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股價連續漲停,藍光發展要翻盤了嗎?

由 不新伏 發佈於 財經

出品 l 觀點財經

作者 l 橙子

在經歷連續5個交易日漲停後,截至12月22日收盤,藍光發展(600466)股價一度逼近跌停,最終收跌7.77%。

如果從12月9日算起,截止到12月21日收盤,9個交易日股價已經暴漲了68%。

儘管藍光發展在股價連續3個交易日漲停時,就已經做過風險提示,但仍難擋資本市場的炒作熱情。

那麼,推動藍光發展暴漲的底層邏輯是什麼,揹負鉅額債務,且基本面不理想的藍光發展,還能有翻盤機會嗎?

藍光發展股價連續漲停的理由是什麼?

正常情況下,支撐股價暴漲的底層邏輯無外乎以下幾點:

公司迎重大利好,包括政策面、市場面、重大負面清除等;

公司業績大增,基本面情況向好;

以及資本市場的炒作需求等。

細分來看,支撐藍光發展此輪暴漲的底層邏輯絕非基本面改善。

在藍光發佈三季報後,曾專門分析過,受資金面緊張影響,藍光發展不僅正常經營受阻,且多筆債務違約。

截止到11月30日,藍光發展累計到期未能償還債務本息金額合計258.81億元,而截至三季度末,藍光賬面可支配資金只有75.97億元。

圖片來源:藍光發展官方公告

此外,為償還債務,藍光發展近期還計劃出售全資子公司重慶煬玖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該筆交易完成後,藍光發展當期利潤預計將進一步減少14.88億元。

由此來看,實在沒有理由支撐藍光發展基本面的改善。

重大利好方面,唯一與之相關的則是藍光發展在三季報披露時表態,公司董事長將直接參與債務重組。

若重組成功,藍光發展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因此該消息可以算作一大利好,也足以支撐股價增長。

但從藍光發展最新官方公告來看,其債務重組也無實質性進展。

所以只剩下資本市場的炒作需求。

這一點屬於二級市場行為,一般有兩個動機:

一個是股東解套,在股價跌無可跌時快速拉昇股價,從而吸引“韭菜” 追漲,完成出貨。

另一個動機則是有一部分人拿着部分資金,專門炒作低價股,在快速拉昇股價的過程中,營造股價將持續上漲的假象,其目的也在於吸引“韭菜”進入,從而套利。

綜合來看,從公司層面,實在沒有理由支撐藍光發展這輪暴漲,即便近期市場有消息利好房地產,但也不足以推動一家已經債務緊張的公司持續上漲。

唯一的解釋就只剩下二級市場為吸引“韭菜”的炒作行為,至於要不要成為“韭菜”,想必各位看官應有自己的判斷。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7月,泰禾集團暴雷消息傳出時,其股價也經歷了一輪快速暴漲。

2020年7月2日,泰禾發佈公告稱因持續債務違約問題,公司股份被司法凍結和輪候凍結。由此,泰禾暴雷問題正式浮出水面。

圖片來源:泰禾集團官方公告

但在泰禾發佈該公告當天及此後兩個交易日,其股價一反常態,不僅未跌,反而連續3個交易日漲停。

如果從6月1日算起,截至7月7日,泰禾在暴雷前夕股價反而暴漲74%。但此後泰禾股價便從最高7.7元一路跌至如今不足3元,最低至1.81元。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

同樣的故事如今似乎也正在藍光身上上演。

藍光發展還能翻盤嗎

對於這個問題,其根本還在於藍光能否解決當前債務危機。

根據藍光三季報,截至三季度,藍光累計負債規模儘管較2020年有所下降,但依舊高達1846億元,且其中流動負債總額為1636億元,佔比高達89%。

而根據藍光最新披露數據,截止到11月30日,藍光發展累計到期未能償還債務本息金額合計258.81億元。截至三季度末,藍光的可支配貨幣資金則只有75.97億元,其中包括受限資金,可以看出,即便賣掉重慶煬玖商貿恐仍是杯水車薪。

從公司資產角度來看,截至到三季度,藍光資產總額只有2044億元,在不考慮公司經營所需的情況下,整體資產負債率超過90%。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

更為糟糕的是,根據藍光披露的1-9月份經營數據,藍光今年前9個月累計銷售額只有436.49億元。

如果參照2020年1035.36億元的年度銷售額,藍光今年前9個月僅完成去年全年銷售額的42%。照此來看,藍光今年恐怕將離開千億房企俱樂部。

圖片來源:藍光發展官方公告

銷售端表現不佳,對藍光而言絕非好消息。當然,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除了此前不計成本拿下太多低質量土地,還有一點也在於以資抵債過程中,導致公司銷售數據下滑。

銷售端表現不佳,加上債務清償下的資金消耗,也導致藍光截至三季度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流出221.4億元。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

可以看出,如果僅依靠藍光自身經營很難實現翻盤。如果能夠獲得外部融資,通過借新還舊或許還能夠應對債務缺口。

只是當下樓市整體融資環境趨緊,且多筆債務違約下的信用情況,恐怕藍光也難以在這條路上走通。

目前來看,多條通路幾乎堵死的情況下,藍光唯一的翻盤希望,也只能寄託在債務重組上了。

聲明: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只為傳遞更多信息!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任何人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