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視野】赤字率為何有所下調

【財金視野】赤字率為何有所下調

  今年,赤字率擬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調。我國明確今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積極”之下為何又要下調赤字率,引起廣泛關注。

  政府財政支出大於財政收入時,就產生了赤字,而赤字率則為當年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預算報告,赤字率都會受到熱議,原因在於債務政策是宏觀調控的一項重要工具,赤字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舉債、支出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國較大幅度提高赤字率,2020年、2021年分別為3.7%和3.1%。今年赤字率下調至2.8%左右,這是否意味着積極的財政政策力度特別是支出力度有所減弱?答案是否定的。雖然適當調低赤字率,但財政支出力度不減,而且通過優化支出結構、提升政策效能,更有力推動宏觀經濟穩定運行。

  適當調低赤字率,財政支出仍保持較高強度。面對經濟新的下行壓力和疫情持續影響,必須讓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積極”起來,其中重要措施就是保持適當支出強度。雖然赤字率水平有所下調,但由於“分母”也就是GDP在增長,赤字規模減少數額僅為2000億元。同時應看到,我國增加財政支出的來源具有廣泛性,並非僅依靠舉債。

  一是,今年預計我國財政收入繼續增長;二是,我國積極統籌各種財政資源,比如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依法上繳近年結存的利潤、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可用財力明顯增加,支出規模比去年擴大2萬億元以上。由此可見,雖然赤字率下調,支出規模非但不減而且較大幅度提升,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

  適當調低赤字率,有利於保持財政可持續。赤字率是國際上衡量財政風險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把3%作為警戒線,關係着財政運行的風險與可持續性。居家過日子或者企業運營,過度舉債猶如寅吃卯糧,並非長久之計。對國家而言,高赤字率會形成沉重的債務負擔,影響經濟正常運行,容易積累風險甚至引發危機。

  應該説,前兩年赤字率較大幅度提高,是應對疫情衝擊的非常之舉,這也是其他主要經濟體的普遍做法。當前我國經濟逐步穩定恢復,赤字率水平迴歸常態化勢在必行。這樣安排既考慮當前、又着眼長遠,有利於增強財政可持續性,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也為下一步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留出空間,充分體現了統籌發展與安全。

  適當調低赤字率,有利於穩預期、提信心。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雖然困難挑戰不小,更要看到我國經濟保持韌性、持續穩定恢復,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迴歸常態化的赤字率水平,釋放出我國經濟和財政穩健運行的重要信號,顯示出宏觀政策有空間有手段,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實際上,積極的財政政策不僅僅要看赤字率,更要全面地看政策工具“組合拳”。今年,我國實施新的組合式税費支持政策、專項債保持較大規模、中央預算內投資擴大、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堅持黨政機關過緊日子……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舉措正在落地見效,將有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推動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曾金華 來源: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58 字。

轉載請註明: 【財金視野】赤字率為何有所下調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