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城雄:稀土產業升級需集團化發展
《華爾街日報》等外媒近期頻繁提到“中國已批准成立中國稀土集團”,稱在與美國的緊張關係加劇之際,此舉旨在保持中國在這種戰略金屬全球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筆者認為,如果成立“中國稀土集團”的消息屬實,那與美國的關係也不大。換句話説,無論中美關係如何,中國的稀土產業集團化發展都是歷史的必然。
首先,任何國家都希望保持優勢產業的主導地位。
稀土產業無疑是我國佔有一定優勢地位的產業,不過在不同階段,我國稀土產業的優勢體現方式並不相同。上世紀80年代以前,美國曾是全球稀土產量最大的國家。自從我國開始大規模開採稀土礦之後,由於低廉的價格和寬鬆的環境資源管制政策,我國的稀土礦具有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優勢,導致中國稀土迅速佔領國際市場,產量持續多年超過全球90%的份額。直到2010年左右,我主管部門意識到長期對稀土資源開發缺乏有效管制,導致稀土儲量下降過快和資源環境破壞嚴重等問題,開始調整相關政策,對稀土開採量和出口量開始限制。但是,單純的行政手段並沒有起到理想的效果,雖然稀土價格開始上漲,可稀土開採的散亂局面沒有徹底得到改觀。
最近十年,有關部門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打擊非法盜採,限制採礦規模,國際市場稀土礦價格不斷上升。2020年,我國稀土礦開採量已經下降到全球的60%左右,雖然仍居全球第一,但已接近我國的稀土消費份額。因此,我國稀土產業在全球的主導地位不能再靠廉價開採資源維持。
其次,中國稀土產業主導地位已由資源端轉向加工端。
當前我國稀土產業依然在全球處於主導地位,主要在於生產加工能力。雖然開採量只有全球約60%,但我國稀土產品的產量仍佔全球90%以上。主要因為通過幾十年發展,我國稀土加工能力不斷提升,雖在高端產品加工上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但世界各地開採的稀土礦絕大部分都需依靠中國的加工能力進行初中級加工。非常有意思的是,希望擺脱對中國稀土資源依賴的美國,每年甚至出口大量稀土礦到中國。主要是由於美國和全球絕大部分國家已沒有了稀土的初級加工企業,不得不出口給中國。因此,我國稀土產業的主導地位已經由資源端轉向加工端。
第三,實現我國稀土產業的升級需要集團化運作。
隨着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全球稀土需求將快速提升,也會帶動稀土產品價格提高。如果稀土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發達國家的初中級加工企業就有可能具有生存能力,從而恢復建設和生產,正如恢復礦產開採一樣。未來我國稀土產業若要繼續佔據主導地位,必須加大研發投入,在高端產品生產能力上下功夫。
目前,我國已經在稀土研發方面進行佈局,設立了中國科學院稀土研究院等科研機構。不過,國立科研機構的投入主要來自於政府,研發成果更偏重於基礎,要轉化成為真正領先的技術,還需要企業進一步的研發投入。而大量“小散亂”的單個稀土企業,顯然不可能具備大規模研發投入能力,也難以和國際上技術領先的稀土高端加工企業競爭。因此,推動稀土企業集團化將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有利於增強企業研發投入的能力和信心,從而實現我國稀土產業的全面升級。
總之,推動稀土產業集團化發展,是我國稀土產業能力提升的需要,也是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形勢下的必然選擇。未來稀土產業的主導地位,將取決於稀土產品的加工特別是精深加工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未來稀土競爭也是一場徹底的技術競爭。(作者是科技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