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明晰地方國企資產證券化目標
韋斌
本報訊 近日,北京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力爭每家競爭類企業至少控股1家上市公司,競爭類企業資本證券化率提升到60%以上。除北京外,近期還有陝西、山西等地也對國有資本證券化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求。
陝西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的《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實施意見》中提出,2021年至2023年,力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競爭類企業資本證券化率每年提高20%。山西提出“十四五”期間資產證券化率要達到80%以上。3月底山西證監局召開的2021年轄區公司監管工作會議提出,積極配合和支持山西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和省屬國有企業“上市公司+”戰略,提高省內企業資產證券化率。更早之前,山東提出,到2022年實現混改户數、資產雙提升,資產證券化率達到70%。上海也提出,要推動市場競爭類、金融服務類企業集團基本實現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到2022年上海國資系統將新增10家左右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上海還明確提出,建立企業集團及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績效水平分析評價機制,推動上市公司提高發展質量。
分析認為,北京設立的目標較為合理。公開信息顯示,去年初北京曾提出到2020年年底前國有資本證券化率力爭達到50%。此次北京進一步明確競爭類企業資本證券化率提升到60%以上。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表示,北京市屬國有企業屬於競爭類企業的數量較多,強調競爭類國企通過混改並最終實現上市,這符合國有資本有進有退的戰略部署,也是一舉多得的最佳方式。此外,國有資本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符合國有企業發揮戰略性支撐作用的功能定位,對北京市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