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21年末,中國體育上市公司總市值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11093.71億元,同比2020年總市值8198.05億元,增長35.32%。
新華網北京1月25日電(記者 丁峯)2021年,體育產業機遇與挑戰並存。德爾塔和奧密克戎病毒反覆肆虐,全球通脹愈演愈烈,供應鏈“瓶頸”進一步加劇經濟上下游風險。“姍姍來遲”的東京奧運會最終順利舉辦,期盼已久的北京冬奧會大幕即將揭開,則讓行業看到了復甦向上的希望。
資本市場,逆水行舟,不進則退。2021年,是中國體育上市公司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記者統計了在A股、港股和美股上市的中國體育公司(港股、美股公司貨幣單位換算為等值人民幣),連續第三年發佈中國體育上市公司年度市值榜單,驚喜發現:截至2021年末,中國體育公司總市值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11093.71億元,同比2020年總市值8198.05億元,增長了35.32%;上市公司數量達40家,同比2020年增加了6家;4家公司市值站上千億元,12家公司市值過百億元,數量對比2020年均有顯著增加;有28家公司在2021年市值收穫正增長,佔公司總數的七成。
從市值規模來看,安踏體育、申洲國際、李寧、華利集團4家公司佔據“千億俱樂部”。
“百億俱樂部”則擴大到了9家,比2020年增加了3家,東鵬飲料、波司登、滔博、特步國際、春風動力、中體產業、共創草坪、比音勒芬、非凡中國入列。
久祺股份、探路者、舒華體育、浙江自然、361度、大豐實業、西王食品7家公司市值位於50-100億元之間。
萊茵體育、健盛集團、星輝娛樂、中潛股份、貴人鳥、上海鳳凰、當代文體、信隆健康、金陵體育、華生科技、中國動向、三夫户外12家公司市值位於30-50億元區間。
長白山、牧高笛、羅頓發展、力盛賽車、華米科技、英派斯、瘋狂體育、智美體育8家公司市值不足30億元。
行業龍頭安踏市值罕見縮水,華利集團躋身千億俱樂部
2021年上半年因為“新疆棉”事件,國貨受熱捧。安踏體育迎來成立三十週年,其市值一度站上4000億元大關,超過老牌巨頭阿迪達斯。2021半年財報顯示,安踏營收228.1億元,收入同比增長55.5%,淨利潤38.4億元,同比增長131.6%,雙雙創出歷史新高。
但受下半年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局部反覆,消費市場增速放緩,FILA業績不及預期等因素影響,安踏市值出現了明顯下滑,從高位下跌逾四成,進而全年市值縮水4.05%,為2583.56億元,是五年來首次市值增幅為負數。雖然安踏仍佔據中國體育上市公司2021市值榜榜首,但與行業競爭者的差距已在縮小。
位居榜眼的申洲國際,市值1841.75億元,是國內最大的運動服飾生產企業,過去一年公司在東南亞的生產基地不斷經受疫情考驗。雖然依靠為耐克、阿迪達斯等做代工,但申洲國際構建了行業內首屈一指的盈利“護城河”。2021年上半年,公司營收113.69億元,在全球同業上市公司裏規模最大,實現淨利潤22.69億元,銷售淨利率達19.58%,遠高平均行業內淨利率的6%左右。安踏和李寧的淨利率分別為18.11%和19.24%。
憑藉上半年國貨熱潮,李寧營收增速創下新高,推動了公司股價大漲,市值一度翻番。但春風得意後,卻在下半年曝出奧運冠軍陳雨菲參加全運會比賽時,腳被李寧球鞋嚴重割傷,引發外界質疑產品質量把控不嚴。之後也未見李寧公佈調查情況,似乎事件就此不了了之。
2018-2020年,李寧研發投入在總收入佔比分別為2.2%、2.6%、2.2%,2021年上半年則降至1.84%,遠低於7.3%的廣告及市場推廣費用支出佔比。李寧市值在下半年轉漲為跌,全年收得1825.32億元。
作為2021年新上市公司中的明星,華利集團吸引了眾多知名基金的關注,包括耳熟能詳的高瓴、高毅、淡水泉等。華利集團自1995年開始為匡威代工運動鞋,逐漸獲得耐克、UA等眾大牌的青睞,業務規模越來越大。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126.34億元,淨利潤19.9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2.57%和51.57%。公司市值年漲幅176.38%,達1039.21億元,第一年就躋身“千億俱樂部”。
百億俱樂部陣容擴大,東鵬飲料一馬當先
2021年,東鵬飲料、特步國際、比音勒芬、非凡中國4家公司成為“百億俱樂部”新軍,意圖跨界轉型的中潛股份則黯然退出。
記者統計發現,體育上市公司“千億俱樂部”成員為清一色的運動鞋服類企業,而“百億俱樂部”成員則豐富多彩,涉及飲料、摩托機車、體彩、運動草坪等多領域。
全球最大的能量飲料生產商紅牛,近些年在中國遇到了強勁挑戰者。“困了累了喝紅牛”,“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在大街小巷打的熱火朝天。2021年5月,東鵬飲料成功上市後連續15個交易日大漲,市值一度接近千億元,截至年末收盤為727.38億元,位居體育上市公司2021市值榜第五。
與紅牛一樣,東鵬飲料贊助各項運動賽事是不遺餘力,牽手中超,入局電競,眾多體育項目上都能看到東鵬飲料忙碌的身影。畢竟,運動場景是能量飲料最主要的消費場景之一。當然,中國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也是東鵬飲料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在披露的2021半年報中顯示,公司主營業務能量飲料、非能量飲料、其他業務,佔營收比例分別為:96.33%、3.4%、0.27%。
運動鞋服銷售公司滔博擁有Nike、Adidas、Puma、Converse等多個國際品牌經銷權,Nike和Adidas兩大主力品牌的銷售額幾乎佔到總銷售額的90%。2021年,滔博股價連續下行,市值縮水三成,為399.69億元。
作為2020年體育上市公司市值增幅冠軍的春風動力,深耕動力運動裝備行業,主營運動摩托車和全地形車,2021年繼續保持銷售高增長,同時還開發了鋰電摩托車等熱門產品,市值259.63億元,略縮水0.21%。
非凡中國作為隱身李寧背後的公司,曾在2012年李寧遭遇全行業庫存危機時,發行股債,輸血13.59億港元收購後者25.23%的股權,以解燃眉之急。非凡中國主營業務涵蓋體育社區開發、體育賽事等板塊,雖業績表現平平,但因持有的李寧股份增值數十倍,以及去年初公告收購英國知名休閒鞋品牌Clarks,2021年股價大漲216.22%,達121.03億元。
港股老牌運動鞋服公司迎來高光時刻
2020年10月9日,代言特步18年的謝霆鋒出資1000萬元認購特步500萬股。以去年12月31日收盤價計算,謝霆鋒獲利近4000萬元。
361度和特步與晉江同城兄弟安踏,差不多同時段登陸港股,上市十多年卻只能仰望後者一騎絕塵,市值只有安踏的零頭。但2021年國潮崛起,361度和特步終於攜手迎來高光時刻,市值漲幅達270.37%、253.32%,分別為67.56億元、279.33億元。
其中,特步還獲得高瓴資本真金白銀的投資。2021年6月,特步公告稱,高瓴出資約10億港元認購公司可換股債券和戰略投資旗下“蓋世威”及“帕拉丁”品牌的全球業務。但最近兩年,高瓴掌舵人張磊推崇的“做時間的朋友”價值投資理念,似乎正變成“做套利的朋友”。高瓴在蔚來、拼多多等公司股票頻頻上演“高拋低吸”的操作。
所以,特步要想收穫高瓴的“長久耐心”,還是得在“蓋世威”和“帕拉丁”新品牌整合上下功夫,強項户外跑步領域也正面臨安踏、李寧等頭部公司虎視眈眈。另外,特步財報上還趴着7.58億元的商譽高企。
户外運動成高潛賽道,探路者等表現優異
在2021年體育上市公司各細分板塊中,户外運動板塊表現突出。新登陸資本市場的5家體育公司,久祺股份、浙江自然和華生科技3家屬於户外運動板塊。
户外運動是指在自然場地或人工模擬場地開展的運動,涉及的相關用品包括帳篷、充氣牀墊、揹包、登山服、自行車、電踏車、人造草、人造攀巖牆等。
機構預測,2025年全球户外運動用品市場營收將達到1.5萬億元。從人均消費看,我國户外活動年度人均消費額不足20元,而歐美和亞洲發達國家的人均消費額均在300-800元之間,提升空間巨大。
在12家户外運動上市公司中,10家市值年增幅收穫正增長,7家公司市值增幅在50%以上。其中,久祺股份年市值漲幅位居榜首。
作為國內最早進軍開拓户外運動產業的探路者,新管理層在2021年全面接手運營後,“硬核”產品頻頻亮相:2021年10月神舟十三號升空,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三位宇航員日常穿着的艙內工作服、運動休閒服,是探路者專門量身打造;繼“上天”之後,11月“雪龍2號”啓程開赴南極,中國第38次南極考察隊都身着探路者定製的考察隊服,在極端嚴寒天氣進行户外科考。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1.7%、116.29%,年市值增幅為53.64%,達87.57億元。
北京冬奧會開幕在即,相關公司漲幅可觀
北京冬奧會點燃了國人對冰雪的熱情,冰雪運動、冰雪旅遊等“冰雪經濟”相關產業,正在不斷升温。
上市公司長白山地處吉林省,被認為是冰雪運動純正標的企業。有研報表示,長白山滑雪資源豐富,可開發空間大,是中國最適合開展冰雪運動的地方。受疫情影響,雖然前三季度公司虧損0.27億元,但全年市值增幅達38.56%
2021年6月,萊茵體育宣佈中止收購成都文旅63.34%的控股權,無緣將南方地區規模最大、設備最齊全的室外滑雪場西嶺滑雪場收歸麾下。雖然業績表現羸弱,但公司在冰雪運動、體育培訓等業務上提前佈局,2021年全年市值收穫38.49%的漲幅。
中體產業作為國家體育總局唯一的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體育彩票相關、體育場館運營管理、體育賽事管理及運營等,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約2.72億元,同比增長0.78%,淨利潤約284萬元,同比下降56.59%。公司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特許零售商,涉足相關運營服務工作,2021年市值增長23.53%為145.08億元。
體育上市公司超八成位於四大城市羣
2021體育上市公司市值榜首次對上榜公司按省級區域進行分類,40家公司分屬12個省市,其中,北京(8家)、浙江(8家)、廣東(6家)、福建(5家)、上海(3家)、江蘇(3家)等省市居多,山東、四川、安徽、湖北、吉林、海南也有公司上榜。
國際賽事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是城市能級提升的“頂樑柱”。而體育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質量,無疑是觀察所在城市體育產業經濟活力的重要指標,更反映出體育發展水平和含金量。
記者梳理數據發現,體育上市公司總部設在北京(8家)、泉州(5家)、上海(3家)、杭州(3家)、深圳(2家)、蘇州(2家)、寧波(2家)及成都(1家)、廣州(1家)、合肥(1家)、武漢(1家),顯示體育與這些城市有着深厚的連接。
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是歷史上首個舉辦夏奧會與冬奧會的“雙奧之城”,舉辦過的世界級體育賽事更是不勝枚舉。北京也堪稱體育公司孵化中心,匯聚了探路者、李寧、中體產業、中國動向、瘋狂體育、三夫户外、智美體育、非凡中國等體育企業,總市值截至2021年年底約2300億元,體量接近全部500強的25%。
相較其他城市而言,體育產業則是泉州毋庸置疑的優勢產業,安踏體育、特步國際、361度、舒華體育、貴人鳥都是從泉州晉江走出的民營企業佼佼者;上海、深圳和成都,都在發力打造“全球著名體育城市”,成都更是將浙江企業萊茵體育收購控股,其做大體育產業的意圖不言而喻。
記者注意到,中國體育上市公司有34家集中在長江三角洲城市羣(14家)、京津冀城市羣(8家)、粵閩浙沿海城市羣(6家)、粵港澳大灣區(6家),佔40家總數的85%。
京津冀城市羣除北京外,其他城市沒有公司入榜;長三角的上榜公司城市分佈更為均衡,其中上海3家,杭州2家,蘇州2家,寧波2家,合肥1家,涉及體育產業細分領域覆蓋面也較廣;粵閩浙沿海城市羣出現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6家上榜公司包含了泉州的5家企業和浙江衢州的牧高笛;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分佈也頗為均衡,深圳、廣州、中山、汕頭、惠州均有體育上市公司,體育產業也呈多元化,運動飲料、户外裝備、深海潛水裝備等。
在2022年新的一年,隨着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北京冬奧會、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等體壇盛會的成功舉辦,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建設邁出新步伐,中國體育上市公司版圖又將迎來哪些變化?新華網體育將持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