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第一家只還本不付息的城投出現之後,給投資者怎樣的啓示?

由 夏侯依絲 發佈於 財經

隨着經濟增速的切換和後疫情時代的來臨,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違約的案例也有所增多。每一個違約的案例的背後,既有不為人知的故事,更是一次次衝擊着市場對於城投的信仰。

不過直到目前,城投信仰雖然幾次遭遇比較大的危機,但最終還是在各方的通力協作之下,較好地實現了落地,信仰也得到了充值。

但是前段時間發生的一起城投只還本不付息的案例,不僅給城投信仰帶來了一次實質性的危機,而且給投資者上了生動的一課。

一.緣起施甸縣地方城投

一切的一切,要從施甸縣説起。

2021年2月8日,施甸縣天源供水有限公司(下稱天源供水)向海航期貨出具的一份《關於協商兑付融資債務事宜的函》。正是這個函,引發了市場的關注,也在此次叩擊着市場對於城投的信仰。

具體的兑付方案和情況説明可以見原圖,這裏只列舉其中的兩個關鍵要素:

1.由我司(天源供水)對尚未償付的本金,予以兑付償還,對到期應付利息、罰息等款項不再向貴公司(海航期貨)支付。這也就是開頭所説的只還本不付息。

2.按照自願原則,對同意上述方案的投資人,待貴司與投資人完善相關清算方案確認手續並給予我司確認後3個工作日內予以先行兑付本金;對於不同意上述方案的投資人,暫無力償付。

以上是該方案的一個歸納概括。有這樣幾點值得關注:

1.天源供水還本付息的錢,來自當地爭取到的化債資金;

2.資金有限,只兑付同意方案的投資人;

3.天源水務無其他還款來源,雖然仍然會積極籌措資金,但因實體化經營收入有限,後期債務兑付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4.該函落款是2月8日,要求2月10日之前回復;大有刀架脖子上,不得不點頭的意思在裏面。

天眼查顯示,天源水務由施甸縣國資委100%控股,屬於國有獨資企業;加上其經營範圍除了水的供應、輸配和銷售,還包括了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新農村土地整理開發等等。從這兩個核心特徵就可以判斷,這是一家標準的城投,而不是“披着城投外衣的狼”。

該案件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這是國內第一家只提出還本不付息的城投公司,未來是否引發其他主體模仿和跟進操作?這是很多投資人所擔心的問題。

二.後續進展

2月25日,海航期貨發佈了《海航潤雲1號資產管理計劃兑付清算報告(首次清算)》,向我們披露了關於該項目的最新動態。

報告顯示:截止到2月25日,一共有126位委託人同意融資人提出的只還本不付息方案,額度為2.553億元,佔資管計劃總份額的85.38%;剩餘19位不同意該兑付方案,額度為0.437億元,佔比14.62%。

對於同意該方案的投資人,海航期貨先行進行清算兑付,剩下的則在後續確定方案之後再次進行清算。

三.投資人為什麼應該同意該方案?

假如投資者遇到這樣情況的時候,應該如何決斷?尤其是在如此短暫的時間,決定這樣一筆不小的金額。

先給答案:同意。

原因一:一鳥在手,勝於雙鳥在林

拿到手的錢,落到自己口袋的錢才是最重要的。這和投資股市、期貨是一個道理,賬面上的盈利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只有進入銀行賬户的那一串數字才是真金白銀。

回到本案例當中,作為城投的天源水務。地處雲南保山市,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保山市地區經生產總值剛剛突破1000億的規模。而作為下轄的地級縣,施甸縣2020全縣(不含鄭蒲港)財政收入累計完成228527萬元,同比增收4135萬元,增長1.8%,收入增幅保持在合理區間,有效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縣財政局)。

這樣的標準對於很多信託公司而言,是禁入區域。究其原因,就是擔心其中的違約風險。

從天源水務那封信中可以看到,該公司的經營確實存在問題。如果不是因為向上級爭取到了部分化債資金,可能本金兑付都成問題。但是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沒有哪一級政府會做出違約決定的。因為影響的不僅僅只是一個縣或者一個市的問題,而是整個省!

至於利息部分,投資人暫且就當是支援邊遠地區建設好了;把錢借給當地城投免費使用幾年,也當是做了慈善。這樣的理由看似無奈,權且當做是自我安慰吧。

千條萬條哦,原則只有一條:拿到錢!

原因二:訴訟流程過於繁瑣

當然建議歸建議,無論如何都要尊重投資人的選擇。

只是如果不同意該方案的話,按照信的説法其實是非常危險的。由於天源水務經營本身存在着較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哪怕只有不到五千萬的本金都不是輕而易舉能解決的。

如果投資人決定對簿公堂,從立案到判決再到最後的執行,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且不説這19名投資人遍佈全國各地,光是各種溝通協商都非常麻煩。涉事主體位於雲南保山,交通遠沒有省會城市便利。所以各項成本非常高,而且難度非常大。

更重要的是,人性經不起考驗,大部分人在面對優先拿兑付資金的時候,都是抱着“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態的。

最後法院即使判決下來了,如果沒有資金也是很難兑付投資人的本息的。況且作為當地城投,法院總不能查封和強制執行吧,這個困難巨大而且沒有先例。

來來回回,估計要折騰的時間起碼按年計算。但是資金是有時間成本的 ,小資金無所謂。可這樣的資管計劃,少説都是百萬起(本案人均200萬左右),所以耽誤一兩年利息都有8-10個點了。

原因三: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常識告訴我們:資金是有時間成本的。

當投資人儘可能拿回本金之後,可以再去做其他類型的資產配置。無論是保本保息的大額存單、還是穩健的銀行理財、債券基金、或者是高風險的權益產品或者是信託計劃等。

至少能夠一定程度上彌補利息損失,如果執意要進行訴訟的話。等待時間過於漫長,不確定因素會逐漸增多。而且這其中耗費的精力、時間成本、訴訟成本等等加在一起,只不過會進一步擴大損失罷了。

沒有誰能保證自己投資過程不踩雷或者不出現問題,關鍵是出現問題之後該如何補救和彌補。本案中,天源水務雖然不講武德或者有點威脅的意思,但至少還是朝着解決問題的角度去爭取資金和兑付投資人。投資人拿到全部本金,雖然不是最滿意的結果,但至少沒有太大的損失。

以政信資管產品這條線來看,這樣的結構固然是不夠的;但是從大資管的角度來看,結果是差強人意的。否則也不會有85%的投資人,選擇了第一個方案,尊重投資人的選擇。

這一點要比很多無賴的私募機構和信託公司強太多,當然情況不一樣,不宜對號入座。城投是城投,信託是信託,私募是私募。

四.説説幾點啓示

城投信仰依舊在

所謂的城投信仰,簡單理解就是不要問,問了就是剛兑;不剛兑的,都不是真二八經的城投。

從某種程度上來説,城投其實是一門玄學。純粹基於經濟金融視角來分析,很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雖然過去幾年經歷了很多事件,但是城投依舊穩得一批。而且各類債券不斷違約的前提下,城投債的價值依舊凸顯。

但是如何繼續選擇政信類的產品,則需要修改投資邏輯和框架了。

相信專業的價值

3月28日中午,人民銀行、發改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發布了關於《關於促進債券市場信用評級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此文件為基礎,信用債將進入買方時代。

該文件的核心內容:以違約率為核心的評級質量驗證機制,逐步將高評級主體比例降低至合理範圍內,鼓勵評級機構以投資者為導向,開展主動評級、投資人付費評級。

取消強制評級,將推動評級由“監管驅動”向“市場驅動”轉變,評級需求將逐步從監管需求轉向投資人需求,評級機構的競爭重心將從發行人轉向投資人。

對於投資人而言,這樣的模式將更有利於自身利益的保障。避免被一些不良評級機構忽悠,投資了本身具有高風險但是卻呈現出“高評級”的債券。

此次只還本不付息的案例,傳遞的信號十分豐富;對於投資人的啓示和意義也十分巨大。從過去的無腦,到現在的用腦。

習慣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所以需要的專業的價值、靠譜的分析和果斷的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