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半年關店上千家,險企收縮戰線背後有何玄機

由 廉擁軍 發佈於 財經

“機構開到哪裏,業務就做到哪裏”曾是保險行業最真實的寫照,但如今,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卻上演了“關店潮”。

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10日,年內有1046家保險公司分支機構退出市場,獲批保險許可證的新設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合計僅310家。綜合來看,年內保險公司分支機構淨流出736家。業內專家表示,保險公司撤銷分支機構,主要是出於節約成本、進行數字化轉型等考慮,且撤銷的主要是層級較低的營銷服務部。

險企出現“關店潮”

通過鋪渠道、拉人頭、建機構來擴大保費規模,是許多保險公司的“傳統”。但是近兩年,保險公司卻出現了“關店潮”。

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10日,年內有1046家保險公司分支機構退出市場,獲批保險許可證的新設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合計僅310家。綜合來看,年內保險公司分支機構淨流出736家。

具體來説,退出市場的1046家險企分支機構中,有44家中心支公司、174家支公司,以及828家營銷服務部。

在被裁撤的網點中,人身險公司和財產險公司都有,大公司和中小公司也都沒有缺席。從撤銷分支機構的地區看,主要集中於各省份的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從機構的類型看,以營銷服務部為主,佔比達到八成。

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保險公司大體可分為四級,總公司是一級機構,二級機構是省級分公司,三級機構一般是中心支公司,四級機構包括支公司、營銷服務部或業務部等。一直以來,營銷服務部是保險公司與消費者接觸的終端之一,是客户服務的基礎網點。

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的設立和撤銷並非易事。2021年9月,原銀保監會發布《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市場準入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明確了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設立、改建、變更營業場所、撤銷等流程的規範和要求。比如,保險公司申請籌建省級分公司,上一年度及提交申請前連續兩個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不低於150%,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均不低於75%等,這些都對保險公司開設分支機構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了監管要求,籌建一家分支機構的費用成本也不低。一位人身險公司分支機構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該公司在二三線城市開設一家支公司,需要投入的前期費用約300萬元,人力配置約60人。

分支機構撤銷同樣也需要滿足一定條件,《管理辦法》要求,保險公司分支機構應具備持續經營能力和服務能力。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在經營過程中出現不具備基本經營條件、服務能力嚴重欠缺、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等情形,或因戰略調整撤銷分支機構,應提出分支機構撤銷申請,已在重點幫扶縣設立的保險分支機構不得撤銷。

節約成本的考量

可以看出,保險公司開設分支機構並不容易,為何又大面積選擇退出?

首先便是出於運營成本的考慮,金融系統業內人士武忠言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裁撤分支機構是出於運營成本與收益權衡考量。保險公司在業績及成本的雙重壓力下,優化調整網點佈局,裁撤經營能力不佳的分支機構,提升留存機構的服務質量與效益。

此外,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的退場與保險公司銷售渠道的轉型升級有關。行業數據顯示,2022年車險、農險、意外險、短期健康險、家財險等業務領域線上化率達到80%以上,其他領域線上化水平顯著提高。這意味着,未來保險服務線上化已經是大勢所趨。

武忠言也表示,保險公司裁撤分支機構是在順應數字化轉型整合優化機構設置。隨着互聯網金融的普及、代理人渠道“清虛”改革的深化,大中型保險公司的部分業務銷售模式開始由線下向線上轉移。

那麼,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未來保險公司線下網點是否會被線上完全取代呢?

對險企分支機構未來進退的走勢,有資深業內專家表示,隨着數字化轉型的推進和消費者購買行為的改變,線下分支機構的作用逐漸減弱。然而,保險公司仍然需要一定數量的線下分支機構來提供專業的諮詢和服務,尤其是在一些複雜保險產品銷售和理賠過程中。未來,保險公司可能會更加註重線上渠道的發展,但仍會保留一定規模的線下分支機構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資深精算師徐昱琛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保險公司定位一二線城市的高端客户,未來可能會進行分支機構的合併或裁撤,如果選擇向市縣紮根,未來甚至可能會加強佈局。

實際上,裁撤營銷服務部等“毛細血管”機構同時,保險公司也在增設分公司、支公司或中心支公司。從保險公司獲發的保險許可證情況來看,近期設立的機構集中於支公司、中心支公司等級別。上述業內專家表示,一方面,增設分公司和支公司可以更好地管理和監督銷售網絡,提升銷售團隊的專業化和效率;另一方面,一些大型保險公司可能通過設立中心支公司來集中管理和協調各個分支機構的運營,提高整體運營效能。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