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小麥生產面臨挑戰 院士專家“開藥方”

在全球,小麥是人類最重要的能量來源之一,但在今天,頻發的極端天氣、新冠肺炎、地緣衝突等,正在成為小麥生產最嚴峻的挑戰。9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國際小麥大會”上,來自全球的糧食、小麥領域專家,以“未來小麥:韌性和可持續性”為主題,開展了多方面的探討和交流。

 

據瞭解,第一屆“國際小麥大會”於2019年在加拿大舉行,第二屆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和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聯合主辦,有全球60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參會。第三屆國際小麥大會將於2024年在澳大利亞召開。

 

全球小麥生產面臨挑戰 院士專家“開藥方”

第二屆“國際小麥大會”會場。中國農業科學院供圖


小麥,全球四成人的主糧

 

小麥是世界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全球約有40%的人口以小麥為主糧。作為人類重要能量來源的同時,小麥還可提供大量的蛋白質、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微量營養元素。同時,小麥也是國際糧食貿易中的主要商品糧之一,在可持續糧食供應體系和糧食安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劉旭介紹,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全球小麥平均產量大幅提高,主要得益於兩項技術的突破,第一次是以矮化育種為基礎的“綠色革命”;第二次是小麥與野生近緣種的遠緣雜交。我國科學家在這兩項技術上都做出了突出貢獻,培育的含矮稈基因的矮豐3號等在生產中大面積推廣,通過遠緣雜交獲得的小偃系列等品種兼顧了豐產性和抗性。

 

據介紹,目前國際小麥主要圍繞產量潛力、優良種質資源利用、氣候變化與小麥生產、生物和非生物脅迫、營養品質等方面開展研究。如何提高小麥產量、降低環境風險、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改善產品營養品質,是國際小麥育種普遍關心的問題。在未來的小麥研究中,國際合作交流將重點圍繞小麥功能基因組、小麥起源與進化、育種新技術以及轉基因育種等方面。

 

挑戰:多種因素影響小麥生產

 

近年來,新冠疫情、極端天氣等一系列不確定因素給世界糧食安全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幹事屈冬玉在大會上表示,“全球小麥生產受到直接衝擊,近幾個月國際小麥價格接近創紀錄水平。”

 

屈冬玉指出,全球飢餓人口大幅增加,營養不良問題加劇,全球糧食貿易緊縮。如何提高小麥產量,降低環境風險,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改善產品營養品質,是國際小麥育種普遍關心的問題。糧農組織預報,2022年全球穀物產量將同比下降0.6%,預計世界小麥產量同比減少1%。

 

屈冬玉呼籲各國科學家齊心協力,轉變糧食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方式,推進轉型,建設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韌性和更可持續的農業糧食體系。他同時強調,源頭要從種子抓起,需要保護和利用小麥種質,培育適應當地生產系統、環境和市場的優良品種,確保農民和糧食加工商能夠獲得各類新品種。

 

中國:小麥完全實現自主供給

 

小麥也是中國人傳統的主糧之一,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生產國和消費國,全球大約17%的小麥產量來自中國。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武維華表示,糧食安全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基礎。作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國為保障世界糧食安全採取有效行動,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到2021年,中國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2022年夏糧已經喜獲豐收。中國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生產了世界1/4的糧食,養活了世界1/5的人口,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表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小麥生產國與消費國,常年種植面積近2400萬公頃,年產量超過1.3億噸,中國政府實施“小麥完全自給”政策,對小麥產業給予高度重視和支持,致力於提高小麥產量和品質,降低生產成本,始終堅持把小麥的科學研究和生產應用作為提高中國糧食生產能力的重要途徑,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以及穩定國際糧價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來,中國加快了小麥科技創新的步伐,研究建立了從資源收集保存到創新利用的小麥遺傳育種和品種推廣技術體系,完成了小麥A基因組和D基因組的精細圖譜繪製,參與了“中國春”六倍體小麥精細圖譜的部分繪製工作,育成並推廣了3000多個高產、優質、節水、抗病小麥新品種。

 

未來:全球小麥需求不斷增加

 

在第二屆“國際小麥大會”開幕式上,國際小麥大會國際組委會主席Curtis Pozniak表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小麥生產國,中國承辦國際第二屆小麥大會非常合適。本屆大會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全球合作,共同探索有效利用小麥遺傳資源的策略,從提升遺傳增益和科技轉化方面來增強小麥生產力,從而應對全球氣候和環境變化等挑戰。

 

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執行主任Claudia Sadoff則表示,小麥作為僅次於水稻的第二大作物,交易量超過任何作物。隨着城鎮化規模擴大,小麥的全球需求迅速增加。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的相關品種,被數以百萬計的小規模農民種植在世界上近一半的土地上,全球小麥產量持續增長。而今天的首要任務,是改善糧食產量的遺傳增益效果、持久抗病性、環境適應性、營養品質性,通過現代化育種技術,提高品質,應對全球以小麥為核心的糧食危機。

 

為應對中國和國際小麥生產面臨的挑戰,吳孔明提出三條建議。“一是進一步加強科技合作交流,圍繞氣候變化和主要病蟲害等對產量和質量等的可能影響,加強新品種、新的耕作制度和減少水肥、農藥投入等方面的研究,共同促進具有氣候適應性、可持續性和營養型作物生產技術的發展。二是建議繼續發揮並加強國際各研究機構在種質資源創制與交流、新技術應用研究和人員培訓信息共享等方面的作用,加強國際合作平台建設,推動國際公共產品研發,積極推動發展中國家小麥技術和生產的發展。三是加快生物組學、基因編輯、智能信息等前沿新技術的創新,建立抗病、抗逆、品質等性狀的專項測試平台,促進新技術的研發和育種技術的應用。”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柳寶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61 字。

轉載請註明: 全球小麥生產面臨挑戰 院士專家“開藥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