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汽車行業兩年之久的“芯片荒”、“天價芯片”難題,真的就要結束了嗎?
最近央視媒體報道稱,在經歷了價格暴漲後,芯片市場出現了降價銷售情況。以2021年最暢銷的芯片產品之一的意法半導體芯片為例,價格最高炒到了3500元/個,但是現在價格已經降到600元/個,跌幅高達到82.9%。
另外,還有很多芯片的價格也出現斷崖式下跌,部分去年賣到200元/個的芯片,現在只需20元/個,跌幅達到九成。
芯片價格下跌如此之快,一時間引起行業熱議。要知道,芯片短缺一直困擾汽車行業,除了導致全球汽車製造商減產上百萬輛汽車外,芯片價格的上漲也引發了全球新能源汽車價格輪番上調。
那麼,這次芯片價格下調,新能源汽車會不會也跟着降價呢?
芯片價格為何出現“雪崩式”下跌?
由於最近芯片價格變動較大,快速下跌的價格讓那些屯顯卡的商家虧損嚴重。比如英偉達RTX 3090顯卡,去年價格高達2.5萬元,如今僅需9000元左右,跌幅達到64%。為何一度緊缺的芯片產業,價格會突然出現急劇下降的情況呢?對此,業內人士給出兩個重要原因。
其一,芯片供應幅度上升明顯。據瞭解,隨着芯片在智能汽車、智能手機上的應用,市面上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所以很多商家看準了這個商機,紛紛進入芯片市場。
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芯片出貨量為1.15萬億顆,數字十分龐大,而這些芯片的使用者分別是智能手機和新能源汽車。
我們簡單舉個例子,假設一台智能手機需要使用100顆芯片,按照去年智能機13.2億台的出貨量來計算,那麼手機領域的芯片需求量就達到了1320億顆,並且這是最保守的芯片需求數量,實際需求量要遠遠高出這個數字。
除此之外,芯片在汽車行業的應用數量也很龐大。業內人士表示,傳統燃油車的芯片數量約在500至600個左右,隨着自動駕駛、新能源等功能的增加,現在高端汽車的芯片數量約在1000至1200個左右。所以,芯片在汽車上的應用數量更多。
另外,除了智能汽車和智能手機外,電腦、藍牙耳機、智能音箱、智能電視和空調等都是需要芯片的,而這些數字也是很巨大的。
正因為企業對芯片的需求量巨大,即使全球芯片企業都可以生產足夠的芯片,但是仍然會存在芯片缺口,再加上疫情的影響,於是部分芯片價格自然也會水漲船高。
芯片價格的上漲,催生了一大批企業入局芯片行業。數據顯示,2022年1-7月,我國新增註冊芯片企業6.8萬家,如今芯片企業已經達到了41.6萬家,平均月增速高達41.6%,並且後面還會有更多的芯片企業註冊成立。
所以,越來越多的芯片企業開始生產芯片,芯片的數量自然就會增加,數量上來了,市場供需關係就會發生轉變,使得芯片短缺有所緩解,面對供大於求的現狀,芯片的價格方面自然就會出現波動,價格下調也是預料之中。
其二,部分行業對芯片的需求疲軟,包括智能手機和PC領域,這兩部分市場均出現了出貨量下降的情況,所以今年以來,消費電子類控制芯片的市場價格持續走低。
事實正是如此,進入2022年,從智能手機到電視、再到PC,幾乎所有消費電子產品的出貨量都在下滑。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國內手機出貨量達到1.36億部,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1.7%。有機構預測,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約13.57億部,同比下降3%,且不排除進一步下調的可能性。
此外,全球手機銷量也不樂觀,各大手機廠商都在大規模砍單。據悉,由於手機出貨量的下降,導致高通不得不削減15%驍龍8系列的訂單,而芯片需求鋭減,導致價格方面也跟着下降。
無獨有偶,小米通知供應鏈,將把今年全年原定的2億部銷售目標,調降為1.6億部到1.8億部,OPPO、Vivo本季和下季也傳出砍單約兩成,以消化過多的庫存。
而在PC端,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出貨量跟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6%,創造了9年來最大的跌幅。聯想、惠普、宏碁、華碩等幾乎所有一線PC品牌都開始下調年度出貨目標,平均下調幅度超過20%。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芯片降價主要集中在消費電子領域,尤其是在面板用芯片、通信用芯片、模擬芯片等眾多大類芯片中,價格降幅都不小。其中,大部分消費電子芯片近兩個月內跌價超過20%,部分芯片降價更是超過80%。
因此,整個電子消費市場的需求急速萎縮,而前兩年因為芯片荒導致各路資本湧入,供應商瘋狂擴充產能。一方面產能迅速提高,另一方面是需求大幅回落,所以不難判斷,芯片價格的拐點已經到了,動輒暴漲百倍的行情恐怕一去不復返。
對於芯片價格下降,車企也有着不同的觀點。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認為,最近芯片價格變動並非“雪崩”,而是“迴歸”。
他解釋説,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在芯片方面面臨的成本壓力更大,以ESP芯片為例,過去從幾百元漲到3500元,漲幅高達10倍。過去一定階段內,整車芯片成本無限接近電池包,車企付出了巨大代價,而芯片價格回調也是正常操作。
當然,前兩年芯片暴漲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疫情影響企業開工,不少半導體供應商暫時關閉部分產線,直接影響全球芯片的供應。就拿小鵬汽車來説,此前何小鵬也在社交平台發聲,直呼芯片短缺帶來的影響非常大,而在隨後的新車交付數據中,小鵬汽車因為芯片短缺原因,當月交付新車數量鋭減,並且一直影響至今。
另一方面,由於芯片短缺,帶動不少玩家有了囤貨行為,而囤貨導致製造業企業一芯難求,不少車企不得不因為芯片短缺暫停生產新車。當前,一些對芯片需求量大的車企巨頭依然承受着不小的壓力,豐田、日產等車企近期就因為逾期無法及時交貨,而不得不在全球暫停銷售多款車型。受疫情以及芯片短缺等因素影響,豐田8月產能持續受限。
據悉,由於芯片短缺,2021年全球減產汽車1131萬輛,降幅達14.6%,中國市場2021年全年減產214.8萬輛。
物以稀為貴,由於囤貨行為,讓原本幾十元的芯片炒到大幾千。不得不説,如今芯片價格之所以如此之高,與經銷商、代理商的炒作行為脱不了干係。
新能源汽車會不會降價?
當聽到芯片價格大幅下滑這一消息時,不少吃瓜羣眾紛紛圍觀,更有不少人發出靈魂拷問:芯片價格暴跌後,新能源汽車是不是也該降價了。
説實話,恐怕要讓網友失望了,我們都知道新能源汽車漲價並非全部因為芯片問題,所以芯片降價並不會引發新能源汽車大範圍的降價。
另外,多家車企高管針對芯片降價也給出自己的觀點。蔚來汽車李斌表示,最近供應鏈壓力有所減緩,汽車芯片等核心零部件價格有所回落,但幅度還不大,具體回落幅度是多少不便透露。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也談到,汽車芯片價格基本穩定,輕微好轉。廣汽埃安副總經理肖勇則稱,該公司還沒有感受到芯片價格回落,只是原先芯片供應緊張的局面有所緩解,從芯片供需關係走勢預判,未來芯片價格應該會有所回落,但這目前還沒有直接體現到該公司的採購成本上。
換句話説,雖然一些芯片價格有所回落,但降幅不大,芯片的價格還是比較穩定的,再加上這兩年新能源汽車勢頭強勁,需求又在猛增,車企不會因為芯片短暫價格下降而將新能源車的價格調低。畢竟新能源車的價格問題受原材料價格的影響,同時也取決於終端市場供需關係。
不過,芯片價格下降會讓用車成本更低。此前有車主表示,修理一次LED大燈,需要好幾千的費用,直呼撞不起,更修不起。然而這次跟LED大燈有關的芯片價格下降30%以上,維修費用也會相應降低,也算是一個利好之處。
前面我們已經説過,目前價格下降比較大的芯片主要集中在消費電子領域,而汽車芯片依然短缺,供應庫存仍處於歷史低位,而相應價格方面也會居高不下。
有消息顯示,目前汽車MCU和IGBT供應緊張程度較去年更加嚴重。最近有車企表示,生產新車的數量取決於IGBT功率芯片的供貨量,目前該芯片的交付週期快接近一年之久。
針對這一現象,有觀點稱,可以將電子消費類芯片產能平移,以緩解車用芯片緊張的情況。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車規級芯片與消費類芯片的工藝存在差異,車規芯片的生產線,可靠性和一些生產一致性的要求會更高,二者是不能簡單置換平移就能實現的。
雖然近段時間芯片供應緊張有所緩解,但隨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快速攀升,一些車用芯片供不應求的現象還在持續出現。
根據汽車行業數據預測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AFS)的數據,截至8月,由於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約為299.73萬輛。預計到年底,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將持續攀升,或達到383.62萬輛。
在中汽協舉辦的7月汽車產銷數據發佈會上,中汽協指出,汽車產銷受到了芯片短缺的影響,而當下芯片短缺問題雖依然存在,但是已好於去年。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則認為,從全球供需的大盤來看,芯片供給短缺的現狀在今年內會得到極大的好轉。
另外業內人士也曾預測,2023年第一、二季度會成為芯片荒的緩解節點,隨着汽車上下游調節流通,以及芯片公司在市場壓力下對車規級芯片業務的轉變,汽車缺芯問題有望加速緩解,但新能源汽車短時間內不會出現降價,或許還會有小幅度上漲。
原材料成本之困更值得關注
其實,芯片價格下降也會降低新能源車的成本,尤其是智能電動車,不過影響有限。換句話説,除了芯片外,電動車成本上漲最主要的原因是動力電池原材料的大幅上漲。
近日,smart中國、上汽大眾、哪吒汽車、零跑汽車等多家車企均宣佈上調部分在售車型的指導價,漲幅數千元至上萬元不等。對於調整售價的原因,多家車企表示是由於“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所致”。
據統計,今年1-8月價格上漲的新能源車型已經多達189款。對此,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此次漲價一方面是由於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一方面也出於對未來價格預期的考量,車企認為下半年供給比較偏緊,價格壓力可能較大。
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吐槽現階段動力電池成本高,動力電池原材料一路上漲,廣汽也將為寧德時代打工。
而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則表示,漲價是上游原材料的資本炒作,給動力電池產業鏈帶來了短期困擾,碳酸鋰、六氟磷酸鋰、石油焦等鋰電池上游材料均出現價格暴漲。
從二人的喊話來看,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電池廠商,並不應該完全承擔動力電池漲價的結果,從某種程度上來説,寧德時代也是在為上游企業打工,所以目前最棘手的是解決原材料價格上漲問題。
公開數據顯示,寧德時代2022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486.78億元,同比增長153.9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9億元,同比下降23.62%。雖然營收上漲了,但淨利潤卻下滑明顯,主要是毛利率減少所致。
而從鋰電池材料供應商的財報來看,似乎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上,主機廠和動力電池廠商賺的都不多,大部分利潤都被原材料供應商賺到了。
很顯然,如今影響新能源汽車價格的主要因素是動力電池原材料,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組成部分,動力電池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困擾車企的大問題,如何解決眼下難題,急需行業給出應對方案。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行業利潤同比降幅達到了25.5%,同期營收僅下降4%,這很不健康。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游企業利潤暴增,但下游企業卻“連湯都喝不到”。
上下游企業營收不平衡給汽車行業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不少車企由於動力電池成本壓力過大,不得不對旗下新能源汽車漲價,一連串的效應給新能源汽車發展帶來不利影響。而對於那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尚處於發展初期的車企來説,動力電池成本上升,如果新車不漲價就會面臨虧本,所以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因為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純電動汽車要花費更多時間成本來平衡虧損,再加上全球芯片短缺的影響,新能源汽車發展仍處於被動狀態。隨之而來的是新能源車製造成本的上升,這本身對於行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不過好在車企已經開始在動力電池領域佈局,再加上國家對電池原材料的監管,相信未來新能源車的成本也會隨之下降,迴歸到正常水平。
小結
雖然目前芯片價格有所回落,但是新能源汽車成本佔大頭的還是動力電池,所以消費者如果想買到價格更實惠的新能源汽車,還是要期待車企們儘早實現在三電領域的突破,這樣才不會被原材料供應商卡脖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