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就在美聯儲公佈12月FOMC決議前幾個小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官方博客發佈了一份研究報告,警告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轉向的過程,可能會對疫情期間激增債務的可持續性造成衝擊。
(來源:IMF)根據IMF最新的全球債務數據庫,該組織宣佈2020年全球債務水平達到226萬億美元,與GDP的比例激增28%至256%,這也是二戰後債務水平上升最快的一年。眼下全球政府需要在創歷史新高的公共/私營部門債務水平、奧密克戎變種病毒和高企通脹的種種挑戰下艱難求索。
(來源:IMF)IMF指出,在最新一輪舉債潮中,公共債務的積累佔比略超半數,這也使得全球公共債務與GDP的比值達到創歷史新高的99%。與金融市場的普遍認知一致,發達經濟體也是這一輪“放水潮”的絕對主力,這些國家的公共債務水平/GDP比例,已經從2007年的70%激增至2020年的124%。
IMF在報告中承認,債務激增的本身,是各國政府保護人民生命、就業和避免企業破產的努力,但債務水平激增也增加了經濟本身的脆弱性,特別是在融資環境收緊的狀態下。高企的債務水平在大多數情況下,會限制政府中期支撐經濟復甦和投資私營部門的能力。
隨着在全球央行的政策焦點從提供流動性轉向抑制通脹,利率的抬升也意味着財政政策需要更加積極有為。IMF在報告中提及,歷史顯示在利率抬升階段財政政策的效力將會減弱,意味着提升政府支出(或減税)對經濟活動和就業的影響將變弱,但會進一步加大財政壓力,同時債務可持續性的擔憂會加劇。
IMF同時警告稱,更大的風險在於全球加息速度快於預期,以及經濟增速放緩。金融環境的顯著收緊將會對那些高負債的政府、企業和家庭造成更大壓力,如果公共和私營部門被迫同時去槓桿,經濟增長的前景將遭受重創。
在報告的最後,IMF強調了各國政府平衡實現靈活、敏捷、可信賴和可持續財政政策的重要性,同時強調定向財政支持將在未來這段日子起到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