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特約國金證券分析師毛鋭
上週五早盤三大指數集體低開。開盤之後,指數圍繞平盤線震盪。此後,創業板組率先拉昇,一度漲超2%,並帶動其它指數小幅走強。午後,創業板指保持高位橫盤,滬指繼續小幅攀升。尾盤階段,指數橫盤為主。最終,上證指數、深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以漲0.40%、漲0.52%、漲1.88%報收。盤面上,漲停股(剔除ST和未開板次新股)29家,顯示市場情緒低迷;個股漲跌比1294:3107,平均漲幅-0.68%,賺錢效應偏弱,兩市成交額9891億,較前一交易日增量14.90%。北上資金淨流入近27億。
大盤延續企穩勢頭,滬指三連陽,創業板指更是創出9月以來收盤新高。不過在指數偏強表現背後,無論是從個股漲跌比,還是從個股平均漲跌幅來看,上週五整體市場賺錢效應還比較差。聯繫到週五市場情緒往往相對謹慎,這也算正常。此外,兩市成交額合計重新逼近萬億關口,顯示資金參與意願有所上升,這是個好現象。
此前,鋭叔分析過,節後資金觀望氣氛較濃,主要一是央行在節後連續淨回籠資金,讓市場擔心流動性收緊。二是近期煤炭、石油等能源價格上漲將推升通脹預期,從而擔憂貨幣政策因此收緊。不過,首先從上週五央行開展1年期5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7天期100億元逆回購操作(當天有有5000億元1年期MLF和100億元何7天期逆回購到期),等於實現零投放、零回籠,宣告節後連續淨回籠告一段落。這樣算下來,節後央行共計淨回籠了7000億資金,而節前投放的資金則超過8000億,事實上總體還是符合“穩中偏松”基調的。至於對通脹預期上升影響貨幣政策的擔憂也大可不必。10月15日,人民銀行召開2021年第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佈會上,針對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取向,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峯表示,總的來看,我國的通脹總體可控。下一階段,人民銀行還將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以我為主、穩字當頭,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節奏,穩定社會預期。
其實,若要論貨幣政策和流動性的收緊,美股那邊理應比我們更擔憂,因為美聯儲大概率將在下月宣佈Taper(縮減購債),但美股在最近兩個交易日卻連續大漲,已經將其9月以來的跌幅收復了一半以上。而我國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正如10月15日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峯説的那樣,今年以來,考慮到國際經濟和金融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主要經濟體可能的貨幣政策調整,人民銀行做了前瞻性的政策安排,降低了美聯儲等發達經濟體央行政策調整可能帶來的外溢衝擊。言下之意就是,由於我們已經“做了前瞻性的政策安排”,即便未來美聯儲收緊政策,我國也有足夠的空間實施“以我為主”的政策。鋭叔還是那個觀點,即便今後因為政策收緊而導致股市向下,那也應該是美股先跌,而現在美股都沒跌,甚至還在漲,我們就不要杞人憂天了。總之,還是維持此前的預判,即雖然難有大的行情,但出現一段相對於節前調整的修復性反彈機會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
板塊和熱點方面,上週五盤面上,行業方面,煤炭、半導體、石油開採等漲幅居前,航運、文教休閒、醫療保健等跌幅居前。題材方面,芯片、鋰電池等較為活躍。
半導體芯片板塊大幅反彈,8只個股漲停或漲幅超過10%。驅動上,前一天台積電公佈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4%至1563億新台幣,同比增長13.83%,遠超市場預期。除了消息面的刺激,板塊走強主要還是盤面輪動的結果。經過8月以來的持續調整之後,板塊目前處於相對低位,在三季報業績逐漸披露情況下,芯片類個股也得到資金關注,在近期機構的電話會中,機構也相對看好有業績支撐的成長個股走勢。從目前來看,板塊走強主要還是盤面的輪動和資金的切換,持續性還有待觀察。另外,最新消息面上,15日晚間,國家大基金再度出手,將減持兩家公司合計金額差不多12個億,這對板塊剛剛起來的人氣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不過,在半導體各細分領域中,IGBT可適當關注一下。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即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是能源變換與傳輸的核心器件,主要用於實現電壓、頻率、直流交流轉換等功能,俗稱電力電子裝置的“CPU”,廣泛應用於光伏/風電設備、新能源汽車、家電、儲能、軌道交通、電網、航空航天等領域。近年來,國家大力推行碳中和政策,有望驅動清潔能源發電的快速發展,以及電動汽車滲透率的迅速提升,為IGBT帶來強勁的增長動力。在光伏和風電方面,IGBT是光伏和風電逆變器的核心器件,佔逆變器價值量的20%-30%。據諮詢機構預測,2020-2025年全球光伏逆變器市場規模將從458億元人民幣增長至1096億元,其中國內新增市場從72億元增長至164億元,海外新增市場從368億元增長至915億元。按IGBT佔逆變器價值量20%來算,2025年全球、中國光伏逆變器用IGBT的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274、41億元;在新能源汽車方面,IGBT主要應用於電控系統,約佔電控系統成本的37%。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步上升,將持續拉動IGBT模塊市場的需求。據行業諮詢機構測算,我國2025年新能源汽車IGBT市場規模將達165億元,2020-2025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1.5%。此外,儲能、家電、工控等領域對IGBT的需求也較大。根據最新調研,2019年全球IGBT市場規模超過70美元,今年有望突破100億美元,到2026年有望達到190億美元,複合增長率約為13.6%。中國IGBT市場規模有望在2025年達到520億元,2018-2025年複合增長率高達近20%。
上週,國際油價繼續走高,布倫特原油期貨目前已漲至每桶85美元以上,觸及2018年10月以來的最高點。隨着天然氣和煤炭價格飆升,石油替代需求增加。相關跡象表明未來幾個月石油需求強勁然而供應卻緊張,原油價格或將進一步上漲。近期國際能源價格的大幅上漲,使人不禁聯想到了70年代的能源危機及大通脹,那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當時全球股市的表現。“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期間,1973 年至1974年兩年間,全球主要股市基本都是股災式的下跌。但“第二次石油危機” 期間,1979年到1980年這兩年間,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股市表現卻大多是上漲的,而且有的還漲得比較多。由此可見,油價的大漲,對股市整體影響並不確定。但結構性影響卻相當明顯。以美股為例,1973年初至1980年底,大類行業中,“能源”漲幅高達290%,遠遠甩開第二位的“工業”和“原材料”95%的漲幅。雖然現在還不至於出現70年代的能源危機及大通脹的情況,但當前石油、煤炭、電力等能源價格不斷上漲的背景下,還是可以給我們投資帶來一些借鑑和參考。當前,可以將石油開採、天然氣、清潔能源運營商、煤炭等“泛能源類”品種,作為我們配置上的一個參考方向。
而受能源價格上漲的波及,近期一些金屬品種也保持強勢運行格局。比如,由於本週全球最大的鋅冶煉企業之一、總部位於比利時的Nyrstar宣佈歐洲煉廠最多減產50%,內外盤期鋅價格自北京時間上週三夜盤開始“起飛”,並屢次刷新2007年以來的14年最高。除了鋅,倫敦期銅主力合約上週五漲超2%,重回1萬美元/噸的關鍵整數位心理關口上方,並逼近今年5月所創歷史最高10747.50美元,上週累漲約9%,是2016年以來最佳單週表現。澳新銀行認為,未來幾個月的高電價和潛在電力短缺,對金屬供給端的影響超過對需求端的影響。丹麥盛寶銀行分析師Ole Hansen指出,高電力成本也會導致通脹,正在提振投資者對銅和其他實體大宗商品作為對沖工具的需求。前面一段提到,70年代的能源危機及大通脹時期,從大類行業來看,除了漲幅最大的“能源”外,“原材料”的漲幅排第二位。因此,後市包括銅、鋁、鋅等大宗類有色金屬在內的上游資源股,仍是我們值得關注的方向。
操作策略:
上週五大盤延續企穩態勢,成交量明顯回升顯示資金參與積極性有所提高。短期來看,隨着季末資金偏緊因素的消失、部分節前因選擇“持幣過節”而流出的資金逐步迴流等,短期資金面仍對市場提供一定支撐。此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貨幣政策和流動性仍將大概率保持“穩中偏松”取向,疊加市場對中美貿易摩擦緩和的預期有望再度升温。因此,短期大盤仍有望保持震盪上行態勢。階段性來看,在資金存量博弈背景下,市場還是以一個結構性行情為主的格局,市場分化格局將繼續演繹。而從當前市場風格變化趨勢來看,後期機會有望更偏向於低估值的傳統行業。中期來看,今年基本面的大背景是“全球流動性趨於收緊+通脹上升”,這一組合對市場並不太友好,加上結構性高估值的矛盾依舊存在,風險偏好難以持續全面提升,整體市場仍有望保持區間震盪格局。操作上,建議輕倉者仍可適當逢低加倉;重倉者繼續持股待漲,等待節後反彈兑現後再逢高控制倉位,同時注意根據當前市場風格變化以及結構性主線進行調倉換股。中線可逢低關注“低估值+順週期”品種、以及景氣度持續上升的行業。
(國金證券毛鋭 SAC登記編號:S1130519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