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即將賣掉“最值錢的家當”。
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悉,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軟銀集團即將與芯片巨頭英偉達達成協議,將旗下英國芯片設計子公司ARM出售給後者。多位知情人士透露,這筆交易總體價格將超過400億美元,最快將於下週一宣佈。
隨後,日本媒體也證實:軟銀已就400億美元出售英國ARM於英偉達達成了一致。不過後面還需要等待部分國家反壟斷審查。
一旦交易完成,這不僅是軟銀史上最大規模的資產出售,也將是全球芯片行業史上規模最大的收購案。孫正義這筆四年前的投資,有望收穫80億美元的回報。
更深遠的影響還在後面。英偉達+ARM,一個新的巨無霸誕生,無疑徹底改變全球芯片行業格局。英偉達創始人——57歲的華人黃仁勳,將會統治地球的芯片生意。
史上最大芯片收購案即將誕生!
400億美元,軟銀要變賣“最值錢的家當”
英偉達與ARM之間數月之久的收購傳聞,終於要塵埃落定。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軟銀將把旗下英國芯片設計子公司ARM出售給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雙方已接近達成協議。多位知情人士透露,這筆交易將會以現金加股票的形式完成,總體價格將超過400億美元,最快於下週一宣佈。9月13日,日本媒體也證實了此次消息。
一旦交易完成,這不僅是軟銀史上最大規模的資產出售,也將是全球芯片行業史上規模最大的收購案之一。
早在今年4月,軟銀就將ARM擺上了貨架,以尋求緩解財務壓力。孫正義邀請高盛敲定買方,並希望買方能為這項業務支付約400億英鎊(520億美元),超過2016年支付的240億英鎊(320億美元)。
隨後,高盛曾與蘋果公司接觸,但蘋果決定不收購。於是,高盛又試圖成立一個由高通、三星和英偉達組成的財團來收購ARM,但最終只剩下英偉達還留在談判桌上。
或許是孫正義開出的520億美元價格過高,英偉達CEO黃仁勳曾在8月20日的財報會議上明確表示,“迄今為止,英偉達與ARM有過很多合作,但尚未提出收購計劃。”
如今,價格降了120億美元,黃仁勳還是心動了。如無意外,軟銀將以400億美元的價格把ARM賣給英偉達。
作為全球芯片設計公司巨頭,ARM的市場覆蓋範圍高達90%,蘋果、高通、三星、華為等公司均是其客户。由於此次收購對於整個科技市場的影響極大,因此上述的ARM現有客户極有可能提出反對意見。
此外,這筆交易還面臨着監管問題。英國政府曾堅持要求軟銀保留ARM在英國的總部並增加員工數量,保持英國從業人員的數量。即便在ARM內部,對這筆交易也並未達成統一意見。ARM聯合創始人赫爾曼·豪瑟就曾表示,如果將ARM出售給英偉達將會是一場災難。
但對於軟銀和英偉達來説,這是一筆雙贏的交易,前者可以繼續回籠資金,擺脱去年業績上的鉅額虧損;後者則將進一步鞏固自身在芯片行業的優勢地位,完善移動端的產品生態。軟銀與英偉達似乎沒有理由拒絕這筆芯片行業最大收購案。
軟銀投資4年有望大賺80億美元,
孫正義鬆了一口氣
對孫正義來説,甩賣ARM也是無奈為之。
四個月前,軟銀髮布了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19財年財報,爆出了全球風投史上最大窟窿:2019年的經營虧損達1.365萬億日元。這是軟銀15年來的首次虧損,也是公司成立以來的最嚴重虧損。
孫正義一度迎來至暗時刻。僅2020上半年,他的投資版圖中就已有三家公司宣佈破產。正是由於投資項目接連遇挫,出資人開始擔憂願景基金投資組合中充斥着更多陷入困境公司,對於願景II期基金的出資意願大打折扣。為此,軟銀最終在4月決定凍結願景基金II期投資,暫時不進行新的投資。
面對史無前例的困境,軟銀不得不出售資產展開自救。
2016年,孫正義斥資320億美元收購ARM,締造了當年最轟動的收購案。彼時他曾表示,ARM將是軟銀集團的未來,同時他將所謂的物聯網描述為正在上演中的“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範式轉變”,而他則願意對這一現象下大賭注。
但到了今年4月,孫正義還是將ARM擺上了貨架,其態度之所以發生巨大轉變,一方面是為了緩解財務壓力,另一方面也因為ARM並沒有像其所期望的那樣迎來強勢增長,反而銷售增長相對停滯。
按照400億美元的價格來計算,孫正義這一筆長達4年的投資將會獲得高達80億美元的回報。這筆資金對於眼下困頓的軟銀而言,至關重要。須知道,由於投資項目接連失敗,旗下願景基金二期募資並不順利。
為了快速逆風翻盤,孫正義還開始豪賭二級市場。
據SEC的監管文件披露,在今年8月份期間,軟銀購買了亞馬遜公司、微軟公司等科技巨頭近40億美元的股票。雖然監管文件沒有披露軟銀所持的看漲期權,但有知情人士表示,軟銀花費了大約40億美元購買與其所持股票相關的看漲期權,同時也在以其他的名義購入股票。
然而,伴隨着美股科技股持續大跌,已豪擲80億美元的孫正義再次騎虎難下。
英偉達+ARM,巨無霸誕生!
這位57歲華人將成為全球最有權勢的人
一個新的巨無霸誕生。
作為GPU(圖形處理器)巨頭,一旦英偉達收購ARM的交易完成,意味着前者也將進入CPU領域,入侵英特爾的核心領地。有投資人就曾表示,“如果英偉達真的收購ARM,就相當於收購了移動端的英特爾。”
公開數據顯示,ARM以IP授權模式已在移動端CPU市場佔據了95%的市場份額,總共有超過100家公司與ARM簽訂了技術使用許可協議,其出貨量從2013年的每年100億台上漲到現在每年200億台。
當交易達成後,英偉達勢必將受益於收購Arm產生的協同效應,其不僅能在絕大多數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芯片領域掌握絕對的話語權,而且還能通過ARM探索英特爾之外的數據中心生態系統,在部分PC和服務器領域建立一定的生態。
事實上,在收購ARM之前,英偉達已經開啓收購狂潮。今年第二季度,英偉達先是完成了對以色列Mellanox Technologies的收購,隨後又以未公開的價格宣佈收購開發網絡軟件公司Cumulus Networks。
顯而易見,英偉達正在成為一艘巨型航母。而這一切,離不開其背後的掌舵者——“AI教父”黃仁勳。
1963年出生於中國台灣的黃仁勳,在1983年從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畢業後,便懷揣夢想直奔硅谷,他先後任職於AMD以及LSI Logic,並取得了豐富的技術經驗,為日後的創業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1993年,30歲的黃仁勳和另外兩個合夥人聯合創立了NVIDIA英偉達,立志於圖形芯片市場。儘管當時該領域的前景並不明朗,但是他們卻深深相信浪潮即將到來。
直到1997年,英偉達推出第三代產品Riva 128,不但支持新的行業標準,速度更是競品的4倍。Riva 128也不負眾望地獲得了市場認可,上市四個月便賣出了100萬片。1999年底,黃仁勳又出人意料地推出全新架構的顯示芯片,即GeForce256,率先將顯示芯片業帶入GPU 時代。
在此後的20多年裏,英偉達也曾遭遇過低谷,其股價甚至一度從37美元跌到6美元,但黃仁勳卻一直堅守GPU市場,他經常以“記住,公司距離倒閉只有30天”這樣的話來勉勵員工。
終於,伴隨着近幾年AI、深度學習的巨大風口和礦機催生的需求下,英偉達的GPU芯片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最新財報顯示,英偉達二季度收入達38.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5.8億美元增長了50%,較上一季度的30.8億美元增長了26%。
與此同時,英偉達的股價也一路迭創新高,其最新市值高達3002.2億美元,不但首次超過芯片巨頭英特爾,成為美國市值第一的芯片廠商;更是將GPU領域的老對手AMD遠遠甩在身後。
但相信,對於每天都會在“焦慮”中醒來的黃仁勳來説,他的目標遠不止於此。
一旦收下ARM,英偉達無疑更加如虎添翼。而作為英偉達背後的掌舵人——57歲的黃仁勳,將有望統治全球芯片行業,成為這個星球上最有權勢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