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多方發力助推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由 公羊易綠 發佈於 財經

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海洋作為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藴藏着豐富資源,擁有無窮潛力。“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積極拓展海洋經濟發展空間”作出了重要部署。進入新發展階段,進一步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應多方發力,堅持陸海統籌,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並實行更高水平的開放。

堅持陸海統籌

中國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具有廣泛的海洋戰略空間和戰略資源,海洋和陸地兩個系統相互聯繫。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立足“陸海一盤棋”,堅持陸海統籌。

堅持陸海統籌,要注意把握陸海資源、陸海生態、陸海產業、陸海空間的協調互補、互聯互通的關係,明確陸海統籌的主要任務、理清重點領域。相關沿海區域應打破思維壁壘,強化陸海統籌整體優化的頂層設計,準確把握陸域海域經濟發展和空間治理的整體性和聯動性。應科學識別並尊重陸海交互影響的規律,合理安排陸海資源開發利用的時序、總量和空間佈局,形成陸海統籌治理和發展的政策合力,促進人海和諧、合作共贏,在科學的陸海統籌中實現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

海洋經濟與海洋資源和海洋空間緊密相關。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着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海洋開發方式向循環利用型轉變。要高度重視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海洋環境污染防治,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實現海洋資源有序開發利用。

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構建陸海統籌、人海和諧、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要把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海洋開發總佈局之中,堅持開發和保護並重、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並舉,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重點是調整海洋經濟結構、推進海洋產業優化升級、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建立健全陸海統籌的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機制。沿海省份應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優化海洋空間開發佈局,使沿海產業佈局、海洋經濟開發與海洋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相適應,從嚴治理整頓無序開發、粗放開發、過度開發等現象,完善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導向的海洋經濟考核評價體系。應探索建立沿海、流域、海域協同一體的綜合治理體系,整治修復海岸線、營造防護林,推進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

加快科技創新步伐

海洋經濟發展前途無量。建設海洋強國,必須進一步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逐漸滲透到海洋經濟的各個領域,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材料技術、傳感技術、納米技術、衞星技術等,與海底工程技術和海洋產業相結合,將帶來海洋技術顛覆性創新,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孕育新興產業。

以科技創新驅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圍繞海洋工程、海洋資源、海洋環境等領域進行自主創新,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相較於陸域技術創新,海洋技術開發和科技創新可能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應不斷強化海洋科技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建設,全面深化海洋科技體制改革,破除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優化海洋技術創新體系頂層設計。要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努力突破制約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生態保護的科技瓶頸。以更加完善的制度創新激發海洋科技創新的潛力和活力,保障涉海技術開發與創新的持續性、穩定性。沿海區域應針對海洋科技創新領域的機制問題和薄弱環節,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明確主要任務和創新舉措,出台強化海洋科技創新的相關政策和實施方案。應堅持原創驅動、技術先導,加快海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大力發展海洋高科技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促進產業鏈再造和價值鏈提升,推進海洋科技成果迅速有效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提高海洋新產品、新技術更新換代和推廣應用的效率。要以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為契機,融入全球海洋科技創新合作,建立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自主創新孵化器,做大做強海洋數字經濟,提升國際影響力。

實行更高水平開放

開放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更高水平開放提供助力。21世紀,人類進入了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的時期,海洋在國家經濟發展格局和對外開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這些年來,不少海洋大國紛紛制定新形勢下的海洋戰略佈局,以海洋為紐帶的國際經濟、社會、文化聯繫也日益緊密,海洋已經成為海洋國家與周邊國家合作與競爭的重要領域。持續推進海洋經濟對外開放,更好地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將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拓展新的空間、增添新的活力。

以高水平開放助力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鞏固海洋合作伙伴關係,深化與相關國家在海洋科技創新、海洋生態保護、海洋治理等領域的務實合作。應堅持以全球視野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提升我國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影響力,深度參與國際海洋治理機制和相關規則制定與實施,推動建設公正合理的國際海洋秩序;不斷推進沿海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港發展,建設面向全球的、一流的現代化港口羣,深化與周邊國家涉海合作;加速沿海沿江港口航道、機場、公路、鐵路等涉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促進海上互聯互通,打造海洋對外開放的交流合作平台,以全方位的開放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林林)

編輯/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