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8月29日电(记者 李丹丹)《上海证券报》29日刊发题为《银行不“香”了吗?》的评论文章。文章称,今年以来,在医药、科技、消费股风生水起之时,银行股却颇为沉寂。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银行既要落实减费让利,还要面临不良贷款增加、风险敞口放大,因此银行“不行了”。事实果真如此吗?实则从多维视角理性观察,银行业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会保持平稳健康运行态势。
首先,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经济潜力大、韧性足,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复苏,为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奠定基石。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是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引用《史记》所述“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来形容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共生共荣关系 。我国目前间接融资为主的社会融资结构又决定了,在较长时间内,银行仍将是实体经济最重要的融资中介。
疫情发生以来,在逆周期政策调节之下,银行业以更大力度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放。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这些资金重点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小微、“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银行积极参与债券市场投资,上半年银行业企业债券投资同比增长28.5%。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上半年贷款、债券等生息资产增长较快,为实体经济“鼓劲”的同时,客观上也巩固了银行业利润的“基本盘”。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有观点误认为这是“零和博弈”,向实体经济让利的同时,商业银行利润也会相应减少1.5万亿元。
但是结合银行实际运营情况可以发现,不能用简单的数字来生搬硬套。一方面,银行贷款收入由利差和信贷规模共同决定。银行向实体经济降低贷款利率,固然会造成收入减少,但是贷款价格下降也会增加贷款需求,扩大信贷规模,实现“薄利多销”的效果。另一方面,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一直在引导市场资金利率下行,降低了银行资金成本。也就是说,虽然银行贷给企业的资金利率降低了,但是银行的资金成本也降低了,最终造成银行的利差虽然有所缩小,但结果是并未缩小太多。
展望下一阶段,我国经济潜力大、韧性足的特点并没有改变,市场主体经营状况总体改善,将为银行输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据了解,7月末全国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3亿家,较上年末增加约900万家。
其次,从中观角度来看,金融行业风险可控、固本根基,为商业银行稳健运行营造良好氛围。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必须以自身的稳健运行为前提。过去两年多的时间,我国金融管理部门抓住有利时间窗口,妥善解决一些突出的金融领域风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风险总体收敛,金融业运行平稳,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142.4%,资金支付能力充足;拨备覆盖率182.4%,资本充足率14.21%,远高于监管要求,风险抵补能力较强。
疫情发生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经历剧烈波动,相较而言,我国股市、债市、汇市均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以汇市为例,从2020年1月至7月,人民币小幅贬值0.1%,衡量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与上年末基本持平。人民币在实现双向浮动的同时,保持了基本稳定。
再次,从微观角度来看,银行自身拨备充足、准备充分,为商业银行稳健运行铺足“安全垫”。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势必会影响到银行的资产质量。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4%,较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
并且,更为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众所周知,银行按权责发生制计算利息收入,已实施临时性延期付息的贷款利息计入当期收入,但这部分贷款的风险暴露不在利润中反映,也就是说,利息收入和风险暴露的时间存在时滞,一部分贷款的风险将会延后暴露,未来银行不良贷款上升压力可能较大。
面对这种情况,监管并没有要求“捂盖子”,而是前瞻性地要求银行做实资产质量分类,充分暴露风险,提前加大拨备提取。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5万亿元,较3月末增加2060亿元;贷款拨备率为3.54%,较3月末上升0.04个百分点。
而且,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亦在加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业不良贷款处置额同比增长18.9%,预计全年银行业将处置3.4万亿元不良贷款,而去年全年该数据为2.3万亿元。
虽然上述操作会导致银行当期利润下降,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万亿元,同比下降9.4%,但是这一系列“未雨绸缪”的举措为商业银行后续经营备足抵御风险的“弹药”,可谓以眼前利益换取长远利益。
当前,上市银行半年报正在陆续披露,从单家银行的财务数据,也可一窥面对疫情“大考”时,银行是否实现了稳健运行。日前,常熟银行发布了首份上市农商行半年报。截至6月末,净利差为3.17%,较上年末下降5个BP,其中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12个BP,计息负债成本率下降7个BP;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净利润增幅1.38%,在支持实体、让利企业和稳健经营之间寻找到巧妙平衡。同时,上半年该行计提贷款减值损失同比增17.89%,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上升6.45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这些数据也分别印证了上文所说的宏观和微观角度。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有理由相信,银行业稳健运行的根基是扎实的,并将助力经济行稳致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