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申報新動向:科創板有所降温 主板兩大優勢凸顯
今年以來滬深主板首發(IPO)新受理家數已經全面超過科創板。其中, 9月份主板IPO新受理家數超過科創板、創業板。
上述變化受到市場各方關注。投行人士認為,一方面,確有部分擬上市企業存在蹭概念、包裝故事的情況,隨着監管部門持續強調科創屬性,一些IPO企業更加理性選擇上市地;另一方面,由於滬深主板有23倍市盈率天花板,IPO足額募資確定性更高。
主板新受理IPO家數超科創板
滬深主板對於擬上市企業的吸引力重新增強。根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截至10月中旬,今年以來滬深主板新受理的IPO項目共有148家,超過了科創板的130家。
從逐月受理情況可以看出,今年6月開始,主板新受理家數持續超過科創板,比如6月主板新受理101家,科創板75家;9月主板新受理IPO家數達到25家,超過科創板和創業板(分別有11家、20家),在當月三個板塊新受理家數中佔比達到45%。
對於上市地的選擇迴歸理性,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主板對行業限制相對較少,而科創板強調“硬科技”,創業板則強調“三創四新”。
深圳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對科創板的“硬科技”要求進一步強化,“從問詢來看,擬上市企業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技術先進性情況、科創屬性相關指標等基本是標配問題。”
近期部分科創板IPO企業被否,也與“硬科技”要求相關。比如被否企業吉凱基因,上交所認為該公司沒有充分披露其核心技術是否具有先進性、相關業務的成長性和潛在市場空間及對持續經營能力的影響,不符合信息披露要求。
廣州一家券商投行人士也向記者表示,“從擬上市企業的心態看,首選是科創板。但如果核心技術不夠先進,我們建議企業看看其他板塊。事實上,去年下半年以來,申報科創板IPO的企業就有所減少,主板IPO申報家數超過科創板符合預期。”
企業關注審核週期與募資額
滬深主板新受理家數超過科創板、創業板,是短期現象還是未來常態?這個問題受到市場關注。
審核速度一直以來是擬上市企業非常關心的話題之一。多名投行人士表示,儘管滬深主板依然是核准制,但審核效率已經提升。
“我們現在的感受是,主板的審核速度和科創板、創業板沒有太大區別,沒有説哪個板特別快。”華東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數據顯示,從目前排隊待審家數來看,截至10月14日,創業板排隊的IPO家數較多,共有390家;滬深主板在審企業共有208家;科創板不超過200家。
另有市場人士談到,相對科創板和創業板,滬深主板發行價格的確定性更強。從上市募集資金角度情況來看,由於滬深主板有23倍市盈率的天花板,IPO大多可以足額募資。
相比之下,今年以來註冊制新股募資不足現象並不少見。根據Wind數據統計,創業板有多達59%的IPO企業募資不足,科創板這一比例達到75%。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註冊制詢價新規落地,註冊制新股募資不足現象已明顯改善,在新規發佈後有18家註冊制新股完成發行工作,其中有14家已現超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