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金融壹賬通的半年報裏,除了“拼爹”奇蹟,我還注意到了一些細節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財經

除了“拼爹”帶來的二季度業績奇蹟外,金融壹賬通的半年報有什麼特色?

8月4日,平安集團旗下金融壹賬通(紐約證券交易所:OCFT)發佈2020年二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金融壹賬通2020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收7.74億元,同比增長48.4%,淨虧損3.31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3.4億元。

2020年上半年,金融壹賬通營業收入為13.55億元,同比增加39.7%,淨虧損為7.46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7.55億元。

營收增幅不小,虧損依然如舊,問題出在哪裏?

金融壹賬通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淨虧損分別為6.07億元、11.96億元和16.61億元,加上2020年上半年7.46億元的虧損,公司累計虧損超過42億元。

從2017年到2020年二季度,從收入和淨利潤兩個指標看,金融壹賬通的虧損能力一直強於盈利能力。金融壹賬通在年報和電話會議裏認為,公司改善了盈利能力。可是,從過去三年的連續數據看,結論是相反的,金融壹賬通的虧損並未獲得本質改觀。

或許有人説,收入增長,虧損持平,豈不是説明運營效率提高?這就需要看,減少虧損依靠的是提高生產效率還是短暫性的因素。

‍‍‍‍

‍‍‍‍裁員1/3全年降低9億元成本‍

‍‍‍‍‍‍‍

金融壹賬通2020年上半年實現了13.55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39.7%(去年同期為9.7億元),疫情之下,這個數據是很不錯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這個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是依靠裁員、減少支出等措施實現的,並非外部增長。

截至2019年底,金融壹賬通總計員工數量3631人。其中,研發部門1893人,運營613人,銷售835人,行政290人。

2017年至2019年,金融壹賬通的研發開支、營銷和市場費用、行政開支都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但2020年上半年,上述三項開支的費用增速突然降低了。

據商評君瞭解,直接原因是,金融壹賬通在2020年的上半年進行了大規模的裁員增效,據瞭解,裁員比例不低於1/3,同時,還大幅度削減了高管數量及薪酬。這些舉措為公司節省了大筆人力支出。

從以往成本支出看,薪酬支出是開支中佔比最高的。例如,研發開支主要包括員工福利開支和技術服務費,2019年,研發開支總計9.56億元,其中員工福利開支6.1億元,佔比64%。

銷售和市場費用中的員工福利開支包括員工工資及其他福利。2019年,銷售和市場費用總計6.36億元,其中員工福利為4.19億元,佔比66%。

行政開支主要包括員工福利和設施設備折舊。2019年,行政管理開支為7.57億元,其中員工福利為3.67億元,佔比48%。

2019年,人力支出佔金融壹賬通60%的成本。按照營收規模計算,2020年的各項開支正常增長的話,會達到27億元左右。

不過,2020年上半年,金融壹賬通開始大規模裁員降薪,按1/3比例裁員的話,全年至少節省大約9億元的開支,半年時間可以節省4.5億元。

當然,裁員要支付賠償等一次性成本,其節流效果在上半年不是太明顯。到2020年下半年,這筆開支將對金融壹賬通有積極作用。

所以,金融壹賬通上半年營收增長,虧損之所以跟去年持平,與裁員減薪壓縮成本有很大關係。如果不裁員降薪,加上4.5億元的成本支出,壹賬通上半年的財報會非常難看。

‍‍

‍‍六成收入來自平安集團‍‍

‍‍

除了壓縮成本外,我們再看看收入來源。

從收入來源看,2020年二季度,金融壹賬通對大股東平安集團的依賴性進一步加大。

金融壹賬通披露數據顯示,2020年二季度,金融壹賬通從平安集團獲得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為51%,而2019年同期該項收入所佔比重為45%。此外,金融壹賬通上半年從陸金所獲得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為12%。2019年同期該項收入所佔的比重為13%。金融壹賬通從平安集團獲得收入總計佔比為63%。

2020年二季度,金融壹賬通來自第三方客户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從去年同期的43%減少至37%。有分析師在業績電話會上直接質疑,跟2020年一季度相比,第三方收入明顯“惡化”。

從下圖可以看出,2017年至今,金融壹賬通對平安集團的收入佔比逐年提高,對陸金所的收入依賴自2019年開始降低(主要是因為陸金所剝離P2P業務後,雙方合作業務規模減少)。

營收數據説明,在新冠疫情衝擊之下,金融壹賬通對大股東的“輸血”依賴程度再次提高,只能依賴平安集團關聯交易提高營收,維持上市公司的業績。

‍助貸和風控業務遭遇“滑鐵盧”‍

從收入構成看,2020年二季度,金融壹賬通以往的核心業務:助貸和風控收入大幅下滑。

2020年二季度,公司業務發起服務(即助貸)收入在總收入中佔比滑落至19%,風險管理服務收入佔比滑落至9%,兩者佔比合計28%。

2019年,公司助貸業務收入佔比33%,風險管理收入佔比14%,合計佔比47%;2018年,公司助貸業務收入佔比39%,風險管理收入佔比15%,合計佔比54%。

也就是説,兩年時間裏,助貸業務和風險管理業務收入佔比下滑了一半。

其中下滑最明顯的是助貸收入佔比。2017年,金融壹賬通助貸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高達78%,2018年和2019年,助貸收入佔比分別為39%和33%。

也就是説,從佔比看,2020年二季度助貸業務收入比2018年腰斬。

由於助貸和風險管理收入與公司促成貸款規模直接相關,這也意味着,2020年上半年,金融壹賬通的促成貸款量下滑嚴重。

在公司二季度電話會上,金融壹賬通高管也承認,新冠疫情下,助貸業務遭受打擊,規模縮減,收入大降。具體表現在,2020年一季度與2019年同期相比,零售貸款還有一定增長,但中小企業貸款則出現了明顯下滑。2020年二季度與2019年二季度相比,零售貸款下滑,中小企業貸款下滑更多。

運營支持服務猛增之謎

核心業務衰退厲害,金融壹賬通2020年上半年依靠什麼撐起收入呢?答案是運營支持服務。

財報顯示,2020年二季度,運營支持服務收入2.88億元,同比增長171%;2020年一季度,運營支持收入為1.64億元,同比增長148%,增長迅猛。

運營支持服務對金融壹賬通的收入貢獻有多大?看看下圖就明白了。2020年一、二季度,運營支持服務收入一枝獨秀,大幅領先於其他板塊。

運營支持服務為什麼增速這麼快?金融壹賬通有什麼過人能力麼?我們來看一下。

運營支持服務收入這個模糊的名詞代表的主要產品其實是人工智能客服和保險板塊路邊支援管理模塊,這兩塊業務的主要客户就是平安集團和陸金所。

在新冠疫情之下,金融行業對智能客服的需求大增,此外,車險行業對智能快速理賠的需求也有所上升。這是客觀因素。

主觀因素是,平安集團將這部分需求訂單直接送給了金融壹賬通,讓後者避免了營收大幅下跌。

事實上,如果刨除運營支持服務新增的2.8億元收入,再考慮到部分實施業務從2019年四季度延遲至2020年上半年實施並結算的影響(金融壹賬通電話會議內容),金融壹賬通2020年上半年實際營收是負增長。

關於實施部分收入,有一個有趣的細節。在業績電話會上,某投行分析師質疑説,實施業務需要大量人工進行現場安裝操作,在新冠疫情下,此類業務都是萎縮的,但金融壹賬通2020年上半年實現了3.55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61%!其中二季度就有2.16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72%!金融壹賬通有什麼秘訣?

金融壹賬通的高管回答的很有技巧,説這部分業務其實是2019年末的項目推遲至上半年才完成。

如何理解?這算不算人為調劑平滑收入?

金融壹賬通通過平安集團幫忙拉昇收入的跡象非常明顯。例如,2020年二季度,風險管理業務下面的保險智能閃賠業務也獲得了大幅增長。如下圖,2019年一、二季度和2020年一季度,該版塊業務量均為95萬次左右。到了2020年二季度,業務量猛增至144.6萬次。

這個突發的增量是否合理?這部分業務是否來自平安保險?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報電話會議上,金融壹賬通表示,下半年還將繼續依賴運營支持服務收入。

這真的是一家離了“拼爹”就玩不轉的公司。

到底OK不OK?

對於平安集團對金融壹賬通輸血支持,金融壹賬通的高管還是蠻自豪的。

在電話交流會上,有分析師質疑,二季度公司收入主要來自平安集團是否有問題?金融壹賬通董秘、企金部CEO費軼明對此發出了靈魂四連問:到底OK不OK?

費軼明還自豪的表示:

平安集團是金融壹賬通的戰略伙伴(費總明顯搞錯輩份了,這哪是夥伴,分明是“親爹”與“親兒子”),金融壹賬通任何時候推出新產品,總是會讓平安集團做第一個客户。

來源:金融壹賬通二季度業績電話會記錄

一般的金融科技公司哪有這樣的拿單勇氣。

這樣到底OK不OK呢?

從情理上講,爹出錢支援兒子創業,非常OK啊,非常特鋭廢科啊,小手掌拍起來!

但從上市公司角度講,關聯交易這麼大規模,這麼逼真,OK不OK我是不大清楚的,可能在那廝打客也是OK的。

不過,美國監管部門近日已提出,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都必須遵守美國的審計要求,否則這些公司將被迫退市。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中國上市公司的審計師必須和美國的監管部門共享相關文件。美國監管部門的新規定,對個別喜歡業績摻水或造假的中概股來説,將是災難性的。

商評君瞭解到,在瑞幸咖啡造假醜聞退市前後,曾為數家中概股做審計的某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一度非常緊張,開始認真複核以往業務,其中一家中概股在國內的年度審計報告據説6月份才拿到審計師的簽字。

當然,商評君相信金融壹賬通是不會業績摻水的,畢竟都虧損成這個樣子了,還能假到哪裏去。

商評君很希望金融壹賬通能早日盈利,這樣至少可以證明金融科技模式是可持續的,不是繡花枕頭。

最近有家投行給出了大膽的預測,稱金融壹賬通2023年將實現盈利。我有點小小的擔憂,180天的股票限售鎖定期已經過了,還要等3年才盈利,讓高管們如何減持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