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糧陸續上市,價格逐漸回落 國內玉米供需形勢不斷好轉

今年以來,受玉米供求關係變化、用糧需求回升、市場看漲預期增強、社會資金充裕等因素影響,國內玉米價格持續高位運行。為了確保市場平穩運行,國家有關部門通過持續投放政策性玉米、增加玉米及其替代品進口等多種手段,增加玉米供應。8月份以來,隨着南方新糧陸續上市,供需形勢已好轉,玉米價格有所回落。

剛性需求增加,是導致今年玉米價格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專家認為,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養殖業存欄期延長,飼料需求增加,銷售增長迅猛。而且,隨着臨儲玉米去庫存即將完成,一些市場主體擔心玉米產需缺口無法填補,預期玉米價格會上漲,普遍增加庫存,一些投機資本追漲炒作,無形中放大了玉米需求量。

前幾年,我國玉米產量增長較快,階段性過剩問題突出,庫存高企。為了推動玉米去庫存,一方面,國家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玉米收儲市場化改革,主動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累計調減玉米種植面積5000多萬畝;另一方面東北玉米主產區發展深加工產業,以及今年隨着生豬生產的逐步恢復,玉米剛性需求增加。“一減一增”之間,玉米產需缺口有所擴大,供需關係已經從產大於需向供需緊平衡轉變。專家認為,隨着玉米去庫存任務的完成,下一步需要把關注點放在產量恢復性增長方面。

需要説明的是,玉米產需缺口擴大,並不意味着我國玉米供應存在缺口。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曉輝認為,我國玉米庫存充裕,調控手段豐富,市場缺口完全可以通過政策性玉米投放、玉米進口以及品種間調劑等調控手段加以填補。

政策性玉米投放是滿足市場供應的重要渠道。據瞭解,今年5月28日以來,國家糧食交易平台每週持續投放400萬噸臨儲玉米,到9月初已投放15周。中儲糧公司也向市場投放部分一次性儲備玉米。目前政策性玉米共成交6475萬噸,成交量完全能夠彌補產需缺口,並有大量結餘。國家持續投放玉米,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此前市場普遍預期的缺口。從9月初拍賣結果看,當週投放401萬噸玉米,成交135萬噸,成交率僅33.6%,而此前成交率接近100%。

玉米及替代穀物進口量增加,能夠有效保障國內市場供應穩定和市場價格處於合理區間。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玉米進口365.7萬噸,同比增長17.6%;高粱進口177.7萬噸;大麥進口244.5萬噸,同比減少20.8%。玉米酒糟進口1.9萬噸,同比減少47.7%。木薯(主要是幹木薯)進口197.7萬噸,減少0.9%。

玉米與小麥比價關係的變化,會促使飼料企業用小麥替代玉米用作飼料,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內玉米供給壓力。據瞭解,2011年前後玉米市場價格較高時,小麥用作飼料數量達3000萬噸。按照目前玉米價格水平,一些企業用小麥作飼料原料的需求在增加,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20年至2021年有1750萬噸左右小麥用作飼料。這既有利於消化部分超期儲存不宜食用稻穀和小麥給飼料企業,還能夠平衡飼料糧市場供求。

8月份以來,黃淮地區、華北地區乃至東北地區等玉米主產區新糧將自南向北陸續上市,市場出現陳糧、新糧同時供應的局面,國內玉米市場供應明顯好轉,價格有所回落。

不過,市場對今年新玉米價格普遍持樂觀預期。王曉輝認為,當前支撐玉米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玉米剛性需求增加。國內生豬產能持續恢復。據農業農村部統計,近期能繁母豬存欄和生豬存欄同比雙增。加工產能持續增加,玉米飼料消費和工業需求旺盛。二是市場對玉米產需缺口形成基本一致預期,特別是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市場主體對利多因素敏感,存在放大效應。不過,受政策性玉米投放、新糧陸續上市等因素影響,玉米市場也將面臨不容忽視的壓力,對後期價格上漲或將起到一定抑制作用。(經濟日報記者 劉慧)

來源: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3 字。

轉載請註明: 新糧陸續上市,價格逐漸回落 國內玉米供需形勢不斷好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