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農有道】糧食金融化和武器化

【良農有道】糧食金融化和武器化
大家普遍還在關注糧食產量問題,經常問氣候變化對糧食產量的影響?

但需要指出的是,以供求來決定價格是新古典經濟學的理論邏輯。實際上,2008年華爾街金融海嘯爆發以後,糧食價格在國際市場上的波動就不再由供求關係決定了。美國自2008年至2014年,開啓了三輪量化寬鬆,每一輪量化寬鬆都會造成大量的流動性直接衝擊糧食期貨市場,造成糧食價格起落。

而在糧食市場,尤其是期貨市場上出現一個現象:超過絕對比重的投資商都在投機,只有很少一部分投資商是為了糧食價格的套保而做的交割。

糧食市場價格的變化,並非源於糧食套保去追求一個相對穩定的市場而形成的交易,而是由於量化寬鬆帶來的流動性進入了糧食期貨市場。

同理,年初糧食期貨價格波動的背景是美國發生股市暴跌,連續4次熔斷造成無底線量化寬鬆,由此引發的一次糧食期貨市場的價格波動。

糧食產量作為一個信號,在資本市場上會被放大。這次糧食價格波動一方面是金融危機的發生,另外一方面是美國放出的信號:今年糧食會減產12%-15%。

美國糧食出口量佔世界糧食出口量的40%-50%。由於商品化程度高,美國糧食的減產就會發生放大效應,影響糧食價格。

基於2008年以來的研究基本可以得出結論,第一,糧食的價格波動不再受供求決定。第二,糧食價格波動很大程度上是流動性過剩的結果,也就是説糧食已經金融化了。

我們要打開一點視野來分析今天的糧食市場波動,不要再簡單的僅從產量、供給、需求、庫存等這幾個過去傳統上研究糧食問題的角度來看。

【良農有道】糧食金融化和武器化
二、糧食武器化

中美貿易戰發生,實際上世界已經進入了新冷戰。美國視中國為主要的競爭對手,甚至是主要敵人。美國軍方把中國排在俄國之前作為其第一敵人,這些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美保守派人士成立“應對中國威脅委員會”,這是專門對付中國的機構。冷戰是不擇手段的,除了不打大規模熱戰之外,任何不至於發生大規模熱戰的手段,在冷戰階段都是可以使用的。

1991年蘇聯正式解體,老冷戰告一段落,世界進入後冷戰時代。從1991年到2018年的這次中美貿易戰之前,美國單極霸權已經延續了十幾年,當單極霸權受到挑戰時發生的是新冷戰,新冷戰中糧食可以作為一種戰略武器來使用,這本來就是手段之一,毋庸置疑。

所以在這樣一個糧食可以被作為手段來使用的新冷戰階段,糧食價格波動不能簡單的用一般供求理論來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52 字。

轉載請註明: 【良農有道】糧食金融化和武器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