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起底315風暴中的插旗菜業!年營收超8億,供應康師傅超6成酸菜包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財經

令人唏噓的是,如今因衞生狀況被“整治”的湖南插旗菜業,正是誕生於“整治”,發展於“整治”的當地酸菜龍頭。

“古法”土坑酸菜,一年能賣出40億?

今年315晚會上,央視曝光湖南插旗菜業酸菜生產存在衞生問題,引發輿論高度關注。康師傅、肯德基、五穀漁粉、統一、太二等多家知名企業出面道歉或澄清。

從湖南“酸菜鎮”走出的插旗菜業,在整合了十餘家“小作坊”後,成為當地規模最大的酸菜加工企業,並一度成為將民間農產品加工產業整合、規範、制定標準的典範。

歷經十餘年改良,插旗菜業成為當地最新“土坑醃製法”的代名詞。公司高管曾對外介紹,這是插旗菜業獨創的最新芥菜醃製法,這樣的醃製池有300個。

如今插旗菜業被爆出嚴重的產品安全問題,令諸多“合作伙伴”紛紛撇清關係。對於“擬上市”的插旗菜業來説,如何平衡“古法醃製”與標準規範的現代化生產,似乎也成為未來走向資本市場必須解決的問題。

湖南“酸菜鎮”

小芥菜長成“致富菜”。

在媒體筆下,湖南插旗鎮一度被稱為“中國芥菜之鄉”,作為全國最大芥菜基地所在地,已佔據80%以上市場份額。

據2018年報道,以插旗鎮為主陣地,華容縣芥菜種植面積達22萬畝,芥菜加工企業達39家,產品遠銷歐美和東南亞市場,年總產值達43億元。產業從業人員超過13萬人,全縣共有20萬農民從事芥菜種植、加工、運銷等。一年為農民增加收入6億多元。

對比2015年公佈的數據,當地芥菜加工企業達37家,年加工鮮菜30萬噸,年產值超過10億元,農民一年從中受益3億元,似乎實現了三年產值翻倍,增長勢頭不可謂不猛。

一位當地菜農表示,她家種了15畝芥菜,夫婦倆和兒媳在插旗菜業公司上班,家裏這幾年的芥菜收入都超過10萬元。

目前華容縣已形成了芥菜完整產業鏈,每4名勞動人口中,就有1人從事芥菜生產、加工及相關產業。一年之中,僅插旗鎮農民從芥菜產業獲得的收入就超過兩億元,幾乎佔到全鎮農民收入的40%。

數據背後,是個體“致富”的故事,更是企業層面實實在在的利潤。

此次點名的插旗菜業,是湖南華容縣插旗鎮芥菜加工龍頭。其董事長嚴欽武曾算過一筆細賬:“一蔸兩公斤重的芥菜,以現有價格算,直接賣鮮菜收益1.2元,經醃製初加工,可賣到2.4元,收益增加1倍。如果製成方便麪風味包,收益可達13.2元,收益增加10倍。”

關於醬菜產銷的利潤,或可以重慶上市公司——涪陵榨菜的財務數據作為參考,2015-2021年,公司的毛利率一直在40%以上,在2019年曾最高達到近60%。

在此次輿情事件發生後,有媒體向疑似嚴欽武的電話詢問其對315曝光衞生問題的看法,得到如下回應:“現在我沒幹了,你要找在職的,我已經退休了。”目前插旗菜業的官網已暫停使用。

另據最新報道,華容縣委縣政府已在315當晚,對插旗菜業旗下一公司採取查封措施,並連夜召集縣內30餘家醬醃菜企業負責人召開整治大會,宣佈從即日起,對全縣醬醃菜行業開展地毯式排查整頓。

而這樣的“整頓”在華容縣並非首次。

生於時,長於時

“華容的芥菜走到今天,可以説是歷經了30多年的痛苦和彷徨。”曾任華容縣農業局局長王仲湘如此感慨。

據當地幹部介紹,華容芥菜種植古已有之,最早可追溯至1500多年前的魏晉時期。而1982年以來,因芥菜價格上漲,芥菜產業迅速發展,但一直存在加工作坊“小散亂”的問題。

2004年,華容縣政府開始下場干預,明確指出要培育發展一批芥菜加工“龍頭企業”。

出生華容縣插旗鎮農民家庭,大專學歷的嚴欽武,在發現芥菜加工的商機後,毅然放棄此前從事的棉花購銷工作,回到家鄉投身這一事業。

2005年4月,在插旗鎮政府的支持下,嚴欽武牽頭成立了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整合了插旗鎮內19家加工企業,並藉此迅速發展壯大,併成為首家省級農業產業化企業。

據企查查數據,嚴欽武目前仍為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經理、執行董事,個人持股比例為72.00%。公司經營範圍為:蔬菜製品(醬醃菜)、調味品加工、銷售;水產品加工、銷售;蔬菜種植技術推廣及種子選育等。在芥菜產業鏈上中下游均有佈局。

2017年,華容縣宣佈對芥菜行業開啓第二輪產業升級——繼續清理“小散亂”。

在華容縣投融資管理中心的牽頭下,插旗菜業引入產業引導基金,並新建了300個標準醃製池,新建標準示範基地1000多畝,進一步整合擴張,迎來了第二輪發展。

當年10月,嚴欽武成立了一家名為“湖南新插旗菜業有限公司”的公司,註冊資金5500萬人民幣,經營範圍與插旗菜業相同。股權結構上,插旗菜業持股99%,其本人持股1%並出任董事長。

出於某些原因,嚴欽武於2021年7月左右註銷了該公司,並在4個月後註冊了兩家新公司——湖南新插旗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插旗食品)和湖南新插旗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新插旗投資)。後者經營範圍包括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創業投資;自有資金投資的資產管理服務等。

圖源:企查查

如此,嚴欽武通過持股39%的新插旗投資,實際持有新插旗食品57.63%股權。目前新插旗投資也是公開可查信息中,嚴欽武實控的唯一一傢俱有投資資質的公司,便於其後續擴張版圖,

有趣的是,插旗菜業還曾在2012年湖南省環保廳首次發佈的信用評價報告中,被評為“環境不良”。導致其在銀行貸款、項目申請等方面受限,次年經過整改,主動申報並確定達標後,被上調為“合格”,才得以進一步融資擴張。

或涉六成酸菜方便麪

在央視點名曝光後,眾多知名企業緊急發聲,努力撇清關係。

有少數承認的。康師傅承認插旗菜業是酸菜供應商之一,已立即中止取消一切合作,並封存其酸菜包產品。五穀漁粉第一時間下架了相關產品。

也有堅決否認的。肯德基聲明插旗菜業不是其供應商;統一表示插旗自2012年起已不再供應該公司原料,已停止另一供應商資質;另外,今麥郎、白象、太二等主要產品涉酸菜的企業均出面澄清。

而據此前報道,國內超6成酸菜方便麪依賴插旗供應。

嚴欽武曾在2018年公開表示,以華容芥菜為原料的方便麪風味酸菜包,每年銷售30億包,“統一”“康師傅”兩家方便麪企業大約有60%的方便麪風味酸菜包來自華容。

這或許也是統一撇清未採購“插旗菜業”,卻同時啓動自查,停止另一供應商資質的原因——或許採購自同一個地方,只是並非這家廠。

具體回顧此次“酸菜包”爭議,主要在於兩點。

一是,以及內外銷標準差距較大,食品安全與衞生狀況堪憂。

據央視報道,插旗菜業也有標準化醃製池醃出來的酸菜,但是主要供出口,內銷老壇酸菜包裏的酸菜主要為收購來的“土坑酸菜”,其衞生狀況更是堪憂。

對於生產方式的差異,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彭經理表示:“國內的產品到了消費者手裏面,裏面有一點樹葉,有一點纖維,頂多罰你一千(元)兩千(元),這個如果到國外去了,至少是罰十萬(元)。”

二是,在多家方便麪企業的宣傳話術中,標榜使用“老壇酸菜”,實則並沒有用壇醃酸菜,而是用了“土坑酸菜”,令消費者疑惑。

事實上,“土坑酸菜”是注西村農民趙培林於1994年首創的地窖芥菜醃製法,初心是不忍浪費勞動成果,即:在菜地挖一個坑,用厚膜封好覆土,將原先8個月的醃製週期縮短到3個月,且成品鮮黃,酸脆爽口。這種提升效率的新法,後經菜農效仿改良,卻更易滋生衞生問題。

相比工業生產,農產品加工缺乏定量的技術指標,只能憑感覺、憑經驗判斷。出品質量往往層次不齊,制定管理標準也更為艱難。

值得一提的是,華容縣曾於2017年表示,產業引導基金是給被投資企業“增信”,便於其下一步融資,3年後,通過上市退股或按照約定被企業回購股份等方式退出企業,再支持其他企業發展。

對於“擬上市”的插旗菜業來説,如何平衡“古法醃製”與標準規範的現代化生產,似乎也成為未來走向資本市場必須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