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保本高收益”就是詐騙

如果您遇上號稱“保本高收益”的金融產品,可要當心了!近日,監管部門齊發聲,對金融產品進行風險提示。投資者如何選擇產品才不會“踩雷”呢?

  文/記者 郭舒晨 漫畫/劉哲姝

  高收益意味着高風險 多家銀行已無保本理財

  9月18日,央行發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要求銀行、支付機構在進行營銷宣傳活動時,不得明示或暗示保本、無風險、保收益,不得對非保本投資型金融產品的未來效果、收益或相關情況作出保證性承諾。

  同一天,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主要負責人還就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問題答記者問。上述相關負責人指出,隨着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髮展,老百姓運用金融工具進行財富管理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而如今的金融產品也更加多樣化、複雜化。監管部門希望通過金融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城鄉居民金融知識水平和金融風險防範意識,讓廣大人民羣眾瞭解到沒有高回報、低風險的金融產品。高收益意味着高風險,金融消費者應清楚“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詐騙。

  截至目前,多家銀行的保本理財已退出市場。銀行半年報中,交通銀行、興業銀行等多家銀行明確表示保本理財已清零。截至7月末的銀行理財數據也顯示,華夏銀行、廣發銀行等銀行的保本理財數量和規模餘額均為零。

  結構性存款和大額存單等 可替代的產品並不少

  今後,市面上的保本理財產品將越來越少甚至消失。對投資者來説,目前可選擇什麼產品呢?興業銀行廈門觀音山支行營業廳主任吳佳琳認為,結構性存款和大額存單是較好的替代品。

  她介紹,結構性存款屬於一般性存款,收益要比普通定期存款更高。簡單來説,結構性存款是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固定存款利息,另一部分是浮動收益。浮動收益部分,銀行不保證一定能夠獲得,而是與匯率、股票指數、黃金等進行掛鈎的。與普通定期存款相比,結構性存款的利率更高、起存金額也更高,而且到期之前不得提前支取。而與理財產品相比,結構性存款安全性更高、本金較有保障。

  大額存單則是利率市場化的必然產物,與普通定期存款相比,大額存單的利率要更高一些,但它的利率會低於理財產品及結構性存款。

  華夏銀行廈門海滄支行理財經理、AFP(金融理財師)持證人王欣欣認為,除了上述兩種產品外,銀行穩健型非保本理財產品、儲蓄國債也是不錯的選擇。

  應做風險承受能力評估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對投資者來説,應如何選擇理財產品才不會“踩雷”呢?吳佳琳説,銀保監會早已明確要求,投資者必須要完成投資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才能進行投資,並按照可承受風險的高低將投資者分級成五級,從低到高分別為:A1(保守型)、A2(穩健型)、A3(平衡型)、A4(積極型)、A5(激進型)。她建議,投資者在選擇產品時,應先評估一下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確認清楚自己的投資風險評級水平,千萬不要選擇超出自己承受範圍的投資產品。

  “在購買產品之前要弄清楚產品的類型及風險等級,不同的產品在產品期限、計息規則、風險等級等方面都是不一樣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王欣欣説。

來源:廈門晚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68 字。

轉載請註明: 當心!“保本高收益”就是詐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