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基金經理尤國樑:過山車一般的科技股 如何控制回撤?
控制回撤一般來説有兩個途徑,一種是通過倉位的增減,另一種通過分散持倉,對我而言更多的是通過倉位控制來實現。
昨天以半導體為代表的科技股大幅回調,許多投資者一下子有點懵:科技股過山車行情,這麼高的波動我咋控制回測呀?為此長長特意連線專注科技股投資的基金經理尤國樑,讓我們聽聽他的想法和心得。
1、科技股往往是高成長股,波動率通常比較大,您如何控制回撤?
尤國樑:控制回撤一般來説有兩個途徑,一種是通過倉位的增減,另一種通過分散持倉,當然,二者也可結合。
這兩種方法各有利弊,對我而言更多的是通過倉位控制來實現。
通過擇時進行倉位增減的難點在於:首先市場短期波動本身就難判斷,據此進行倉位增減存在看錯的可能,從而可能帶來額外的損失。即便能做到正確的概率更大,但少數幾次的連續看錯也仍然有可能放大階段回撤。
其次是衝擊成本會隨着資金規模的擴大而增大,其帶來的損耗也是不容忽視的。
因此即使能夠準確判斷時點,實際操作中能夠動用的倉位也比較有限,對淨值的貢獻就不那麼明顯了。
如果選擇分散持倉,特別是為實現控制回撤的目的而進行的分散持倉,就必然要選擇相關性較低的品種。
而科技股的相關性往往較大,如果通過買並不是長期看好的、非科技類行業的個股來進行倉位平衡、控制回撤,在我看來是以犧牲潛在的長期收益為代價的。
因此是否通過分散持倉來控制回撤更多是取決於具體產品的運作策略的,對於一隻定位於純科技的基金而言,我更傾向於優先考慮分享科技股成長帶來的長期收益,因此目前沒有采用分散行業的策略,主要通過倉位控制來儘量實現對回撤的控制。
2、半導體行業對國家今後發展非常重要,最近半導體行業發展的外部環境突然趨緊,這些會對半導體板塊會帶來哪些影響?您對當前國內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怎麼看?如何看待國產替代化進程中的機會?
尤國樑:外部環境的趨緊加大了國產替代的迫切性,加快了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速度。
國內半導體行業近年來的發展非常迅速,芯片設計領域的差距已經明顯縮小,目前半導體制造可以説是中國大陸半導體發展的最大瓶頸,也正因為如此,全市場對中芯國際迴歸A股給予了極高的關注。
在全球半導體向國內轉移,晶圓廠迎來投建高峯的背景下,國產半導體行業可以説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目前國內半導體產業生態正在逐步顯現,隨着晶圓廠擴產和製程迭代,設備端的驗證也在放量。
我們看到代表國家產業方向的半導體大基金,一期投資主要是製造、設計和封測等方向,二期則側重設備及材料。
因此在國產替代進程中,我們持續看好半導體行業,特別是半導體設備的投資機會。
3、您覺得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需要具備怎樣的素質?
尤國樑:個人認為有三點,第一是要保持理性,避免被情緒化。
這點看似理所應當,但實際上人一旦面臨壓力或緊急情況,情緒作用就容易佔上風。
具體到投資中,這種壓力體多現在持倉面臨不利的境況時,即便是專業投資者做出的決策也容易被情緒驅動。因此這時還能做到保持理性就變的非常重要,投資中的大盈大虧往往就出現在這種時候。
如果做到這一點,或者通過建立機制規則來實現這一點,可以避免投資中出現重大的失誤。
第二是堅持獨立思考,不被過多的觀點所影響。
基金經理相對於普通投資者的優勢是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多,獲得的信息量也更大,但是有時過多的信息與觀點很多時候其實是無效的,甚至會對判斷形成干擾。
信息及觀點過多且不一致時,可能出現手錶定律難以判斷;而市場觀點過於一致時,往往就會接近逆轉。
此時獨立思考就顯得更加重要,我認為做到這點是超越平均水平的必要條件。
第三是能夠自我認知,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
證券市場千變萬化,投資方法和流派也多種多樣,在我看來並無好壞之分,不同的方法可能會適應不同階段的市場,反過來説無論哪種方法都有不適應某一階段市場的可能。
敬畏市場、充分認知自己的能力範圍,避免做能力範圍之外的投資,才有利於在市場中更長期的生存下去。
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必然要經過長時間的市場檢驗。
(文章來源:長城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