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桂小筍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截至4月7日,兩市共有1109家公司披露了去年的研發投入狀況,從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這一指標排序情況來看,生物醫藥企業在研發投入上是“最慷慨”的企業類型。
數據顯示,這1109家公司在去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總額約為4852億元,其中,研發投入總額佔營業收入比例超過20%的公司有28家,這28家公司中,排在前6位的公司均來自醫藥製造業。
“2010年至2020年的10年,是國內生物醫藥行業的提速發展期,生物醫藥創新離不開科研的投入,而長週期的研發特性,也決定了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資要從長線考慮。”對於當前生物醫藥行業的研發投入特徵,北極光創投合夥人宋高廣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説。
在兩市這些大筆投入研發的公司中,科創板企業和創新藥企業的身影頗為搶眼,其中,也有不少企業在報告期內實現的淨利潤暫時並不理想,但仍舊受到了不少投資者的關注,究其原因可知,持續研發為未來蓄力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對此,宋高廣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很多生物醫藥類企業80%的成本投入在研發上,從投資週期來看,這類企業的利潤通常在研發投入10年以後才能兑現,這也決定了投資這類企業,目光要放得足夠長遠。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北極光創投通常在企業A輪融資時就會進入,會從研發人員背景、項目創新程度、技術壁壘和積澱、在細分領域的排位等維度考慮是否投資”。
宋高廣介紹,在投資的過程中,對於企業的科研實力,通常會從多個角度進行綜合分析,“首先是研發人員的工作背景、科研成果轉化等細節,研發人員的背景調查很重要;其次要看公司從事的領域技術難度如何,有沒有技術壁壘和積澱;然後要分析項目的創新程度有多大,是微創新還是全創新。目前看來,國內很少有原始創新項目;項目所處細分領域的競爭程度也很重要,如行業排位、靶點分析等。”
需要關注的是,隨着研發投入力度的持續加大,生物醫藥領域的追趕步伐正在提速。興業證券的研報也提及,醫藥板塊龍頭多數具備管理層優秀、技術差異化、視野國際化等特徵。在過去幾年中,無論是在國際化方面,還是在國內進口替代方面,醫藥板塊器械、藥品以及創新藥產業鏈的龍頭全球競爭力和國內競爭力均有所提升。
“藥物創新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要追上國外原始創新的步伐,解決這一領域發展‘卡脖子’的問題,還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追趕。”宋高廣對《證券日報》記者解釋,當前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多是“仿創結合”,“對於承擔原始創新失敗的壓力上,很多環節還沒有完全做好準備,需要逐漸適應這種高風險的狀態。但也可以看到,在生物醫藥工業迭代的過程中,各個環節也在調整,隨着專利保護等環境的更加完善,相信中國的生物醫藥領域研發會有全新的未來”。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