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理財產品新花樣層出不窮,自然也是良莠不齊,相當一部分投資者因為缺乏對理財產品的分析能力,在銷售部門的強勁推銷下,有些人心一軟,就下單買了。殊不知其中有很多產品本身就存在明顯的瑕疵,如果擁有足夠的分析能力,是可以避開這些坑的。以下就介紹幾個方法,掌握了它們,雖不能擁有火眼金睛,也能獲得一些識別陷阱的辦法。
方法一 分清權益、固定收益
在銷售機構的宣傳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年化百分比”的説法,其中有些投資收益相當不錯,因此投資者聽完就欣然掏錢購買。不過我們其實可以不用這麼着急。有些宣傳可能存在很大的錯誤誘導。
比如有投資者曾拿着一隻股權投資類產品諮詢,宣傳資料在顯要位置寫明“年化15%”,投資者非常心動。筆者提醒這位投資者,股權投資類產品不是固定收益類,一般來説,收益必須在股權退出之後,才可能兑現,退出時能否賺錢,都是未知數,此類產品在發售時,是不能承諾收益的。所謂的年化15%,只是同一家管理公司的另一隻產品退出之後的收益。大家也很清楚,同一個投資人,不同的年份收益是完全無法複製的,因此這個“年化15%”完全不具參考意義。
對於投資者來説,有必要分清楚固定收益類、權益類及股權投資類的產品的差別,固定收益類就是在特定的時間段(每年、每月、產品到期時……)固定支付收益,只要發行者不違約,投資者就可以獲得持續穩定的收入。而權益類、股權類產品則無法承諾未來的收益,權益類的代表就是股票投資,根據監管者的要求,權益類、股權類產品銷售宣傳也不能承諾收益。因此,如果有銷售跟你説某隻股票型基金未來年化收益能到10%,請果斷轉身而去。因為這位銷售要麼不專業,要麼正在忽悠你。
方法二 對比貨幣基金收益法
2017年,有不少投資者掉進了“消費返利”的坑。以曾經很流行的消費返利的網站為例,這個“互聯網金融”的模式是這樣的,消費者通過平台消費1萬元元,除了獲得商品,還可以獲得10000個平台積分,1積分=1元現金,但每天只能取現萬分之5,即10000元,第一天可得5元;第二天因為轉換了5積分,剩餘9995積分,繼續取現萬分之5,即可得4.9975元……
那麼我們計算一下,第一天返利萬分之五,即為5元,第二天返利4.997元,逐日遞減,在投入1年之後,網站每日支付給投資者的資金仍超過4元,每日光是支付給投資者的返利,就是普通貨幣基金收益的8倍以上。別忘了它還要實打實給投資者一萬元的產品,所以這個簡直是完不成的任務。
普通貨幣基金過去一年收益為2%,以其收益8倍來計算,投資返利網站,光積分取現,年化收益已超過13%,這樣的年化收益,不僅遠遠超過銀行理財,也超過了大部分的信託產品。做什麼樣的生意能穩賺這麼多?
在這個分析上,我們用了對比普通貨幣基金收益的方法,普通貨幣基金的收益,可以視為無風險收益率,也就是違約率最低的收益率,如果一個產品投資收益是普通貨幣基金的8倍,卻想如同普通貨幣基金一樣無風險即可獲得,那是非常難做到的。因此理智的投資者不應該貿然參與。
方法三 追問經營模式看不懂不投
近年來,花樣百出的理財產品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有很多產品結構複雜,也有很多新名詞,怎麼對待此類產品呢?
首選明確一點,看不懂的不要投,一些理財產品結構非常複雜,就算是很多專業投資人也被繞暈,對於投資者來説,必須回到常識,回到商業模式本身,若其中存在明顯的疑點,那就謹慎一點為上。一門生意,如果根據你的常識判斷,大概率很難賺錢,那還是不要投資為妙。
同樣的,一些上市公司的融資,同樣必須回到投資經營的本質去考慮問題。不少投資者看到以往一些項目上市後厚實的利潤,因而對股權投資項目特別樂觀,需要注意的是,股權基金參與的每一家投資未必都能上市,投資者還要考慮萬一上不了市,該怎麼辦,因此還是要回到企業本身,認真篩選企業,或者選擇優秀的投資機構。
方法四 不要迷信投資大師
近兩年有一些投資者糾紛令人惋惜,不乏一些知名的投資人與他們的粉絲對簿公堂,或是在社交媒體隔空對罵。其中不少持有人還是高淨值客户。仔細分析這些紛爭的細節,就能發現,“過於信任所謂的投資大師”、“未經深思熟慮就委託理財”是引起糾紛兩大主因。
實際上,近年來無論從銀行還是券商,都更喜歡為過往業績較好的資深投資人發行產品,因為有“粉絲”效應,募集速度能夠更快一些。但這些投資大佬的收益真的就能一直保持領先於市場的水平嗎?其實還要取決於市場風格和大佬的投資風格是否契合。就像擅長投資消費品的投資人,遇到成長股行情,往往就會跑輸市場。這個時候,原本對他十分信任的粉絲可能會對他的業績很不滿意。如果市場一直無法輪動到大佬擅長的風格,基金業績難免不如人意,這個時候一些粉絲可能會選擇用腳投票,贖回離場。所以當你遇到以往給你賺錢的明星投資人發行產品時,最好冷靜分析他成功的原因,並對後市有一定的判斷,適當調低期望值。因為市場環境不可重來,過往的投資業績並不能完全複製。
另一方面,投資人最好也要謹慎對待委託理財,特別是喜歡炒股的投資人,經常會在營業部遇到一些“操盤手”,一些投資人選擇把資金委託“操盤手”進行操作,後期收益分成。實際上這樣的委託理財操作後期經常引起糾紛,因為委託往往很倉促,而股市瞬息萬變,在某些時候,操盤手的操作未必是按照委託人的本意進行,而有時候出現鉅額虧損,操盤手無法兜底,難免出現糾紛。也有些操盤手本身有道德瑕疵,甚至用委託人的資金為別人“接盤”,所以説,委託投資就是打開一個潘多拉的魔盒,開始之前一定要慎重。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