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公章再起禍端,區塊鏈作用幾何|鏈捕手

假公章再起禍端,區塊鏈作用幾何|鏈捕手

「蘿蔔章」、「假合同」等問題頻頻引起商業詐騙事件,即便騰訊也不例外,那麼具有不可偽造特性的區塊鏈技術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7月1日,作為互聯網巨頭的騰訊難得栽了一回,起因是眾所周知的假章問題。根據貴陽公安的通告,三名嫌疑人偽造老乾媽公司印章並冒充該公司市場經營部經理,與騰訊簽訂了價值1624萬的廣告協議,如今騰訊卻面臨着廣告打出去、款項無法收回的尷尬局面。

顯然,這又是一起由於「蘿蔔章」、「假合同」引發的商業糾紛。公章是法人權利的象徵,但由於其易於被刻制,常常會被有心之人仿製用於詐騙。儘管此類新聞很少發酵在主流輿論場,但實際上這是商業合作場景中頻頻暴雷的類型,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小微企業都曾多次上當受騙,涉案金額從數億到數百億都很是常見。

19年7月,美股上市公司諾亞財富發佈旗下企業的信貸基金被承興國際控股詐騙34億元人民幣,原因是後者偽造了與京東的業務合同進行應收賬款融資。

19年6月,沙洋縣郭某冒充某鋁材廠的股東與某外地企業簽訂了20餘萬元的產品代理權合同,該企業向郭某付款後卻一直沒能等來貨物,最終報警後才發現被詐騙。

15年初,浙江民泰瓜瀝支行原行長倪某在被撤職後,利用私刻假印章以及虛假業務材料,以民泰瓜瀝支行的名義將24張商業承兑匯票貼現並轉貼現給後手銀行,以此騙取貼現款逾13.6億元。同時,倪某等人為需要融資的公司貼現了50張商業承兑匯票並層層轉貼現給多家後手銀行,騙取貼現款逾29.2億元。

此外,廣發銀行、農業銀行、國海證券等諸多金融機構都曾由於「蘿蔔章」問題遭受鉅額損失。之所以出現如此多的「蘿蔔章」詐騙現象,很大程度由於公章真實性難以被驗證,多數公司在簽署商業合同的時候都不會對公章的真假進行檢查。

從我們的經驗來看,假章和假合同其實是詐騙案的最後一個環節,在這樣的案件中在前期的商務溝通,業務談判是核心的問題點,如果不能在前期識別騙局,很容易忽略最後的合同和公章的問題。」荷月科技CMO羅蔚表示。

在過去的商業體系中,「蘿蔔章」、「假合同」的問題幾乎成為難以克服的痼疾,而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則令這一現象有望得到改變。區塊鏈技術具有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已經較多地應用在信息存證領域。

在這次引爆的假公章事故中,擅於營銷的支付寶很快在其官方微博貼出一條去年7月的新聞截圖,配文稱「願天下無假章」。在那條新聞中,支付寶宣佈全面升級開放其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協作網絡螞蟻「雙鏈通」,並表示該服務可以徹底消滅了供應鏈金融領域的「蘿蔔章、假合同」問題,讓小微商家也能享受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

縱觀過去的「蘿蔔章」詐騙案例,大多數都以票據融資詐騙為主,圍繞金融機構進行。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通常會將供應鏈上下游供應商企業、核心企業、銀行等參與方加入該區塊鏈網絡,參與方主體身份都具有官方認證,應收賬款等資產的確權、流轉、融資等流程清晰留痕,可以防止出現重複融資、超額融資、詐騙融資等情況,已經受到大量金融機構與企業的認可。

以外匯局推出的跨境區塊鏈平台為例,截止今年4月已經累計完成應收賬款融資放款金額227億美元,服務企業家數近3000家。

假公章再起禍端,區塊鏈作用幾何|鏈捕手

騰訊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實現邏輯

實際上,騰訊區塊鏈亦存在與前文中螞蟻區塊鏈、跨境區塊鏈平台高度類似的解決方案,即微企鏈,但尷尬的問題在於,這類解決方案也只是用於基於應收賬款票據融資場景,與此次騰訊踩坑的廣告合作場景堪稱風牛馬不相及。

在本次假章事故中,核心問題在於騰訊在確認對方身份時存在疏忽懈怠,未能有效利用既有手段核實信息,實際上存在諸多解決方案。通常而言,員工盡職盡責地檢查是最重要的環節,例如要求去對方公司簽署合同、從官方核實對接人員的身份、通過企業郵箱溝通對接等、要求對方打預付款等,幾乎任一環節嚴格執行都能大幅降低遭遇詐騙的概率。

當然,區塊鏈技術同樣也是潛在解決方案,如今已經有許多區塊鏈技術服務商推出區塊鏈電子合同解決方案,例如前文提到的荷月科技通過區塊鏈技術存證的電子合同已經上億份,螞蟻區塊鏈、騰訊區塊鏈亦有類似服務,但總體應用範圍仍然較少。

「從合同簽約的角度來看,如果一份合同在區塊鏈上進行全流程存證,其記錄、日記確實是可以增加司法機構的認可度,但核心還是依靠CA機構的數字證書本身,而且電子合同本身已經可以很好地保證不可篡改性,從成本、體驗、成熟度來看,電子合同產品其實要優於區塊鏈合同。」羅蔚表示。

假公章再起禍端,區塊鏈作用幾何|鏈捕手

電子合同簽署流程(荷月科技提供)

更現實的問題在於,在類似本次假章事故中,合同方的鏈上身份認證問題仍然無法解決,因為即便騰訊與早先自稱代表老乾媽的工作人員提出在區塊鏈上籤約,也無法直接確定鏈上的「老乾媽」對應現實中的老乾媽公司,在騰訊自身審核不嚴格的情況下,騙子完全有能力偽造鏈上假身份自稱為「老乾媽」並與騰訊簽約。

「數字簽名技術主要應用公鑰與私鑰算法,通過技術手段偽造的成本非常高,你可以相信這個簽名背後有固定的人拿着私鑰在簽字,但這個公鑰上面並不會寫這是哪一家公司,所以你在合作之初仍然需要有一個地方把公鑰和目標公司明確建立聯繫。」Conflux研究總監楊光告訴鏈捕手。

因此,區塊鏈技術在電子合同領域的進一步實踐尚不具備相應的基礎設施,還有賴於立法、技術等層面的推進。「首先是社會法律體系應當要承認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簽名、合同的合法性,其次是社會的基礎架構能使得大部分企業都具有鏈上的數字簽名與證書。」ArcBlock創始人冒志鴻表示。

不過即便前述願景得以實現,冒志鴻仍然認為類似詐騙問題不會就此杜絕。「最終來看,這仍然是人和商業環境的問題,技術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但不能解決全部問題。」冒志鴻補充説,「這是一個貓和老鼠的遊戲,始終會有人想出其它辦法來鑽漏洞,並不是用了區塊鏈技術就可以一勞永逸。」

「舉個例子,現代公司對於實體公章的管理已有比較完善的制度和豐富經驗,盜用公章會非常困難,但公司私鑰的保管則會存在很多操作上的難題,接觸者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抄回家,目前這方面配套制度還沒有跟上。」楊光表示。

總而言之,區塊鏈技術並不是萬能的,如今很多所謂的應用場景都經不起仔細的推敲,但它對激活經濟活力與提高企業效率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其潛力遠沒有真正發揮出來。

而在羅蔚看來,區塊鏈要解決的不僅僅是簽約問題,數字證書與電子簽名已經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區塊鏈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讓合同變成真正驅動商業貿易進行的核心因素,這需要如數字身份、資金結算、融資風控等更多維度與區塊鏈結合。

為此,社會各界都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探索產業+區塊鏈解決方案,更聚焦於技術研發而不是炒作牟利,如此方能實現行業共贏、推動商業進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30 字。

轉載請註明: 假公章再起禍端,區塊鏈作用幾何|鏈捕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