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賬面躺着超2億元貨幣資金,但之江生物借新冠肺炎的契機,還是申請了高額募資,在首次IPO折戟之後,這一回公司能如願嗎
《投資者網》 謝瑩潔
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之江生物”)決定抓住最後的黃金期申請上市。
此前,在經歷了首次IPO“三類股東”問題、2019年兩次被證監會警告、2019年淨利潤下滑後,之江生物上市希望原本已經比較渺茫。
隨着今年新冠疫情的出現,市場對該公司核酸檢測產品的需求猛增,之江生物迎來了轉機,不過這並不意味着公司IPO就能一帆風順。
《投資者網》分析發現,公司存在盈利水平下滑、研發投入偏低的問題,而如何解決卻並不簡單。
業績暴增難有持續性
6月17日,之江生物在科創板的上市進度已步入問詢階段。雖然曾被髮審委否決,之江生物上市的積極性與信心最近又高漲起來。
作為一家最高營收規模2.6億元的體外診斷企業,之江生物此次“獅子大開口”申請募資13.56億元,主要用於分子診斷工程研發。
之江生物的信心源於其在核酸檢測方面的優勢。繼1月獲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註冊證以後,今年5月,之江生物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被列入世界衞生組織應急使用清單。
檢測需求的暴增極大地帶動了公司業績,今年一季度,之江生物銷售收入為2.24億元,扣非後淨利潤9915.78萬元。這相當於2019年整年的營收、扣非淨利潤的一倍。
2019年,之江生物營收同比增15.4%至2.59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降17%至5152萬元,扣非淨利潤同比降12%至4432萬元。
而這也意味着,疫情過後,之江生物的業績情況大概率要回歸正常。公司也在招股書中着重提示“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業績上升存在不能持續”的風險。
過去幾年,之江生物一直渴望登陸A股,卻屢屢止步初審。
2017年,之江生物由東方花旗輔導籌劃主板上市,東方花旗的控股方東方證券正是公司的股東之一,這已犯了IPO的大忌。更為致命的是,東方花旗此後還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之江生物的IPO審查遂被中止。
此後,由於之江生物頻頻觸碰監管紅線,公司許久未能等來IPO的機會。
2019年5月,公司掛牌新三板期間,因未在規定期限內披露年報,購成信息披露違規;2019年7月,因存在個人賬户支付工資、未披露控股股東等關聯方的資金往來、少計費用多計收入、設備管理不善及內部組織結構披露與事實不符等問題,證監會對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業績瓶頸期初顯
三類股東、信披違規、財務漏洞……一系列問題的曝光足以反映之江生物的管理漏洞,成為IPO路上的攔路石。
所幸的是,之江生物今年迎來轉機,新冠疫情核酸檢測需求的大幅增加,讓公司有了充分的上市理由,“要緊緊抓住分子診斷產業發展的歷史機遇,以成為國際一流的分子診斷產品供應商為目標。”
這無疑是一項艱難任務。在新冠肺炎出現之前,之江生物已出現業績瓶頸期的跡象。
2017年至2019年,之江生物員工數呈下滑趨勢,分別為267人、239人、230人。
其子公司也多為虧損經營,以2019年為例,之江生物6家子公司有4家虧損,杭州博康、之江美國、之江工程、杭州博賽分別虧損41.81萬元、279.16萬元、100.45 萬元、0.86萬元,上述公司負責分子診斷試劑的銷售、研發、海外業務等。
更為明顯的跡象是,2019年,之江生物主營產品核酸檢測試劑盒銷售增速下滑,從2018年的同比增13%下降至6%,在營收中佔比也從94%下降到87%。
為了保證業績,之江生物增加了低毛利率的分子診斷儀器業務。同時降低了兩類產品的售價,其中核酸檢測試劑盒從33.7元/人份下降到28.7元/人份,分子診斷儀器從12萬元/台下降到9.7萬元/台。
這也直接導致公司毛利率從2017年的82%下降到2019年的76%,淨利率從26.7%下降到2019年的19.9%。反映在業績上便是增收不增利,之江生物稱這是出於擴大市佔率的需要。
那麼等疫情過去後,公司如何保證業績持續向上增長?《投資者網》近期聯繫到公司方面,等待4個工作日仍未獲回覆。
根據招股書,已有不少體外檢測公司在相關領域有較好成績:“一些跨國企業例如羅氏、雅培等公司已經在國內高端醫療市場處於壟斷地位;艾德生物專注於分子診斷行業中的腫瘤精準醫療領域,達安基因除分子診斷試劑產品外其業務還覆蓋生化、免疫等領域。”
此時,公司重啓對其他疾病的分子診斷,似乎已經失去了先機。
之江生物表示:“一款核酸檢測試劑一般需要3-5年的時間才能獲得監管部門頒發的產品註冊證書,新產品存在研發和註冊的風險;分子診斷行業已經成為國內醫療衞生行業內發展較快的領域之一,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可能會對公司造成不利影響。”
營運效率偏低
阻礙之江生物在分子檢測領域精進的,並非是資金問題。近三年來,公司貨幣資金均在2億元以上,幾乎沒有短期借款。無論是短期償債能力還是資產負債率,均高於同行平均水平,2019年公司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分別為7倍與6.4倍。
在此背景下,之江生物並未加大研發。2017年至2019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2010萬元、1992萬元、2340萬元。以投入最高的2019年為例,之江生物當年的研發費用率為9%,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12%的平均水平。
對研發的輕視讓之江生物付出不少代價。
過去幾年,之江生物的營運效率都不高。2013年至2018年的營業週期在440天至705天不等,直到2019年才降至367天,這樣的水平在Wind生物科技59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約在第25位。
營業週期是衡量資金週轉效率的指標,由存貨週轉天數與應收賬款週轉天數組成。造成之江生物營業週期長的主因在於其存貨,2019年公司存貨週轉率為1.66次,同期同行均值為2.75次。
公司應收賬款同樣呈上升趨勢。2017年至2019年分別為1億元、1.17億元、1.27萬元,佔營收比例在50%左右。其中1年以上的應收賬款從11.7%上升到了21.7%。
除了加大賒銷,之江生物還通過加碼營銷來保業績。2017年至2019年,公司銷售費用增長較快,分別為5526萬元、7088萬元、9194萬元,“公司大力推進客户渠道建設,通過客户服務商開發及維繫的銷售規模逐年上升。”(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