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曾經風靡銀行圈的“網紅存款”――互聯網存款在支付寶等互聯網平台遭遇集體下架。但這事還沒完,正當一些地方小銀行發力自建自營渠道時,儲户在部分銀行APP購買甚至還遭遇了銀行渠道關閉,有用户被問及“來自哪裏”。不僅如此,市場上靠檔計息、週期付等創新高息存款產品開始銷聲匿跡。銀行存款領域近期一系列變局,讓不少儲户摸不着北,這存款到底怎麼了?
記者調查:部分地方性銀行取消異地攬儲
穩健投資者黃先生告訴記者,近年來他經常捧場支付寶等互聯網平台上的存款產品,收益比普通理財產品還高,而且眾多銀行的產品一站式選擇,誰家高就買誰,反正50萬元以內的存款是受存款保險保護的。
但是,好景不長,最近,支付寶、微信理財通、陸金所、京東金融等頭部互金平台,所有的存款產品都消失了。這意味着,想買銀行存款產品,只能到銀行的自營平台去購買,想要一站比價也難多了。
不僅如此,黃先生近日到銀行APP購買存款產品時,還被問及是否當地工作或生活,如果不是就買不了。
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地方性小銀行,近期確實不再是“來者不拒”了。
哈密市商業銀行發佈公告稱,將暫停所有直銷銀行存款產品的對外銷售,“待系統按監管要求改造完成後,非異地客户可恢復購買”。
在重慶富民銀行APP上,記者嘗試購買一款5年期、利率為4.8%的儲蓄存款產品,但在操作過程中,彈出了窗口問到“您是否屬於在重慶生活或工作的中國居民”,若點擊“是”,則可進入下一步,進行存款。若點擊“否”,則只有“取消”按鈕,未能購買這款存款產品。
不過,不少欲購買富民銀行產品的網友也發問:“富民銀行怎麼判斷儲户是否在重慶生活?住幾天算不算?”
對此,富民銀行官方客服向記者回應稱,即日起,該行存款產品僅向在重慶本地工作或者生活的客户開放,請如實填寫。
根據央行定義,異地存款是指地方法人銀行通過在沒有設立實體網點的地市開立的賬户吸收的存款,既包括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台,也包括通過自身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渠道吸收的存款。
有銀行業人士表示,異地存款逐步減少將成趨勢,但在結清異地存款的過程中,如何界定“異地”,還需要明確細化相關細節。“像富民銀行這種向儲户提問,而非後台進行驗證界定的方式,其實就是在甩鍋。目前看,如果儲户不如實填寫,也照樣能買到存款產品。”該人士説。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在當前人員流動較大的社會背景下,銀行按照儲户的工作地、户籍地來界定“異地”,抑或按照社保繳納地來界定“異地”,都需要進一步探索。
對儲户影響:高息產品退場 可關注國債等產品
近期,存款領域的系列調整源於密集發佈的監管政策。
今年1月,央行、銀保監會下發《關於規範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台開展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已經開展的存量業務到期自然結清。同時,地方性銀行自營渠道(如手機銀行APP)的互聯網存款業務,也要立足於服務轄區用户。
2月8日,央行發佈的《2020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明確,將加強異地存款管理,從今年一季度起,將地方法人銀行吸收異地存款情況納入MPA,禁止其通過各種渠道開辦異地存款,已發生的存量存款自然到期結清。
而早在去年,監管就持續整頓創新類存款和結構性存款。
值得注意的是,除互聯網存款下架及異地存款受限外,今年1月1日起,靠檔計息產品提前支取將按活期利率計息。截至目前央行也已經宣佈定期類的靠檔計息存款已經全部清零。此外,週期付息型產品、結構性存款產品等儲户青睞的存款產品也在逐漸減少。如交行、北京中關村銀行發佈公告稱等多家銀行均下架了週期付息型產品。
可以説,銀行存款進入了一個嚴監管的時期,對於儲户來説,高息存款買少見少了。
在這些產品越來越少的大背景下,穩健性投資者還有哪些產品可以選擇?
對此,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殷燕敏表示,儲户可關注國債、大額存單等投資產品。“目前仍有銀行發行保本類理財產品,這些產品風險較小,且收益比普通定期存款略高。對於可承受一定風險的穩健型投資者,還可關注固收類理財產品。”
此外,還有部分民營或地方小銀行仍可以買到存款產品,這些小銀行的存款產品利息較高,可貨比三家。
對銀行影響:新規利好中大型銀行
監管存款新規密集出台,對銀行影響幾何?
有銀行業內人士指出,近兩年,部分地方法人銀行通過吸收異地存款實現快速擴張,偏離了服務本地的定位,而且積累的流動性風險易快速傳染,監管限制互聯網存款以及高息攬儲,是為了防範風險,同時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不過,多位分析人士認為,密集出台的存款政策,整體看有利於促進銀行業整體的負債成本下行,但對銀行的影響則是分化。中泰證券研究所分析師戴志鋒指出,2021年信用擴張放緩,銀行攬儲壓力再起。監管對高息攬儲加強了監管要求,客户基礎紮實、渠道下沉的銀行優勢將體現。部分客户基礎薄弱的銀行可能會面臨一定的存款缺口,同時受限於流動性指標管制以及監管對高息攬儲的限制,甚至可能會有縮表的壓力。
融360大數據研究員分析師李萬賦也表示,嚴監管有利於促成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促進銀行業整體的負債成本下行。中小銀行極度依賴互聯網平台吸收存款,互聯網存款產品下架後,攬儲將更加困難。
而對於銀行業的盈利能力,華泰證券研究員沈娟認為,目前貸款利率企穩,利好資產端收益率表現;而負債端成本有望受益於存款嚴格監管。預計銀行業息差在2021年有望企穩,息差穩定利於穩定銀行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