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812家銀行網點關停,轉型成趨勢,浦發佈局14家大灣區網點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劉威魁

金融服務迎來了轉型升級新契機。

據銀保監會數據,僅2021年,商業銀行機構就有2812家銀行網點中止營業。不過,這一年,也有2260家網點開業申請獲批。數字一增一減,顯示銀行網點的變化並不是迫於數字化替代的無奈之舉,而是謀求高質量發展的轉型之路。

“銀行網點不會消失,網點的傳統優勢難以被完全取代。”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當前,銀行業的網點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形成“護城河”,成為各家銀行在佈局網點時的戰略要點。

在此背景下,部分銀行開始根據自身戰略,對銀行網點的科學佈局進行更深層思考。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今年3月,浦發銀行廣州分行正式開啓“春煥新生·浦動灣區”賦能計劃,計劃打造廣州期貨交易所、花城大道支行及寶崗支行等14家主題特色網點,在廣州、東莞、佛山等地延伸金融服務觸角。

截至目前,浦發銀行廣州分行旗下的華景新城支行、廣州期貨交易所支行、花城大道支行等3家支行網點已相繼開業,進一步加強了網點本土特色化場景和周邊客户羣體特徵的擴展和運作。

網點新業態出現

自互聯網金融興起以來,銀行網點“唱衰”之聲就不絕於耳,不少銀行從業人士的直觀感受也是“銀行網點正在縮減”。

中國銀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總數連續3年下滑。2019年末、2020年末分別為22.8萬、22.67萬,2020年較前一年網點減少約1300家。

去年2812家銀行網點關停,轉型成趨勢,浦發佈局14家大灣區網點

雖然不斷有網點在退出,但銀行同時也在不斷探索優化佈局調整。數據顯示,2021年仍有2260家網點發證成立;部分銀行機構更是順應發展趨勢,成立出一些綠色支行、碳中和網點、鄉村振興等新的業態網點。

今年3月,浦發銀行廣州分行正式開啓“春煥新生·浦動灣區”賦能計劃,意欲打造廣州期貨交易所、花城大道支行及寶崗支行等14家主題特色網點,在廣州、東莞、佛山等地區不斷延伸金融服務觸角。

3月11日,浦發銀行廣州花城大道支行、廣州期貨交易所支行相繼開業,加上此前3月8日開業的浦發華景新城支行,目前,浦發銀行廣州分行的14家主題特色網點已落地3家。其中,廣州期貨交易所支行是一家以廣州期貨交易所為切入點,配置多樣化的綠色人金融產品服務體系和專業化的綠色金融人才隊伍,建設廣州綠色金融服務創新與實踐基地、綠色金融方式習慣培養點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導基地,標誌着浦發銀行廣州分行因地制宜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謀求差異化發展邁出堅實一步。

“打造特色主題網點,是響應時代發展和自身轉型的需要。”據浦發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浦發銀行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了“輕型化轉型、雙碳轉型、數字化轉型”三大領域轉型,而今年在廣州新開業的3家網點,不過是浦發銀行佈局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生態的開始。

經營新模式

在未來線上+線下渠道全面融合的趨勢下,銀行線下網點必須向更高效服務於全渠道銷售轉型,不僅需要做到物理技術上的“硬實力轉型”,同樣也要做到營銷服務上的“軟實力轉型”。

艾瑞諮詢發佈的調研顯示,仍有42.6%的用户對網點渠道存在較大偏好,多數情況下更願意到網點辦理業務。對網點的強烈信賴感成為用户偏好這一渠道的最主要的原因。一些年紀較大的用户也需要銀行工作人員加以引導。“網點的依賴性進一步下降,但智慧網點重要性提升。”艾瑞諮詢分析指出。

中信建投也表示,隨着信息化、智能化不斷推進,銀行業整體將走向精細化、差異化,銀行網點的形態和功能將日益豐富,並不斷髮生變化。但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銀行的核心定位仍是客户需求。

一名區域銀行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只有前沿的技術與前端的業務相結合,才能引領數字化轉型的潮流,這也是各家銀行積極發力新業務形式的動力所在。

浦發銀行佈局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生態,正是其細化廣州分行在大灣區提供的特色產品和服務的戰略佈局,從而形成極具自身特色的金融服務窗口。比如,浦發銀行廣州華景新城支行是一家集合集科技創新、智能轉型、文化創意為一體的多功能、智慧型網點。該支行致力打造客户身邊貼心的“居住好鄰居、生活好朋友、財富好管家”,提供形式多樣的“管家式”便民服務、財富管理與財務規劃建議,以全方位的金融服務與“中華茶文化”相融合,更加優質地滿足區域經濟金融需求,為廣大客户提供專業高效的金融服務。

同時,該支行還充分將“傳統文化”與“智慧銀行”有機結合,使營業網點除了滿足自身功能之外,還成為傳播傳統文化的窗口,將金融屬性嵌入生活服務,開展多元化經營業態的銀行場景金融新模式。

“從等候區、填單台、辦公區都看得到富有特色的盆景和擺件,銀行網點充滿了文化氣息和清新茶香,處處都體現着茶文化的細節。”據介紹,浦發銀行廣州華景新城支行以“中華茶文化”為主題特色,通過古色古香的設計和符合本土特色的文化氣息來提升客户服務體驗。

“實體網點仍然是傳統金融機構的重要銷售渠道之一,未來的網點或許將會設置在更多的子場景、垂直場景中,讓金融服務滲透到客户的生活習慣、需要交易的各種場景中去。”一位不願具名的銀行人士分析指出,結合市場需求加以創新改造,或將成為銀行網點開展新型經營模式的突破口。近年來陸續有機構嘗試咖啡銀行、書店銀行、蛋糕銀行、電競網點等,既能夠通過創新服務模式來獲得市場良好的關注度,打響機構品牌;也能夠吸引指定客羣,藉助異業合作的方式來鞏固銀行的客户資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59 字。

轉載請註明: 去年2812家銀行網點關停,轉型成趨勢,浦發佈局14家大灣區網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