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如果妙健康完成太平洋保險領投的C輪融資(近5億元人民幣)之後,能馬上赴美上市,也許結局會不一樣。”
近日,有業內人士向雷峯網表示,2021年妙健康在美股上市失敗後,引發了一輪內部危機。2021年9月陸續裁員,到了12月,開始加大裁員力度:員工從最高的650人左右回落到如今的250人。
進入今年4月,新一輪裁員又開始。大部分被裁員工無法按照法定的N+1給裁員賠償,最多多發一個月工資;公司所有高管降薪(總監級別以上,每人税前1萬元)、副總裁以上只給交社保完全停薪;部分給供應商付款暫緩支付。
一個曾經融資超過10億元的企業,如今試圖用這些操作縮減開支,為自己續命。
即便是這樣,留給妙健康的時間也不多了。對於這家脱胎於三胞集團、6年融了超過10億、背靠多家險企的健康管理頭部企業而言,眼下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
2019年,如果能上市...時間往回撥動三年,那時的妙健康風光無限。
4月拿到5億元C輪投資後,妙健康已經攬獲近10億元人民幣。它的資方背景雄厚:A輪融資由陽光保險旗下陽光融匯資本投資,C輪中則有太平洋保險養老產業。
除此之外,妙健康的背後還有中信資本、農銀無錫基金、江中中醫藥基金等資本方,這對於以保險公司為主要付費對象的妙健康而言,至關重要。
在完成C輪融資之前,妙健康還正式涉水保險,收購上海同人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青島元和通達保險代理有限公司,開始組建妙保事業部。
8月,“妙保”科技保險平台正式推出,這是一個集產、銷、服能力,實現慢病管理+風險保障+就醫服務的平台。
這説明,妙健康拿到了保險經紀業務的牌照,可以售賣險企的保險產品。
這一年裏,它和碧桂園等房產公司合作,為旗下上萬名員工提供健康管理服務。與此同時,妙健康開始“做重”,拓展線下場景落地,將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引入中國。
妙健康早年的順風順水,離不開它的母體——三胞集團。這個有些年代感的名字,讓不少人買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機、電腦。
實際上,三胞集團橫跨金融、地產、健康、消費、信息服務領域,獨資及控股企業超過100家,尤其大健康領域在海內外都有佈局。
2014年收購樂語通訊,原本在樂語孵化的妙健康也被納入三胞集團的健康版圖,2015年7月正式成立新公司獨立運營。
2018年,三胞集團旗下僅樂語就覆蓋了全國26個省、230多個城市,擁有3000多家線下門店。這使得線下的樂語Brookstone門店成為即是3C零售,又是健康管理中心,同時還配備電商配送的功能。
樂極必衰。
2018年年中,由於銀行資金緊張,許多銀行對三胞集團停貸。三胞集團年陷入流動性危機,幾度瀕臨破產。成於槓桿、敗於槓桿的創始人袁亞非四處奔走,還主動將3架總價值超過8億的私人飛機售出還債。
妙健康的獨立運營,讓它免於陷入集團的財務旋渦。在動脈網的一份榜單中,妙健康的估值從2016年的10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50多億元。
不過,集團的財務危機,還是為妙健康埋下了禍根。
如果以上帝視角來看,這一年正是妙健康美股上市的絕佳機會。但是,彼時的CEO孔飛認為時機不夠成熟,收入不夠高,2019年只有2億多的收入,難以拉高估值。
妙健康CEO 孔飛
實際上,這是孔飛對內部員工的説辭。真正的原因在於,三胞的債務危機,導致妙健康一部分股份被質押。這部分被質押的股份,成為了上市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礙。
妙健康內部員工坦言:“如果不是因為這部分股權問題,我們能在2019年拿完C輪融資就直接赴美上市,那如今就是另外一個故事。”
管理層和股東一致認為:股權質押的問題可以一邊解決,一邊讓收入再上一個台階,這樣上市後也會有個好的價格。但最終這次股權質押問題沒有成為當時優先級最高的問題,讓妙健康錯過了最好的上市時機。
上市的事情,一直拖到了一年半以後。
2020年底,妙健康拿到金茂資本的一筆投資(官宣近億元),實際到賬時間是來年的3、4月份,資金估計不到1個億。
但是,這筆錢是一針“強心針”,給妙健康強行續命,正是有了這筆錢,妙健康才能去繼續吊着一口氣,尋求美股上市的機會。
中國對於公司的上市實行的是審核制,從提交資料到審核再到通過最少也要一兩年的時間;而在美國實行的是註冊制,只要按照規定的步驟進行,最短半年能上市成功。
因此,妙健康的預期是最遲2021年9月30日前交表,最遲12月15日之前完成掛牌,趕在美國的聖誕節前完成上市。然而,滴滴美股IPO後的政策監管,讓對數據安全更加敏感的醫療健康公司的美股上市計劃成了泡影。
另一方面,2021年下半年,港股的生物醫療板塊哀鴻遍野、頻頻破發,不少公司選擇了暫緩發行。所以,即便轉戰港股,妙健康的勝算也不大。
種種不利條件下,如果妙健康依舊維持650人的團隊,妙健康的資金應該難以堅持到2021年年底。
這也是為什麼妙健康激進裁員的原因——賬上已經沒有錢了。
今年3月,一位知情人士向雷峯網表示,“妙健康賬面上可能只剩下2000多萬元,在所有高管停薪的情況下還能再發半年的工資。如果不是2021年12月進行痛下決心進行裁員,可能都撐不到今年2月份。”
新冠疫情給企業經營帶來的苦難,以及滴滴事件導致的中國公司赴美通道堵塞,讓類似妙健康這樣期待以上市作為續命關鍵的公司斷了生路。
股權太分散,誰也不想出頭這個時候應該有人會問,C輪融資時,妙健康有諸多的大股東撐腰。上市失敗的危機下,為何妙健康遲遲拿不到外部輸血?
這就要説到妙健康根子上的問題——股權過於分散。
上文説到,妙健康最早由三胞集團孵化,後者是妙健康早期的大股東。但是,由於三胞集團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早於妙健康之前就出了財務危機。因此,三胞集團只能把妙健康的股權轉給其他股東,導致妙健康沒有一個股東持股超過20%。
從企查查上可見,妙健康最大的股東——蘇州笠澤瑞領投資管理合夥企業佔股18%,第二大股東——太平洋醫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佔股14%,還有包括陽光保險、中信資本、農銀國際、江中等6家公司佔股6%-12%。
包括CEO孔飛在內的管理團隊股份總額還不足10%。
簡單做一個參照:拼多多上市時,創始人黃崢在2020年4月的股份比例達到43.3%。相應的,黃崢擁有的投票權達到了88.4%。
一位業內人士直言:“看上去,妙健康有七八個爸爸,但每個爸爸都不盡力,也沒有拍板的權力。他們不認為自己應該承擔責任,去出資救妙健康。”
有時候,靠山多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妙健康做錯的另一件事情,是沒有在風頭正盛時,拿到自己的保險牌照。
中國保險業是一個高度管制的行業,牌照資源十分稀缺,門檻非常高。同時,保險業的資本回報率和利潤率處於較高水平,因此,牌照對資本有很大的吸引力。
一位業內人士坦言,“即使是再小的保險公司,也是牛逼的。”
上文提到,妙健康通過收購,獲得了一張保險經紀牌照,僅有代理銷售保險產品的許可,保費是直接進入保險公司。因此,妙健康少了那張把保費裝進自己腰包的牌照,只能拿保費的佣金。
所以,事後來看,妙健康融到錢後的第一件事,是應該想辦法收購一家小型保險公司,拿到一張可以自己制定保險產品的牌照,轉型成為保險公司,將“健康管理+保險”的故事講得更好。
兩件事情的拉扯和失誤,讓妙健康在盈利和燒錢的天平上,慢慢地倒向了後者。
融到的10億,花在了哪裏?如果説,妙健康上市失敗,可以歸咎為股權複雜、接二連三的“黑天鵝事件”。那麼,健康管理賽道本身的行業性困局,更是值得探討的話題。
五年前,深圳的一位民營險企大佬曾表示,保險公司的黃金期還有十年。在已經過去的五年時間裏,保險行業發生了什麼?
2022年一季度,人保、人壽、平安、太保、新華的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4.24%、-2.75%、1.11%、7.23%、2.36%。 從國家提出保險產品"去理財"的屬性之後,保險的種類簡化為大病、重疾、醫療、意外四類,"理財+壽險+重疾"的花哨打包式銷售套路被堵死;
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讓續交保費的人變得原來越少。
因此,拋開近年來的控費、信息化升級等"外衣",險企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增加保單收入。
雖然國家頒佈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中要求保險公司,健康保險產品提供健康管理服務,由原來總保費的10%提升到了不得超過20%。
看似國家要求險企需要提高產品中健康管理服務的支出,但老百姓對於健康管理的服務尚未認可。隨着保險公司業績放緩,險企更期待健康管理公司幫自己獲客。
因此,不少健康管理公司湧現出來,名義上是要幫助用户進行健康管理、幫助保險公司控費。但是,根本目的在於幫險企多賣保險。
中高收入人羣對健康管理的認知或許足夠,願意購買包含健康管理服務的保險產品。但中高端保險用户畢竟是少數,保險公司的廣大收入還是來自於三四線城市。
然而,向這類用户兜售“健康管理服務”,遠沒有一斤雞蛋、一本日曆好使。在基層市場中,跟着保險公司做健康管理的公司都是一個套路,拼到最後就是拼關係鏈、拼利益鏈。
因此,在很多業務中,妙健康能和保險公司合作,渠道的“深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樣的商業模式,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個純粹的市場需求導向,關係、利益、人情成為了採購的關鍵因素。
據內部人士透露,2021年,妙健康完成了超過7億元的營收,但這7億收入的毛利很低,遠不足以自負盈虧。
來幫妙健康算個賬:從2019年開始,妙健康的員工人員就沒有低於500人,按照平均每人2萬的月薪,加上房租社保公積金等,開銷就接近1300萬。再加上營銷、採購等一些必須的運營支出,每個月淨支出就超過2000萬元,一年下來就是2.4億元。
從2019年到2021年,僅這三年光人力、辦公成本和營銷成本就足以燒掉7個億。再加上2015到2018年的快速擴張期,虧損接近10億並不是聳人聽聞。
當然,妙健康並不是沒有不掙錢的業務。
在妙健康服務保險公司的一種業務中,年金業務成了相對比較賺錢的業務類型。所謂年金福利,是一種補充性養老金制度,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一位保險領域資深的人士透露:“現在國企發福利不能直接發,就找保險公司給員工上一個高額的補充險。員工可以領到商城積分,憑這積分可以在內部線上商城買東西。但是積分不同於工資,不能靈活支取。所以內部商城一台7000塊錢的iPhone可以需要價值9000元的積分兑換。那麼,經手這種業務的公司會拿着中間2000塊錢的差價,先分給保險公司一份,自己留一份。幫助保險公司做這樣業務的所謂健康服務公司,遠不止妙健康一家。”
不過,這種業務的體量不大:按照2000塊錢的人均年金,想做到1個億的收入需要服務5萬個人。放眼全國,有哪個大國企的人員規模有5萬人?即便達到這個水平,國企也很難把這一塊肥肉讓一家公司吃下。
而且,這種生意也只能在監管較松的地方性國企,例如火電站、煤炭醫院等百十來人的小單位進行操作。雖然有盈利空間,但是這種業務做起來費勁,也不足為外人道。
健康管理,是不是一門好生意?其實,早在妙健康成立初期,就有內部高管撰文,指出健康管理這一概念的難以落地。
樂語執行總裁、妙健康早期階段的設計師趙健曾提到,市場上有很多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健康管理產品,但通過用户反饋,其對健康管理的效果並不明顯。
這一問題的成因是現有的管理健康產品缺少“有效干預”,很多產品在用户的健康管理上僅僅是將數據反饋並呈現給用户,對如何管理健康缺少有效干預,或者在引導用户管理自己健康的過程中缺少"帶入感、參與感以及興趣點",需要用户機械地理解健康數據或逼着用户去管理自己去完成一些"工作"。
這種不夠人性化的健康管理方式最終導致用户不再管理自己的健康,這是健康管理的一大痛點。
此外,即時反饋的效果不明顯,也讓用户難以堅持。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一個人一天抽三包煙,你告訴他要戒煙。在第一個月裏,身體可能沒有任何明顯的效果。這種緩慢的即時反饋,讓人很難進行自我的健康管理。”
2021年,妙健康集團高級副總裁趙紅文也印證了這一觀點。他説到,“未來在健康管理領域,因為個人支付的意願比較低,商業保險會是最大的市場支付方。”
業內人士表示,“保險公司把一部分錢給用户做健康任務。用户每天進行健康任務的打卡,比如喝了8杯水之後可以獲得多少積分,最後用積分換錢,最終是靠利益驅動。所以,嚴格來説,這不能算是健康管理。”
不單單是妙健康,在市面上打着健康管理服務旗號的公司,成效也不明顯。
以微醫為例,2018年至2020年,微醫營收分別為2.55億、5.06億、18.32億,調整前的虧損高達40.52億元、19.37億元、19.14億元。
一個值得注意的數據是,微醫在招股説明書中寫道,在2019年-2020年時收入從5億達到了10億美元。這是因為,微醫聯合香港資本收購輔助生殖服務商Genea。
據新熵報道,從收入增幅來看,2020年微醫收入較2019年收入從5.06億增加到18.32億,增幅達262.1%。但分開來看,在醫療服務上,微醫2020年的整體收入算上了Genea項目,這部分收入為醫療服務貢獻了4億元。
而在健康維護服務上,2019年9月,微醫以2.15億對價收購泰安國泰民安大藥房65%股權,同樣為其慢病管理服務收入增加3.89億。
可以看到,依靠自身在健康管理服務上的積累,微醫很難做大營收。
一位業內人士坦言,“微醫對外標榜是醫療科技公司,但做的事情和科技沒關聯。如果把上面所説的這部分收入剝離出去,想通過聆訊難度不小。”
妙健康,不是最後一個失意者妙健康的滑鐵盧,不是孤例。
2021年,共有34家大健康領域的企業赴港上市,互聯網醫療領域也有多家。
2021年6月8日,叮噹健康完成了2.2億美元的C輪融資。自2018年至2021年,叮噹快藥的淨虧損則分別為1.03 億元、2.74億元、9.20億元、15.99億元,虧損逐年遞增,至今尚未盈利。
十幾天之後,叮噹快藥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短短6個月後,在港交所的上市申請材料已經"失效"。今年3月,叮噹健康第二次衝擊港股,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為了建立競爭壁壘,叮噹快藥在招股書提到,要建立"醫+檢+藥+險"商業模式,但是這種模式,勢必又會與京東健康、微醫等互聯網醫療企業進行正面競爭。
圓心科技於2021年10月交表,估值300億元。2018-2020年及截至2021年8月末,累計虧損達11.44億元。
圓心科技的營收過於依靠院外綜合患者服務,2018年-2020年該業務的營收佔比全部超過97%。這意味着,醫藥幾乎佔據了圓心科技的大部分營收。
一位業內人士坦言,現在不少公司是打着“醫院信息化”、“病患社區”的旗號做生意,他們的根本目的是售賣特價藥,也就是醫院進不了醫保集採的院外藥。
“從現階段來看,活得還可以。但是在集採政策下,疊加經濟形勢下滑,普通用户會慢慢轉向醫院方。今後給醫藥做渠道的公司,都會慢慢流失客户。”
2021年,中國互聯網企業進入下行週期,互聯網醫療股也未能倖免、遭遇大幅回調。醫療健康領域的生意並不好做。行業本身壁壘高、專業性強、投入週期長、回報慢,除了目前的消費醫療等賽道,似乎看不到太多的曙光。
未來,上市受阻的這些互聯網醫療的公司,或許都會遇到妙健康一樣的資金困局。妙健康,也不會是這條創業路上的最後一個失意人。
分享更多互聯網醫療、醫療AI創業的江湖故事,可以添加本文作者李雨晨,微信Gru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