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扒扒樂歌董事長拉黑平安資管這場“戲”

由 湯生 發佈於 財經

8月29日晚,創業板公司樂歌股份董事長項樂宏深夜發文公開怒懟平安資管,直指基金經理調研的專業性,以及居高臨下的態度。

該事件迅速刷爆了投資圈,隨後,劇情進入到衝突階段。

8月30日,先是另一方平安資管的基金經理張良在朋友圈發聲,“反省了大概兩點冒犯了董事長”,就“懟文”進行了回應。

接着,項樂宏公開再回懟“對方講的不真實”,“等下我把昨天的經過寫出來”。

30日晚,一篇與起初的“懟文”格式相同的《關於接待平安資管調研針對平安資管張良先生回應的説明》出爐,項樂宏以近2000字長文披露了8月29日下午整個調研事件的始末。

截至記者發稿時,平安資管方面尚未再發聲,不過,整個投資圈和市場內關於該事件的議論仍不斷髮酵。

儘管項樂宏在上述文章最後定調,“本次事件應該被理解為一次偶發事件。”但是有關於該事件暴露出的一些背後問題,直至8月31日上午討論仍在繼續。

31日早間開盤,樂歌股份股價雖沒有大幅低開,但是瞬時衝高到上漲逾7%後快速回,截至中午收盤下跌超過2%。

上市公司董事長怒懟調研機構

8月29日晚,樂歌股份董事長兼CEO項樂宏在其微博發文《我最近接待基金調研的一些感受——致擬到樂歌股份調研的基金經理的一封信》。

文中説,“讓我更難受的是,我們的少數基金,比如今天突然臨時通知需要調研的平安資管,那些80末90後基金經理們頤指氣使、居高臨下的態度,至少讓我無法接受。”

“夠了,如果樂歌需要秉承懇求您的態度您才肯來投資,那麼我寧願你不要來投資。”“請你們,作為基金經理,給一個從業製造業二十多年的董事長和創始人,一份尊重。”“我真心希望,如果你下次一定要來調研,先去我們的幾個工廠看看,這樣才紮實,這樣我才接待你……”

這樣一封信,緣於8月29日下午,項樂宏突然在公開場合發聲“我在此宣佈,樂歌不歡迎平安資管的基金經理來公司投資。年輕人功課不做,老三老四。”

信的內容應是對此進行了解釋。他稱,“我的很多朋友甚至領導建議我,平安資管是大機構。把朋友圈的微信刪了。哈哈,我謝謝平安關注樂歌這個小企業。”

時代週報記者後經多方瞭解,獲悉這是一場不歡而散的調研,是平安資管臨時提出的。此前一天已有一批投資機構對樂歌股份進行調研,平安資管想再舉辦一次線上交流會,於是時間定在了8月29日下午兩點多。

雙方起衝突的地方在於,樂歌股份方面認為,公司給予了高度重視,董事長帶着董秘和證代積極響應,規格上也盡到了待客之道,耐心講解,但基金經理對公司業務佈局和發展方向不感興趣,雙方的“思路”不在一個頻道上。

平安資管回應引出始末

對於樂歌董事長的怒懟,平安資管股票投資經理張良8月30日在朋友圈發文進行回應——“我反省了大概兩點冒犯了董事長”。

他似是解釋説,“我們8月28號確實也去了現場調研,做了功課,不存在所謂的‘沒有來過樂歌一次調研’”。

此外,“我們只在最後幾分鐘有機會,問了兩個問題……大概是我們的問題特別冒昧?視頻中董事長摔門而出。我們多年的調研中,也是第一次碰到。”

他最後説,“我們看到了董事長這麼多年的含辛茹苦,但是秉着為客户負責的態度,作為專業投資人,對任何一家公司的研究盡調我們都要做到專業審慎,該問的問題下次一定還會問的。”

當晚,項樂宏再度以長文進行“回應”,在一篇圖文兼具的《關於接待平安資管調研針對平安資管張良回應的説明》中,描述披露了8月29日下午整個調研事件的始末。

包括調研會的源起、公司進行的準備,過程中的“插曲”,如對方不開攝像頭,具體的問答內容,以及平安資管此前現場調研人員沒有註明單位等。

在文章後半段,項樂宏表示,“經我本人與團隊人員,事後反覆回放平安資管人員的提問,也許我們水平不夠,我們確實無法聽明白平安資管人員的提問。我方認為相關人員對公司情況準備不足,提問邏輯比較混亂,問題指向不清。”

市場熱議事件背後問題

事件至此,繼續發酵。據時代週報記者整理,市場熱議此事的問題主要集中於以下幾個關鍵詞:

關鍵詞一:

“項樂宏指出的平安資管調研中的問題,其實並非行業個例”,8月31日上午,有券商投研高管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如調研前不做功課,到公司就盯着短期業績能增長多少,對股價有哪些刺激因素,這是純為尋找交易性機會、賺快錢的目的性做法。

還有不少投研人員陷入了一個這樣的怪圈:不從產業鏈條上、行業趨勢上去了解公司基本面,而是蒐集枯燥的數字,之後進行行業對比,似乎只有這樣才有理有據,能客觀算出估值。

“近些年少了,但也有,那就是有些機構在調研時還打插邊球,之前評估一下某家公司在短期內是否有拉抬股價的慾望,比如大股東要減持,股價跌幅較大觸及實控人股權質押警戒線等,然後在調研中直接問最近能提供什麼利好”,該券商投研高管説。

一般情況下,因為天生的依存共生關係,上市公司與調研機構和人員都相處愉快,甚至還有互相欣賞、關係特別好的研究員,如項樂宏8月30日晚間就提到了中泰證券的徐偲。

值得説明的是,機構調研的一些“不健康”做法,與客觀環境也有一定關係。

目前,上市公司將近4000家,註冊制下,新上市的又不斷接踵而來,相對而言,研究員覆蓋遠遠不夠。

須承認,無論是券商研究所還是基金等投資機構,近些年來,對上市公司調研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調研熱情也在升温。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30日,今年以來,已有多達313家公、私募基金公司累計參與調研2.2萬多次,是2019年同期的約1.9倍。

“一方面是疫情導致線上調研興起,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還是市場行情向好,挖掘成長股對調研的需求更大。”8月30日,上海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

機構調研的專業度也在提升。就平安資管提問樂歌股份的兩個問題,目前記者瞭解到的情況是行業內評論不一。

有的觀點與項樂宏相似,認為這是為了“賺快錢”,調研就該實地“到工廠看設備、產能、工藝、質量,去問問裝卸工,數數出貨的集裝箱,門口停了多少輛員工車子”,拿到實情資料。

也有的認為,平安資管選擇的角度是從實操角度出發。

“對於真正搞價值投資的機構來説,一般不會選擇投這類小盤股,想參與的以短期炒作資金居多。對於製造類企業,基本面瞭解並不複雜,優勢和弊端不難發現,所以機構從業績短板和市場佔有率出發也在情理之中。”上述私募基金經理分析稱。

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今年以來,隨着市場形勢向好,部分股票漲勢不錯,振幅較大,部分資管產品收益也可圈可點,投資市場的浮躁情緒有所升温。

關鍵詞二:

有市場人士質疑項樂宏此舉是為了博取市場眼球,今年8月初,他曾通過微博發文,呼籲降低出口集裝箱海運價格。

“暫不論該調研事件是非曲直,樂歌股份得到了一個效果,那就是提高知名度,經此一事,市場知道了這家主要賣升降辦公桌、智能電腦支架、桌邊健身車等產品的創業板上市公司。”8月30日,有投資者在論壇中表示。

他還説,“當日後生活中出現這類物品,我會看看是不是樂歌出品的,儘管這場怒懟,樂歌可能得罪了投資機構,但從另一個角度,‘廣告’做得值。”

自2017年12月初上市以來,樂歌股份一直比較“低調”,低調到正如項樂宏所説,很少有基金經理來,更“幾乎沒有一個基金堅持到今天”。

公開信息也顯示,樂歌股份上市兩年多機構持股一直很少,2018年一季度和2020年一季度等多個季度,流通股東名單中甚至沒有機構身影。

轉折主要發生在今年5月份後,樂歌股份股價進入上升通道,截至8月28日,期間累計漲幅約160%。

而到二季度末時,也見機構持股出現較大增長。2020年中報顯示,社保、基金、QFII三類機構對樂歌股份的持股已達8.54%。

對此,項樂宏也質疑稱,“為什麼置實控人長時間多次數大金額的增持而無視,為什麼一定要等到漲起來之後蜂擁而至……”

“其實很好理解,A股近4000家上市公司,單是創業板就有850多家,遍佈各細分行業,酒香也怕巷子深,往往是股價先脱穎而出,或是行業基本面驟然發生很大變化再引發關注,包括機構去調研和參與投資。”8月30日,一位受訪的券商首席分析師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8月29日,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亦表示,所有A股依據流通市值大小進行排序,發現2017年初,排序後50%的公司交易總額佔全市場30%,如今佔比大幅下降,只有15%。

他説,隨着註冊制下擴容步伐加快,股票不再稀缺,核心資產才會稀缺而提升估值;其餘股票中好多將被投資者所遺忘,股價會跌得慘不忍睹。

關鍵詞三:

提高市場熱度,吸引機構調研和二級市場資金的目的無外乎拉昇股價,更深層的或與大股東減持、股權質押危機有關,此類案例在近幾年的A股市場中並不鮮見。

樂歌股份此次調研事件,市場中有聲音稱“為大小非減持做鋪墊”。

今年12月1日,上市滿三年的樂歌股份原始股將解禁,預計符合解禁條件的有6042萬股,佔總股本69.59%。

“該公司創始人持有公司絕大部分股份,即將解封,並在今年年中給予了管理層大量的期權行權,對比股價走勢可見,隨着期權的授予,其股票開始一路拉昇,從20多元/股一路拉到90元/股,很難不去質疑這是在為減持搞動作。”8月31日,也有股民提出看法。

公司希望股價上漲的意願是比較強烈的,像對待孩子一樣,渴望認可,渴望成才,這種想法也無可厚非。無論是此次調研事件中,還是此前公開資料,樂歌股份及項樂宏均多次強調,公司上市後持續的增持行為。

38次增持,耗時兩年半,從最低18元一直增持到最高30多元,耗資近8000萬元。

對此項質疑,8月30日晚,項樂宏也作出了回應,稱“樂歌在上市的時候,做出了承諾,所有樂歌原始大小股東,均鎖定三年。凡是樂歌員工,三年解禁期滿後,每年解禁最多不超過25%”。

關鍵詞四:

樂歌股份主業聚焦智慧健康辦公,主要產品包括線性驅動智慧辦公升降系統、智慧升降工作站、智能小秘書工作站等。

近期,公司披露了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33億元,同比增長37.98%;實現歸母淨利潤6815.38萬元,同比增長190.22%;實現扣非淨利潤6181.76萬元,同比增長277.70%。

“今年的疫情,客觀上觸發了樂歌長期以來的戰略佈局優勢。”項樂宏解釋稱,原來是電視機架賣的多,現在是升降桌賣的多,主營產品結構持續改善。

有分析師8月31日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在她看來,平安資管此次調研樂歌股份追蹤的關鍵點其實是公司業績的持續性:一個是業績爆發的原因;另一個是行業佔有率,關乎其穩定和成長。

而項樂宏對公司未來的看法是,2020年是世界電商發展的元年,在這個背景下,樂歌會持續快速發展。

7月下旬,中信建投在研報中預測,綜合考慮樂歌股份的業績預告,以及公司的激勵方案,預計樂歌股份2020年-2022年營業收入為13.25、16.52、20.31億元,同比增長35.46%、24.65%、22.96%;歸母淨利潤為1.34、1.74、2.12億元,同比增長112.78%、29.58%、21.84%。

不難看出,在今年的高增長之後,該機構預測樂歌股份的業績增速將放緩。

受益於疫情,線性驅動行業今年以來業績確實不錯,除樂歌股份外,A股市場中的捷昌驅動也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30.13%和63.75%。

在升降桌領域,無疑市場競爭會進一步加大,如中金公司發佈研報稱,捷昌驅動已完成從跟隨者到行業需求引領者的升級轉換,客户依賴度增加。

更有趣的是,就在樂歌股份與平安資管打嘴仗之際,捷昌驅動董秘徐銘峯在朋友圈發文稱,正面資本市場,耐心解答疑問,保持良性溝通,堅持本心格局,儒雅捷昌,歡迎投資。

8月31日,樂歌股份股價下跌,但捷昌驅動繼續上漲。

此外,項樂宏在發文時提到,視頻會議會帶來溝通人文要素不足,尤其在對方關閉視頻的情況下,無法看到對方面部表情反饋,容易造成情感交流的缺失,容易造成誤解。

“我不知道這次調研事件的後續如何演變,但在某種程度上可視為線上辦公的一個利空”,8月30日晚,有投資者提到,線上辦公着實帶來了效率的提升,但這種高效的背後,一些弊端也逐漸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