資金管理和打仗的排兵佈陣這兩個角度來講的確有可以説得通的地方,
但是,同樣這兩者的區別也很明顯,打仗是兩軍對壘,講究的是主動求勝,勝利永遠屬於最鋒利的進攻者,
交易是敗中取勝,交易者要想取得勝利,講究的是對自身規則紀律的執行和防守,沒有面對面的敵人,
只有自顧自在的行情和並沒有意識到有你存在的市場,是的,市場不會因為有你的存在而有絲毫的改變,
你的背後也沒有敵人在追殺你,除了你自己,沒有人會在乎你的觀點和情感,至於能否盈利取決於你面對市場風險時候的防守。
什麼是尾盤?
尾盤是多空一日拼鬥的總結,故收盤指數和收盤價歷來為市場人士所重視。
開盤是序幕,盤中是過程,收盤才是定論。
尾盤的重要性,在於它是一種承前啓後的特殊位置,即能回顧前市,又可預測後市,可見其在操作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當前莊家機構都喜歡在尾盤、周線、月線、年線收盤前對持倉個股或者大盤進行尾盤控制,以達到技術上的騙線目的,製造多頭或空頭陷阱。
也有實力的機構為了提高持倉市值而人為地造勢,這些都在尾盤完成,因為這樣既能達到目的,又能節省成本。
尾盤砸盤的玄機
1、尾盤的下跌無疑是受到宏觀和微觀層面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尾盤下跌都是主力利用尾盤突擊打壓出貨所致,也有可能是主力在打壓洗盤所致。
不論哪種原因,尾盤下跌可分為下午兩點半開始下跌和臨收盤時才開始下跌兩種表現形式。
如果投資者查看到尾盤股價下跌千萬不要急於入場。
2、臨收盤時突然下跌:臨收盤時突然下跌是指股價全天走勢起起落落,沒有明顯的上漲或下跌趨勢,
但到臨收盤前十幾分鍾甚至幾分鐘,股價突然加速下跌,幾乎呈直線下跌趨勢,根本不給任何人以喘息的機會。
此時投資者需要保持高度關注了,結合K線圖觀察近期的K線走勢,如果這種走勢出現在一個高點,
一般來説,是主力在利用尾盤打壓出貨所致,此時投資者可保持密切關注,不必急於介入。
莊家為什麼要砸盤?
1、拉昇前砸盤,為了使短線客或者信心不足的散户出局,並吸收他們拋出的籌碼,達到輕鬆拉昇的目的。
砸盤的同時,主力也從拋出的籌碼中獲得籌碼分佈狀況的信息,叫“試盤”。
2、出貨砸盤,這種情況極少,但不得不防。
有些主力獲得重大利空信息後,會出現不顧一切砸盤出貨的行為。這一般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可能發生的。
主力尾盤砸盤,主要有以下目的:
第一,上升過程中,莊家要對跟風籌碼做一次清洗,在某個價格大幅度砸盤,造成股價急劇下跌,使散户和跟風者恐慌賣出,從而拿到更多籌碼。
第二,莊家完成吸籌,股價處於高位,莊家通過大幅度拋出股票砸盤,達到出逃的目的。
第三,需要説明的是,主力吸籌階段,吃貨往往會使股價抬高,通過尾盤砸盤收小陽或小陰線,還可以隱藏蹤跡掩人耳目。
這種現象橫盤階段或者漲勢不明顯的拉昇階段很常見。
交易需要簡單
交易一定要力求簡單,輕鬆,甚至是不需要大腦思考的地步,因為只有簡單,才能最好的堅持,弄複雜的,則堅持也就變複雜了。
同時不論是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要保持平常心,哪怕是泰山崩塌,世界末日,也要保持心境上的那份坦然和沉穩。
彷彿坐定在廬山的瀑布腳下,沉思冥想一般淡定自若。很多時候否定自己需要莫大的勇氣,因為如果沒有勇氣否定自己曾經錯誤的性格,那麼成功將變得更加渺茫和遙遙無期。
與自己人性中另一面錯誤的自己作鬥爭,不是一時的,而也將是一生的,若想超越自我,首先必須學會否定自我。
操作時要有耐心,嚴守紀律
交易者應該具有強烈的耐心和紀律,只要市場走勢依然對自己有利,或者在技術系統沒有出現反轉的信號之前,交易者應該極有耐心和嚴守紀律,緊抱倉位。
我曾經見過很多神氣十足、得意忘形的投機客,他們上對了動力十足的單向市場,往往是上升市場,
積累了大量的賬面財富,一旦市場反轉而下挫,不僅原來的財富轉眼成空,而且還倒進了老本。
真正的專業交易者在於他們忍耐的力量-他們能夠渡過不能避免的逆流從而最終能夠勝出。
當然,交易不順的時候感到泄氣,這是人之常情。儘管你想方設法地保持客觀態度與嚴守紀律,然而任何一筆交易還是有轉壞的可能。
對付這一時刻的最好方法,就是遠離市場,待在場外,一直到自己頭腦清醒,態度變得積極樂觀為止。當你回到市場的時候,它還在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