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近日發佈的最新消費數據引發廣泛關注。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221億元,同比增長33.9%,兩年平均增長4.2%。其中,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18個商品類別同比增速均超過10%。稍早前,商務部相關監測也顯示,3月份全國消費市場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較上月明顯提高,住宿、居民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已回升至景氣區間。可以説,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消費率先取得了“開門紅”。
那麼,今年以來,哪些商品和服務更受消費者歡迎?中國消費市場呈現出哪些新特點新趨勢?
迴歸正軌,“補償性”消費升温
“從清明小長假消費市場來看,在春日換季、打折促銷等帶動下,一些商品比如鮮花綠植、服裝鞋帽、金銀珠寶等銷售增長明顯。比如天津、上海、江蘇、重慶重點監測的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77%、55%、45%和40%。一些花卉市場的鮮花銷售成倍增長,一些商貿企業的國產品牌服務銷售同比增長了4―5成;有的電商平台金銀珠寶日均銷售額同比增長了兩成以上。”對於春節後第一個小長假期間消費市場的表現,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峯給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一組數字。
對中國消費者來説,隨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日益深入,生產生活加速回歸正軌,一些因疫情耽誤的消費計劃正重新被提上日程。
快速消費品受到青睞。武星兆在北京一家銀行工作。今年春節期間,他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主動留京過年。這幾天,他簡單算了算賬,發現今年以來的消費水平並沒有降低,反而比之前還提高了不少。“過年沒有返鄉回家,但也不能虧待自己,該買的就得買,衣服、美食一樣都不能少!另外,單位也發了補助,所以我的消費意願其實不減反增。”他説。
耐用消費品升級換代提速。林家安是南京的一位大學教師。今年以來,他通過各種方式,添置了包括空調、洗衣機、熱水器在內的許多傢俱,同時將自己的筆記本電腦、鍵盤、耳機等數碼產品進行了“全套升級”。“現在疫情防控穩定了,各項工作都在迴歸正軌,我就把之前耽誤的購置計劃都實施了。”
需求升温與否,處於供給側的人感受更深。來自山東德州的劉師傅和妻子在天津從事室內裝修。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據客户需求,為對方的牆面與屋頂粘貼壁紙和壁布。“春節以後,可把俺們兩口子忙壞了!經常是上一家的活兒還沒幹完,下一家甚至再下一家客户的電話就打進來,催俺們快點過去呢。”劉師傅笑着説。
需求多元,服務質量成為熱點
除了消費總量本身出現“補償性回升”,消費結構也呈現出許多新特點:
――健康管理人氣大增。
4月14日,據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發佈的《2021健康減脂消費趨勢報告》顯示,3月份“減肥減脂”的關鍵詞搜索量達到近千萬次,“低糖”關鍵詞的搜索量達去年同期10倍以上,今年大熱的“無繩跳繩”搜索量同比增幅也高達640%。反映到訂單上,就是黑巧克力、低糖蛋糕、薏米燕麥餅、益生菌、健肌粉、運動護膝、滑雪裝備、具有健康監測功能的智能穿戴設備等,成為京東平台上銷售表現搶眼的商品。從相關商品的銷售結構來看,上海、北京、天津傾向於“管住嘴”,福建、浙江、重慶等地側重於“邁開腿”。
“現在客流量已經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同時顧客的消費投入也在進一步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購買私教課,大家更捨得在保護身體上花錢了。”廣州一家健身房的負責人譚傑説。
――娛樂消費熱起來。
在武漢一家雜誌社工作的田昊表示,如今想要外出遊玩的想法變得更加強烈。今年以來,幾乎每個節假日都會和朋友們一起聚會,大家選擇看電影、唱歌等,娛樂方式相較之前更多樣。在這一過程中,他和朋友們的消費水平也有所提升,對於娛樂服務花銷的容納度在增高。“有時候,即使價格偏貴,但只要好玩,能給大家帶來精神愉悦,就覺得值!”田昊説。
與田昊類似,河南姑娘閆文雅最近經常與朋友們聚會,住民宿成為了休閒時光的常態。在閆文雅看來,無論是節假日還是週末兩天,都要讓自己精神愉悦、身心放鬆。只有勞逸結合,才能更好地工作,在這方面增加一些開支,是很有必要的。
――“體驗”成為關鍵詞。
“截至目前,我的消費大頭主要集中在餐飲和旅遊方面。特別是我專門買了航空公司的“隨心飛”機票,所以趁着疫情防控形勢越來越好,專門去了澳門、北京等地旅行,體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在深圳一家企業從事財務工作的楊柳説。
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數據顯示,2021年清明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1.02億人次,同比增長144.6%,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4.5%。其中,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等接待遊客增多,展覽、話劇、詩會、音樂會、舞台劇等逐漸迴歸常態。據多方預測,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服務消費將迎來今年的高潮。
各顯神通,促進消費“潛力”變“紅利”
4月13日,商務部辦公廳印發《關於組織開展2021年 “老字號嘉年華”活動的通知》,聚焦傳統節日、重點活動、重要展會三大節點,助力老字號講出新故事、擁抱新機遇、煥發新活力,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這無疑是促進消費的又一項有力舉措。
在地方層面,各地也紛紛採取措施,努力促進消費潛力釋放、搶抓消費復甦商機。比如,山西省發佈《山西省推進服務業提質增效2021年行動計劃》,將通過支付平台發放4億元數字消費券,重點推動零售、餐飲、住宿等領域擴大消費;四川推出樂山馬邊採茶節、眉山首屆家裝節、廣元利州區“春季歡樂購”等特色活動,深挖節日消費潛力和活力;貴州省打造“一碼貴州”電商平台,2021年“網上年貨節”期間上線產品4萬餘款,累計銷售額達3.3億元……
在京東大數據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林江看來,2021年,隨着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宏觀調控政策效果進一步釋放,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穩定恢復的總體態勢,從而帶動居民消費信心和消費意願持續復甦。
“當前,消費新趨勢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新的消費增長點和趨向,二是新的消費業態和模式。”林江分析,隨着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新消費領域和習慣逐漸興起,文化娛樂、健康醫療、教育培訓等服務消費正成為消費新熱點,服務消費在消費支出中的比重超過商品消費。同時,隨着數字技術應用加快,直播電商、社區電商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層出不窮,線下消費場景的數字化改造和轉型也在加快,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郝穎表示,一方面,旺盛的消費需求會對供給側提出更高要求,激發更加優質的商品和服務供給,為經濟持續恢復和增長提供動力與支撐;另一方面,優質供給上升到一定程度也會創造新需求,推進消費特別是服務領域消費持續提質擴容,引導消費新模式加快孕育成長。
郝穎建議,下一步,應繼續注重供給側和需求側“雙向發力”,進一步擴大服務貿易進口,進一步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解除居民擴大消費的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