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週日均銷售額同比增4.9% 免税消費火爆 原因何在?

作為我國疫情基本平穩後的首個小長假,中秋國慶黃金週顯然未辜負提振國民消費的厚望。

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週增長4.9%。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彭波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總體上,本次中秋國慶小長假的消費數據符合預期,原因包括國慶、中秋雙節重合;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平復,人心穩定,出現補償性消費等,再加上各地組織工作較為得力,所以消費也比較旺盛。

促消費活動紛呈 北京重點監測汽車銷售額同比增23.5%

據悉,今年的全國消費促進月活動從9月9日拉開帷幕,一直持續至10月8日,覆蓋了整個中秋國慶小長假。

因此,各地抓住八天長假旺銷契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促銷活動,大手筆發放汽車、家電、餐飲等補貼和消費券,激發了消費者購買熱情。

具體來看,陝西組織近2000家商貿流通企業,舉辦60多場大型促消費活動;河北舉辦“幸福河北歡樂購”,組織開展地方名特優品展銷、舞動味蕾美食周、外貿出口商品轉內銷等促銷活動;長沙“夜星城”消費節參與企業近萬家,帶動銷售額同比增長近30%。

“十一”期間,寧波、北京、甘肅、上海、海南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8.8%、18.6%、14.4%、13.7%和12.5%,江蘇、山西、浙江、廣東同比分別增長10.7%、7.8%、6.8%和6.7%。

同時,北京等地創新舉辦汽車展也促進了汽車消費,數據顯示,“十一”期間,北京、浙江、雲南重點監測汽車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3.5%、20.3%和14.1%。

此外,黃金週期間,餐飲、休閒等服務消費也快速升温,被疫情抑制的需求集中釋放。其中,四川、浙江、內蒙古、廈門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3.0%、23.4%、21.7%和18.3%,廣州到店餐飲訂單量同比增長超30%。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電影行業也在小長假期間迎來強勢復甦,商務部數據顯示,“十一”前7天,全國電影票房近37億元,為歷年黃金週次高水平。阿里大文娛數據也顯示,小長假期間,國內日均觀影人次已經較復工後增長577%。

海南免税購物活躍 4店零售額同比增長167%

值得一提的是,中秋國慶小長假期間,海南離島免税購物也異常活躍,吸引境外消費迴流效果明顯。

官方數據稱,黃金週前七天,海口、三亞、瓊海等4家免税店零售額同比增長167%,免税購物人次同比增長64%。

支付寶發佈的數據也顯示,因疫情限制了出境遊,海南離島免税購物異常火爆,國慶期間支付寶消費金額同比上漲300%。

彭波認為,免税促進消費是一種正常的市場反應。比較有意義之處在於,海南在東亞及東南亞的地理位置較為重要,但在中國則較為偏遠,雖然國家給予了較大優惠政策,但發展並不是很讓人滿意。本次海南自貿港方案的出台,給予海南更加優惠的政策,提高免税消費額度等,從國慶消費數據來看,這些政策初步實現了免税帶來“人流”,“人流”擴大消費的目標。

分析:疫情防控穩定是消費得以強勢復甦的先決條件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中秋國慶小長假期間,消費市場迎來了一波增長的小高潮,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旅遊業的強勢反彈。儘管海外依然嚴峻的疫情形勢讓出境遊受限,但這絲毫不影響人們在國內出遊的意願。從數據上看,無論是國內接待遊客數量、旅遊收入,還是酒店、民宿、餐飲、休閒、娛樂等領域,都出現了可觀的增長,同時,在《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等新片的帶動下,影院票房收入同樣收穫了不俗的成績。這些數據都充分表明,曾經受疫情衝擊較為嚴重的旅遊、影院、餐飲、酒店等領域,如今已經逐漸擺脱了疫情的困擾,並助力消費市場進一步回暖。

付一夫認為,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穩定與持續向好是消費市場得以強勢復甦的先決條件。同時,經濟形勢的好轉與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的穩步推進,讓廣大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有所改善,消費信心也得到修復,疊加中秋國慶假期的“假日效應”,消費增長小高潮的降臨自然就在情理之中。

“各地政府推出的一系列促消費政策,以及各個零售企業與電商平台推出的補貼促消費活動等,也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居民的消費熱情。”付一夫稱。

整體而言,彭波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過去40多年中,中國經濟的增長主要依賴投資與出口,這不僅與當時中國人民的收入水平較低有關,也與中國人的消費觀念密切相關,傳統中國人是高儲蓄,低消費的,但新成長起來的一代中國人消費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相信在未來較長時期內,消費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的地位會越來越重要。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王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83 字。

轉載請註明: 黃金週日均銷售額同比增4.9% 免税消費火爆 原因何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