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私募最新持倉曝光!高毅大幅調倉,減持多股!景林、重陽、寧泉重倉股浮現
隨着上市公司半年報密集披露,頭部私募二季度“戰略佈局”逐漸浮現。
證券時報記者梳理發現,二季度期間,高毅資產動作較大,高毅馮柳大幅增持海康威視的同時,對其重倉股名單進行了調整。高毅鄧曉峯同樣也對其重倉股進行了較大幅度調整,退出東方財富等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同時也新進買入聯創電子等股票。
從目前公佈的數據看,私募基金二季度重倉持有消費、科技、週期等主題板塊,食品飲料、計算機、有色金屬、電子、基礎化工、機械設備、生物醫藥等行業持股市值排名居前。
高毅資產動作頻頻
二季度市場波動較大,頭部私募機構高毅資產兩位明星基金經理對其重倉股進行了較大幅度調整。
馮柳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1號私募基金在二季度大舉增持了海康威視1.88億股,增持數量近乎翻倍,期末持股增至3.98億股。與此同時,高毅鄰山1號遠望退出了廣電計量、昌紅科技、睿創微納等公司前十大股東,並大幅減持了容知日新。
實際上,廣電計量、昌紅科技、睿創微納均是馮柳此前重倉持有股票,如果馮柳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1號私募基金二季度持倉未變,其完全可以進入3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這也就意味着,高毅鄰山1號遠望1號私募基金退出上述3家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並不是因為其他股東限售股解禁或增持,導致其排名下降未達到披露標準,而是馮柳主動進行了減持。
高毅鄧曉峯二季度也大幅調倉,其管理的高毅曉峯2號致信基金已退出華陽集團、特寶生物、愛博醫療、新光光電、東方財富、東方電纜等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並新進持有長光華芯、聯創電子。
頭號重倉股紫金礦業仍獲鄧曉峯加倉,二季度期間,高毅曉峯2號致信基金增持紫金礦業218.29萬股,期末持股增至4.41億股。
鄧曉峯管理的高毅曉峯鴻遠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同樣也在二季度大幅調倉,基金退出了華陽集團、愛博醫療、分眾傳媒、新光光電、東方財富等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同時新進持倉長光華芯。紫金礦業、聯創電子、華東醫藥等獲增持。
此外,鄧曉峯管理的高毅曉峯1號睿遠證券投資基金二季度期間減持了部分紫金礦業持倉,增持了確成股份。
景林資產、重陽投資、寧泉資產等重倉股浮現
高毅資產兩大明星基金經理二季度期間減持了不少股票,以致於退出多股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而與此同時,景林資產、寧泉資產等選擇增倉。
數據顯示,景林資產旗下景林全球基金、景林景泰全球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現身大族激光前十大流通股東,兩隻基金二季度期間均增持了不少大族激光股份。
景林全球基金2022年一季度進入大族激光前十大流通股東,當時持股767萬股,二季度增持318萬股,期末持股增至1085萬股,持股市值達3.59億元,為第六大流通股東。景林景泰全球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同樣也是2022年一季度進入大族激光前十大流通股東,當時持股515萬股,二季度增持169.99萬股,持股數增至684.99萬股,持股市值達2.27億元,為第七大流通股東。
上海家化8月19日晚披露了半年報,重陽投資旗下重陽戰略聚智基金、重陽戰略同智基金兩隻基金仍重倉持有,倉位未變。重陽戰略聚智基金持有上海家化1897.12萬股,持股市值為8.11億元;重陽戰略同智基金持有1060.01萬股,持股市值為4.53億元。
重陽投資旗下私募產品還出現在鋭明技術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二季度期間,重陽金享私募基金、重陽價值1號私募基金小幅減持了鋭明技術股份,重陽靈活策略對沖基金以48.82萬股持倉進入前十大流通股東。
面對二季度市場的波動,寧泉資產似乎更加激進。寧泉資產旗下私募產品二季度新進持有利亞德、元力股份、陽光照明等股票,同時小幅減持了中國移動。寧泉致遠56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新進入陽光照明前十大流通股東,期末持股756.9萬股,持股市值2550.74萬元。寧泉致遠58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新進持倉利亞德1124.82萬股,持股市值8211.19萬元;新進持倉元力股份256.09萬股,持股市值3,948.84萬股。
下半年怎麼看?
2022年上半年,俄烏衝突的爆發,以及美聯儲加息預期發酵,疊加國內疫情反覆,衝擊市場信心;但伴隨着疫情好轉,地緣政治危機的緩解,以及穩增長政策的加碼,市場信心逐步修復,帶動A股在4月開啓超跌反彈。
下半年經濟和市場怎麼看?鄧曉峯在近期的一場交流中表示,上半年市場最大的主線首先是疫情,疫情對很多產業造成的影響超出了預期;其次,地緣政治衝突加劇了能源緊張的問題,全球能源轉型依舊是市場的另一條主線。
對於下半年的投資管理思路,鄧曉峯認為,下半年國內經濟短時間內仍難看到明顯的全面繁榮。由於疫情影響以及地產持續調整的原因,消費、地產及其產業鏈等行業都會承受一定壓力。預期有明顯盈利增長的行業,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相關領域,例如光伏、風電和電動車。
所以下半年,行業層面的分化會非常顯著,少數行業有明顯的增長動力,而大多數行業由於需求不足會面臨比較大的盈利壓力。
但斌也曾表示,國內最困難的階段可能已經過去,美國企業盈利會面臨新的挑戰。後續國內仍需要持續觀察疫情防控的相關政策走向,房地產復甦的持續性,社會活動恢復之後的消費恢復力度,民營企業投資預期的轉變等多個經濟薄弱環節的變化;海外則需要持續留意CPI的走勢與美國GDP的衰退幅度和速度,以此決定今年困擾着市場的全面性的系統性風險是否得以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