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改革的春潮澎湃。
2月15日,北京長安街王府井十字路口,幾個身穿海藍色中山裝的人,把第一個國家石油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的牌匾掛上東北角一座哥特式小樓。
2022年2月15日,更名為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的中國海油與12家國際公司簽署13項合同和戰略合作協議。出發40年後,它已躋身“世界500強企業”“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運營商”……過去3年,中國海油國內原油增產量在全國總增量中佔比達70%左右。
草蛇灰線,伏脈千里。40載歲月無聲流過,回眸北京早春那個普通的日子,那塊普通的黑白牌匾,已成為中國石油工業史上一個鮮明奪目的里程碑,中國改革開放事業中一顆熠熠生輝的星。
破冰
更早的決定性時刻始於1978年3月26日,鶯歌海剛剛引進的“南海1號”鑽井船、渤海灣投產不久的6號平台,在同一個鋪滿晚霞的黃昏等待着一個足以改變中國海洋石油工業史的重要決策。
這天下午,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層出席,中國石油工業領軍人物齊聚,石油部彙報了赴美考察情況。5個多小時後,中共中央、國務院最高決策層做出一個石破天驚的決定:在指定海域,購買外國設備,僱用外國技術人員,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和所採石油償還其投資,開發我國海上石油資源。
為與外國石油公司對等合作,黨中央、國務院批准成立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成立之初,中國海油總部只有幾十個人,從石油部拉來的舊桌椅就是全部家當。但當年的初創者們並不在意,在他們看來,在海洋石油對外開放這條航線上,終於有了自己的“旗艦”。首任總經理秦文彩,沒有出席簡樸的掛牌儀式,這位開路先鋒正馬不停蹄地簽發第一輪國際招標公告。
從1982年到1992年,中國海油先後向全世界發出四輪招標公告,共與外國公司簽訂39個石油合同、21個物探協議、19個聯合協議,合同區面積達到98.13萬平方千米,勘探投資超過32億美元,中國南海、渤海、南黃海、東海全海域實現了對外開放。
總部位於深圳的南海東部石油公司成為中國海油大規模開展對外合作的先行者。
由中、美、意三國聯合開發的惠州21-1油田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它的投產實現了中國南海東部海域原油生產“零”的突破。緊接着,與挪威合作的陸豐22-1油田、與美國合作的西江油田、與英國BP石油公司合作的流花11-1油田、與美國合作的番禺油田、與日本合作的陸豐13-1油田、與加拿大合作的白雲天然氣田相繼登場。多年後,中國海油第二任總經理鍾一鳴説:“經歷對外合作的不斷洗禮,中國海油的管理、技術、現代企業制度建設與整體實力得到持續提升,成就了中國海油的鵬程萬里。”
創業
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1993年,中國由石油淨出口國變為淨進口國。中國迫切需要生產更多石油,以降低原油對外依存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下一個大慶在哪裏?
2010年,答案終於浮出水面——12月20日,中國海油宣佈實現年產油氣5000萬噸,建成“海上大慶油田”。這是一個註定會載入中國石油工業史冊的日子。
“海上大慶油田”的建設過程,是放下身段取經求學,引進海外技術人才,從“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三無裝備”,到自主創新自我強大的過程。中國海油人清楚,對外合作絕不是別人幹、自己看,更不是簡單地讓外國人跑來幫我們找油,然後再分我們一杯羹。海洋石油必須是對外合作與自營勘探並舉,堅持兩條腿齊步走。
“兩條腿走路”救活了被國外石油公司判“死刑”的油田。1987年,儲量接近3億噸的綏中36-1油田被發現,誰料這個“大金娃娃”卻因油太稠,變成連外國石油公司都敬而遠之的“愁娃娃”。為探索海上稠油開發之路,中國海油開闢了試驗區,嘗試了注水、防砂和機械採油等一系列開發方式,最終採用350米井距反九點注採系統,實施面積注水、以電潛泵為主力機械採油的開發方案,獲得成功!
1995年至2000年,渤海陸續發現了秦皇島32-6、南堡35-2、渤中25-1南、蓬萊19-3、曹妃甸11-1等近10個大中型油田,收穫三級石油地質儲量達17億噸,超億噸的“大塊頭”如雨後春筍,一舉奠定了渤海在我國近海採油基地的龍頭地位。
1996年9月9日,時任中國海油總經理王彥對新聞媒體宣佈:中國海油原油年產量突破1000萬噸!僅過一年,王彥又將“3個1000萬噸”設為中期戰略發展目標。
在目標即將實現的2004年初,時任中國海油總經理傅成玉提出新的目標——到2008年實現國內產量4000萬噸油當量。爭取到2010年國內實現5000萬噸油當量。2010年,中國海油順利實現5000萬噸油當量,中國海油完成了從追趕者到同行者再到行業領跑者的成功蜕變。
海國
1994年,中國海油與外國合作伙伴在中國海域簽下第一百個石油合同。也是這一年,中國海油果斷邁出“走出去”的第一步——投資1600萬美元,收購美國阿科公司在馬六甲海峽區塊32.5%權益,擁有了第一個海外油田。
2012年7月23日,中國海油發佈了一個震驚全球能源界的消息:151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時任中國海油首席執行官的楊華與尼克森董事長傑克遜雙手交握,當時中國公司最大的一筆海外收購只待最後審批。這次收購一舉增加證實儲量約30%、產量20%,並戰略性進入加拿大西部、英國北海、墨西哥灣、尼日利亞、圭亞那等海上油氣富集區,在國際原油市場上具風向標意義的布倫特原油價格也首次有了“中國元素”。
如今,中國海油與6大洲4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能源合作,建立海外油氣生產基地,海外資產超4000億元人民幣,佔總資產近40%,海外油氣勘探開發業務涉及20多個國家,探明可採儲量達19億桶,在大西洋兩岸參與發現了數十億噸級的“世界級”油田及油氣構造……
40年前,中國海油請外國石油公司來幫助中國在海上找油;40年後,中國海油走出國門,為全球提供技術和工程服務。
重器
海洋石油開發是耗資巨大、工藝複雜的系統工程,它考量着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工業綜合實力。21世紀,海洋深水成為全球石油開發重要競技場,中國海油打算彎道超車、一步登頂,“造最先進的、作業水深可達3000米的第六代深水鑽井平台”。
深水重點實驗室團隊深入研究南海台風特別是內波流的原理和特徵,並收集了全球28種半潛式鑽井平台成熟船型,通過數值模擬分析和船模水池實驗,優化出最適合南海風浪流的船型。
2007年10月,中國海油與外高橋造船廠簽約建造“海洋石油981”第六代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2012年5月9日,在時任董事長王宜林的指令下,“海洋石油981”鉚足了勁兒,把鑽頭鑽入大海深處的地層,用自主建造的深水裝備,獨立在南海打下了第一口超深水井。2015年1月9日,“海洋石油981”號研發與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何為重器?2014年8月30日,“海洋石油981”在南海北部深水區陵水17-2-1井測試獲得高產油氣流,“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橫空出世,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超千億立方米,最大水深超過1500米,最大井深達4000米以上,是我國自主發現的水深最大、勘探開發難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氣田。中國海油量身設計、建造了全球首座超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及儲油平台——“深海一號”能源站,採用3項世界首創技術及13項國內首創技術,成為中國海洋工程裝備集大成之作。2021年6月25日,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成功投產!如今,它矗立中國南海,每年穩定供氣30億立方米,可滿足粵港澳大灣區1/4的民生用氣需求。
中國海油董事長汪東進表示,“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的投產,標誌着中國海洋油氣開發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中國海油用40年時間,走過了西方國家海洋石油工業百年曆程。
“開放中國”,風從海上來。“不惑”海油,歸來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