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聚焦: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丨政治局會議解讀
得益於一系列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的紮實推進,上半年我國區域經濟增長取得積極進展。從各省份已公佈的宏觀經濟數據看,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成效正逐步顯現。與此同時,部分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依然存在較大差距,區域間一些重點領域的改革合作仍有待深化。對此,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加快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實施步伐。
“堅持以重大區域戰略為引領,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羣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連接貫通並輻射帶動東中西、南北方協調發展,是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動力系統的必然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夏成説。
今年以來,黨中央立足於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和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要求,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
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作為中央出台的第一份要素市場化配置文件,該意見明確提出,積極促進城鄉區域間要素自由流動,推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
5月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這份被視為西部大開發升級版和增強版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6月1日,備受關注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發佈,標誌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這一重大戰略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與此同時,西部陸海新通道、重點跨江跨灣大橋、引江濟淮水利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不斷推進。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政研室主任袁達表示,在加快上述重大項目建設的基礎上,西寧至成都鐵路、蘭州樞紐機場改擴建等一批新的重大項目正在積極謀劃推進中,“下一步將進一步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兩新一重’領域,合理擴大有效投資”。
“事實上,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加大‘兩新一重’領域投資,不僅有助於減緩短期內經濟下行壓力,從長期看,對於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促進區域協調和穩定經濟增長將發揮重要作用。”夏成表示,要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為引領,以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依託,更好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羣作用,統籌西部、東北、中部、東部四大板塊發展,加快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
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首先要立足國內、主動求變,圍繞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不斷豐富完善區域政策體系。夏成認為,要重點加強新型基礎設施等重大工程建設,強化“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等動力源高質量發展能級,引領帶動區域協調發展。
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還要按照“要素跟着項目走”的要求,促進各種要素跨區域自由流動和優化重組,加大土地、資本、能源等要素保障力度,充分發揮重大區域戰略的新增長極效應。
夏成表示,要加快實施一批支撐性重大項目建設,比如加快雄安新區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抓好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推進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博鰲樂城先行區等重大平台建設等。同時,要加快推動實施一批長江、黃河生態保護重大工程,為流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8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覆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此前一週,阿里雲宣佈三座超級數據中心正式落成並將陸續開啓服務,新增的超百萬台服務器將輻射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區域。騰訊雲也宣佈,未來五年將投入5000億元,進一步推動新基建佈局……可以預見的是,隨着一個個重大項目的落地實施,區域板塊將進一步融合互動,區域發展的協調性也將持續增強。
“需要強調的是,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要把下半年工作與‘十四五’規劃有機結合起來,既立足當前又着眼長遠,科學謀劃並實施好未來五年區域重大戰略的發展目標,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夏成説。(經濟日報記者 顧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