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銀行不“香”了嗎?

  新華社上海8月29日電(記者 李丹丹)《上海證券報》29日刊發題為《銀行不“香”了嗎?》的評論文章。文章稱,今年以來,在醫藥、科技、消費股風生水起之時,銀行股卻頗為沉寂。有一種觀點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大背景下,銀行既要落實減費讓利,還要面臨不良貸款增加、風險敞口放大,因此銀行“不行了”。事實果真如此嗎?實則從多維視角理性觀察,銀行業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一段時間內,都將會保持平穩健康運行態勢。

  首先,從宏觀角度來看,我國經濟潛力大、韌性足,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復甦,為商業銀行穩健運行奠定基石。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是資源配置的重要工具。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引用《史記》所述“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來形容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的共生共榮關係 。我國目前間接融資為主的社會融資結構又決定了,在較長時間內,銀行仍將是實體經濟最重要的融資中介。

  疫情發生以來,在逆週期政策調節之下,銀行業以更大力度增加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投放。數據顯示,上半年人民幣貸款累計新增12.09萬億元,同比多增2.42萬億元。這些資金重點投向製造業、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小微、“三農”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同時,銀行積極參與債券市場投資,上半年銀行業企業債券投資同比增長28.5%。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上半年貸款、債券等生息資產增長較快,為實體經濟“鼓勁”的同時,客觀上也鞏固了銀行業利潤的“基本盤”。

  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有觀點誤認為這是“零和博弈”,向實體經濟讓利的同時,商業銀行利潤也會相應減少1.5萬億元。

  但是結合銀行實際運營情況可以發現,不能用簡單的數字來生搬硬套。一方面,銀行貸款收入由利差和信貸規模共同決定。銀行向實體經濟降低貸款利率,固然會造成收入減少,但是貸款價格下降也會增加貸款需求,擴大信貸規模,實現“薄利多銷”的效果。另一方面,今年以來,貨幣政策一直在引導市場資金利率下行,降低了銀行資金成本。也就是説,雖然銀行貸給企業的資金利率降低了,但是銀行的資金成本也降低了,最終造成銀行的利差雖然有所縮小,但結果是並未縮小太多。

  展望下一階段,我國經濟潛力大、韌性足的特點並沒有改變,市場主體經營狀況總體改善,將為銀行輸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動力。據瞭解,7月末全國共有各類市場主體1.3億家,較上年末增加約900萬家。

  其次,從中觀角度來看,金融行業風險可控、固本根基,為商業銀行穩健運行營造良好氛圍。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必須以自身的穩健運行為前提。過去兩年多的時間,我國金融管理部門抓住有利時間窗口,妥善解決一些突出的金融領域風險,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取得明顯成效。

  目前,我國金融體系風險總體收斂,金融業運行平穩,主要指標處於合理區間。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我國商業銀行流動性覆蓋率142.4%,資金支付能力充足;撥備覆蓋率182.4%,資本充足率14.21%,遠高於監管要求,風險抵補能力較強。

  疫情發生以來,國際金融市場經歷劇烈波動,相較而言,我國股市、債市、匯市均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以匯市為例,從2020年1月至7月,人民幣小幅貶值0.1%,衡量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與上年末基本持平。人民幣在實現雙向浮動的同時,保持了基本穩定。

  再次,從微觀角度來看,銀行自身撥備充足、準備充分,為商業銀行穩健運行鋪足“安全墊”。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國經濟和全球經濟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勢必會影響到銀行的資產質量。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94%,較年初上升0.08個百分點。

  並且,更為嚴峻的考驗還在後面。眾所周知,銀行按權責發生制計算利息收入,已實施臨時性延期付息的貸款利息計入當期收入,但這部分貸款的風險暴露不在利潤中反映,也就是説,利息收入和風險暴露的時間存在時滯,一部分貸款的風險將會延後暴露,未來銀行不良貸款上升壓力可能較大。

  面對這種情況,監管並沒有要求“捂蓋子”,而是前瞻性地要求銀行做實資產質量分類,充分暴露風險,提前加大撥備提取。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餘額為5萬億元,較3月末增加2060億元;貸款撥備率為3.54%,較3月末上升0.04個百分點。

  而且,銀行不良資產處置力度亦在加大。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銀行業不良貸款處置額同比增長18.9%,預計全年銀行業將處置3.4萬億元不良貸款,而去年全年該數據為2.3萬億元。

  雖然上述操作會導致銀行當期利潤下降,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萬億元,同比下降9.4%,但是這一系列“未雨綢繆”的舉措為商業銀行後續經營備足抵禦風險的“彈藥”,可謂以眼前利益換取長遠利益。

  當前,上市銀行半年報正在陸續披露,從單家銀行的財務數據,也可一窺面對疫情“大考”時,銀行是否實現了穩健運行。日前,常熟銀行發佈了首份上市農商行半年報。截至6月末,淨利差為3.17%,較上年末下降5個BP,其中生息資產收益率下降12個BP,計息負債成本率下降7個BP;利息淨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淨利潤增幅1.38%,在支持實體、讓利企業和穩健經營之間尋找到巧妙平衡。同時,上半年該行計提貸款減值損失同比增17.89%,撥備覆蓋率較上年末上升6.45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增強。這些數據也分別印證了上文所説的宏觀和微觀角度。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有理由相信,銀行業穩健運行的根基是紮實的,並將助力經濟行穩致遠。(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72 字。

轉載請註明: (評論)銀行不“香”了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