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跨國車企一季報:業績頻創記錄 全年預期謹慎樂觀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財經

財聯社(北京,記者 徐昊)訊,隨着寶馬、奧迪2021年一季報的披露,包括大眾、戴姆勒、雷諾、保時捷、Stellantis、通用和福特等在內的歐美主要車企均已交出了各自的成績單。

相比去年第一季度疫情帶來的對業績的負面影響,上述9家車企今年一季度的表現全線飄紅,甚至創多個單項記錄。其中,不斷深入的成本管理及中國市場的強勁復甦,成為支撐其業績表現共同的因素。

在展望今年全年業績表現時,芯片短缺依舊為最大的不確定性。而在疫情得以控制、產品組合進一步優化等內外部利好因素的作用下,上述9大車企均給出了不同程度的樂觀預期。

福特扭虧、戴姆勒利潤增長超8倍

在已發佈2021年一季報的9家歐美主要車企中,戴姆勒成為最大的贏家。一季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戴姆勒集團營業額增至410億歐元,同比增長10.22%;息税前利潤上升至57.48億歐元,同比增長8.3倍;反映基礎業務的調整後息税前利潤為49.70億歐元,同比增長5.9倍。

憑藉息税前利潤832%的超高同比增長率,戴姆勒成為今年一季度息税前利潤增幅最大的車企。

緊隨其後的是大眾集團。一季度,大眾營業利潤猛增至48億歐元,增幅亦高達554%;同期,大眾集團銷售收入增長13.3%,達624億歐元,這一數據甚至超過了疫情前2019年600億歐元的水平。

創造記錄的不僅是戴姆勒和大眾,同為德系品牌的寶馬在銷量方面也錄得了新高。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寶馬集團全球總銷量同比上漲33.4%至636,606輛,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時,寶馬集團全球所有主要地區的銷量都實現增長,全球所有品牌的銷量均呈上揚勢頭。

第一季度銷量上漲帶來了汽車部門營收和利潤的提升。當期,寶馬集團汽車部門營收為227.62億歐元,較去年同期的179.89億歐元上漲26.5%;息税前利潤激增876%,至22.36億歐元。

在今年年初由PSA、FCA合併而成的Stellantis集團,則交出了合併後的第一份業績報告。雖無其他歐系車企表現搶眼,但也在第一季度取得了同比增長14%,至370億歐元的淨營收,位列上述9家車企第三。

美系車企中,通用汽車的息税前利潤同比增長超過了250%;而另一家美系車企福特,則在第一季度實現了這一關鍵財務指標的扭虧——由去年同期的虧損6億美元,至今年的盈利48億美元。在一季報中,福特稱,公司取得了“2011年以來最佳一季度業績表現”。

“第一季度北美市場、中國市場和通用汽車金融業務的表現尤為突出。”通用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Mary Barra)在致股東函中表示。

通用、大眾、奧迪對中國依賴度最高,佔比超40%

正如瑪麗·博拉所言,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全球主要經濟體的需求增長,成為各大車企一季度業績屢創記錄的關鍵因素。

通用汽車一季報顯示,今年1-3月,通用全球銷量超170萬輛,同比增長近20%。在第一季度,兩家在華合資公司合計為通用貢獻了78萬的銷量,佔比達44.72%。其中,上汽通用34.7萬輛,同比增長67.6%;上汽通用五菱43.3萬輛,同比增長高達73.7%。

在第一季度,中國市場貢獻率超40%的還有大眾和奧迪,其中,奧迪以44.81%的數字成為對中國市場依賴度最高的跨國車企。

奧迪在一季報中表示,奧迪在中國市場實現了史上最佳的單季度銷量,達207,386輛。這也是奧迪進入中國市場30年來首次單季銷量超過20萬輛,同比去年一季度增長61.5%。

雖然奧迪的這一增長率超過了奔馳在華乘用車的58.1%,但較寶馬同期卻低了36個百分點。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寶馬在華銷量超23萬輛,不僅在BBA中排名第一,其同比增長率亦達到97.5%,幾近翻倍。這一業績也使寶馬收穫了有史以來在華最佳表現,銷量超過疫情前2019年第一季度的最高水平。

得益於“福特中國2.0”計劃的快速推進和落實,另一家美系車企福特汽車一季度在華營收同比大增39%至8億美元,虧損從去年同期的2.41億美元縮小至1500萬美元。第一季度息税前利潤實現連續第四個季度同比改善,接近盈虧平衡。

“中國市場在福特全球銷量中的佔比雖然不高,但林肯品牌讓福特在華獲益匪淺。”有福特內部人士表示,作為豪華品牌林肯的較高溢價率,是福特在華實現基本扭虧的關鍵。

數據顯示,林肯2021年一季度在華銷售1.93萬輛,同比增長217%,創下一季度歷史新高。

在對中國市場的依存度方面,雷諾和Stellantis集則團是“異類”存在。與其他跨國車企中國市場平均超30%的貢獻率相比,Stellantis今年一季度僅約3%,這還是包括中國、印度及其他亞太市場的整體數據。與之相仿,雷諾的這一數據也不到9%。

電動化、芯片、疫情為全年關鍵詞

在上述9家主要歐美車企的一季報中,均提及了各自的電動化轉型,但歐洲的戴姆勒、寶馬、雷諾和大眾、奧迪、保時捷對旗下電動車的市場表現做了重點説明。這也與歐洲更為嚴格和明確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標有關。

以保時捷為例,一季報對其首款純電動跑車Taycan予以了高度評價——Taycan EV一季度累計交付量達到 9,072 輛,與交付量為9,133 輛的跑車標杆911幾乎處於同等水平。

而在大眾集團的一季報中,同樣單獨開列電氣化車型的銷量數據。在今年前三個月中,大眾旗下電動車型的交付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以上,達到133,300輛。 59,900位客户選擇了純電動汽車,同比增長78%;而73,400位客户選擇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同比增長178%。

除了電動化,依然在全球蔓延的芯片短缺成為各車企一季報中共同關注的話題。

“全球都在密切關注這一問題,我們預計芯片最晚將在兩年內恢復供需平衡。”在發佈一季報後,寶馬首席執行官奧利弗·齊普策(Oliver Zipse)對芯片市場表達了較為樂觀的看法。按照寶馬的預測,影響汽車產業的全球半導體短缺問題,在企業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有望在數年內得到解決。

齊普策的觀點與其他車企形成了鮮明對比。雷諾集團首席執行官盧卡·德梅奧(Luca De Meo)近期表示,芯片危機暴露了複雜供應鏈的“可怕”的脆弱性,“汽車行業都應該重新審視在二十年制訂的戰略”。

福特汽車上個月在發佈一季報前曾預計,芯片短缺將使其今年的收入減少約25億美元。

Stellantis在一季報中稱,半導體芯片的短缺造成了產量的減少,今年第一季度實際產量與此前計劃產量相比減產了約11%,即減產約19萬輛。從全年來看,半導體芯片短缺對集團帶來的影響有限,預期2021年第二季度的情況會比第一季度更為嚴峻,但2021年下半年情況會有所改善。

與Stellantis的判斷相近,大眾、戴姆勒等均預計芯片短缺將在今年三、四季度得以緩解。

得益於新冠病毒疫苗的普及,大眾集團預計2021年交付量將比上年大幅增加。挑戰將主要來自經濟形勢,競爭加劇,商品和外匯市場動盪,供應鏈安全以及與排放有關的更嚴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