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兩家企業科創板IPO終止審核,今年以來已“折戟”42家,在科創板上市越來越難了嗎?
5月17日晚,上交所披露消息稱,中國科學院瀋陽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儀”)和唐山百川智能機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川智能”)被終止IPO審核,兩者均為主動撤回申請。
至此,科創板終止IPO審核企業增加到106家,僅2021年內,終止審核企業就已達42家。
為何今年來科創板IPO企業屢屢“折戟”?中科儀可能是一個“例子”。
中科儀成立於2001年,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瀋陽科學儀器研製中心,主要經營範圍為真空儀器裝置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等,實控人為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
2020年12月28日,中科儀向上交所提交了IPO申請;2021年5月12日,中科儀宣佈,經過綜合考量,公司決定撤回申請。
期間中科儀經歷了上交所的首輪問詢。2021年1月22日,上交所針對中科儀的IPO申請出具了問詢函,指出中科儀連續四年扣非歸母淨利潤為負,且營收增長而毛利率卻不增反降等問題,要求中科儀司考慮自身業務是否與行業發展趨勢一致,同時全面分析公司持續經營的風險。
招股書顯示,2017-2020年上半年,中科儀扣非歸母淨利潤連續四年為負,分別為-2152萬元、-1362萬元、-6296萬元和-3707萬元。
而報告期內,中科儀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51億元、2.19億元、3.16億萬元和1.56億元,而主營業務毛利率卻為 22.20%、24.69%、10.82%和11.71%,營收增長,毛利率卻在下降。
對此,中科儀給出回覆稱,公司研發、生產成本較高,與境外競爭對手相比規模較小,境外對手給公司施加價格壓力導致了公司利潤降低,但公司同時在持續完善產品線,開拓優質客户,預計2022年有較大確定性實現盈利。
但盈利風險並不是中科儀唯一要緊的問題。招股書披露,中科儀披露公司較為依賴政府補助,2019年單年度獲得政府補助約4591萬元,而當年度公司總營收為3.16億元,政府補助佔公司總營收近15%。
無獨有偶,百川智能也同樣存在依賴政府補貼的情況。2017年到2019年,百川智能獲得政府補貼從255萬元迅速增長到2151萬元,增長近8倍;而同時期公司總營收則從6.01億元增長到8.23億元,增幅並不顯著。
縱觀科創板終止審核的企業,大多存在研發生產成本高、依賴政府補貼等情況。如何通過發展技術、改善經營模式等方式獲得更加獨立的盈利模式,可能是科創板企業需要考慮的方向。
(作者 | 市界 李惜,編輯 | 老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