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我看好的醫藥行業牛股清單,下一個10年10倍!

由 納喇傲兒 發佈於 財經

歡迎來到我的娛樂小店!

下面説説我對醫藥行業各個細分領域的理解,以及選股思路。
大家都知道,A股偏愛消費和醫藥,這兩個行業也是出長牛股最多的行業,不信你在腦海裏過一下那些1010倍股們,是不是大部分都是消費和醫藥?所以這兩個行業是最受資金關注的,當然投資回報也是最高的。消費行業很簡單,只要選龍頭就不會犯什麼大錯,但目前的醫藥行業變數很大,選對了股就是一飛沖天,選錯了就是萬丈深淵。
醫藥行業受政策影響比較大,所以買醫藥股一定要關注政策,並評估其對公司業績和市場邏輯的影響,首先從大的方向來看,中國未來醫藥政策總的趨勢肯定是醫保控費和醫藥創新,醫保控費的手段就是集採和兩票制,醫藥創新的手段就是一致性評價。
這個發展趨勢必然要求藥企具備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未來殘酷的競爭中活得滋潤,殺業績倒是其次的,一款藥今年未中標,明年還能繼續投;更可怕的是殺邏輯,所謂殺邏輯是市場不認可你了,不願意給你以前的估值水準了,以前覺得你是美女,現在審美標準變了,不認為你是美女了,隨之而來的結果必然是股價長期低迷不振,典型的就是如濟川藥業這類公司,以前全憑銷售費用衝業績,沒有什麼研發能力,邏輯殺起來毫無還手之力,曾經的長牛股變成了長熊,即使碰到今年難得一見的醫藥大牛市也是曇花一現,漲不了多少又馬上掉下來了。
所以,我們選擇醫藥股總的原則是:要能規避醫藥政策或者能抵禦醫藥政策的衝擊。具體來説,為什麼像愛爾眼科、歐普康視、通策、邁瑞、恆瑞這些公司近兩年股價能一直向上漲?一方面是由於業績的增長,但更多的是估值的提升,市場認為這些公司的業務抗政策影響的能力更強,確定性更高,所以願意給更高的估值。
愛爾和通策的患者費用支付不依賴醫保(只有很小一部分醫保結算),也沒有集採影響,基本和醫藥政策沒有任何關係,加上本身的成長性很容易評估,多開分支醫院就OK了,而且患者對這種業務的品牌認可度要求比較高,產品和服務是標準化的,不存在消費習慣的地域區別,新的分支醫院的市場拓展費用不需要太高,不像其它行業存在新市場開發不及預期的風險。
那麼邁瑞的高估值邏輯又是什麼呢?一方面是醫療水平的提高催生了對監護設備的需求;另一方面,它受集採的影響很小,甚至還是醫保控費的受益者,就是醫和藥分離,醫院現在只負債診斷和治療,不允許再靠銷售藥賺錢了,這就從源頭上控制住了醫生拿回扣開一些效果並不好的藥的問題,而是真正開一些性價比更高的藥,這樣藥的費用自然就降下來了;對於靠銷售費用衝業績的藥企來説,這是噩耗,但對於那些銷售各種診斷和分析儀器設備的公司來説,這何嘗不是機會?因為現在醫院不能靠賣藥賺錢,那它必然要多開點各種檢查的單子,你是不是發現,現在去醫院看個感冒,首先要檢查白細胞、紅細胞啥的,這就催生了各種檢查設備的市場需求。
講到這裏我想起一個段子,當泰坦尼克號沉沒時,對於船上的人來説是個悲劇,但對於船上廚房裏喂着的活的龍蝦來説,這是否極泰來。
另外,最近幾年主營體外診斷產品的公司,也是醫藥分離這個政策的受益者。
恆瑞的邏輯不用我講了,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創新藥的龍頭,已經提前在創新藥這個未來的主戰場挖出了很深的護城河,而且強在他的創新藥已經進入收穫期,不像國內大部分創新藥企業還處在燒錢投研發的階段。
根據前面説的“要能規避醫藥政策或者能抵禦醫藥政策的衝擊”這個原則,我把我看好的醫藥行業的幾個細分領域排一下序就是(2個大的等級AB6個優先順序從高到低):
CRO(A++)、醫療服務(A+) >創新藥(A)、醫院器械(A) >高值醫療器械(B+) >疫苗(B)
下面説説我這麼排序的邏輯
排第一的是CRO,是我最看好的,給的是A++,可以説這個行業是隻有優勢、沒有劣勢。
首先,坐享行業紅利,這個行業在中國才剛剛起步,至少有10年的黃金髮展時期,即使在美國這種醫藥行業非常發達的國家,其業績增速仍然能保持中速增長,所以這個行業暫時看不到天花板。
其次,基本無風險,即不受政策影響,也不愛創新藥研發風險的影響,守在創新藥這個金礦旁邊賣鏟子,即使金礦坍塌了也不怕,換個礦再去賣鏟子就是了,反正鏟子的錢已經收回來了,穩賺錢還不擔風險,一家創新藥客户不行了,再去挖掘其它客户,反正上一家的錢已經賺到手了,至於新藥能不能上市不關自己的事,當然了,還是希望每家客户的新藥都能上市熱銷,這樣客户粘性更強。
第三,有知名機構高瓴站台,大家都知道,高瓴最近幾年幾乎買遍了所有的CRO龍頭公司,當一個新興行業剛進入資本市場時,即便有成長性的預期,可能剛開始大家都還沒有把握,不敢出重手下注,但一旦有一個知名機構第一個吃螃蟹,羊羣效應馬上就會發揮出效果。
排第二的是愛爾、通策、歐普這類醫療服務的公司,給的是A+之所以排在CRO後面,是因為我認為它的成長空間比CRO還是要小一點,比如,愛爾目前已經完成全國化擴張,甚至在三、四線城市都已經滲透的很深了,未來能繼續高速增長的週期肯定沒有CRO長。
排第三的是創新藥和醫院器械,這兩個行業我沒有給出細微的小差別,給的都是A因為它們各有優劣吧,短期內可能醫院器械業績會好一點,因為近幾年醫院對各種檢測診斷儀器的市場需求比較大,但這種市場需要畢竟不是長期的,而且這些儀器設備的生命週期一般也不會太短,所以等各級醫院的設備普及率達到一定程度後,增長就會放緩了。
而創新藥的技術壁壘更深,往往是前期投入,後期收穫,目前大多數創新藥企業都還處在投入期,順利的話也許後面510年真正開始收穫,所以潛力要比醫院器械更大。
排第四的是高值醫療器械,我給的是B+,這個雖然也是高瓴大舉投資的行業,但我只給了B+的級別,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高值醫療器械也會全面進入集採,不過該行業目前市場集中度非常低,有優勢的企業可能通過市場份額的提高去抵消價格的下降,但始終還是有集採的風險嘛,萬一未中標就是個小小的衝擊,確定性差了一點點;二是這個細分領域的成長邏輯是進口替代,一旦替代完成了,增速就會降下來了,成長週期沒有前面的幾個細分領域長,所以未給A級。
選擇高值醫療器械這個細分領域的公司時,要注意看兩個方面,一是公司產品的技術壁壘夠不夠,屬於第幾代產品,技術水平是否領先競爭對手?二是市場份額還有沒有提升空間?舉個例子,目前心血管領域的器械已基本完成進口替代,比如,樂普醫療營收已經達到80億,市場份額也已經超過20?pan>,這個規模下要想再保持30?pan>以上的增長有點難度了,所以,我們對於它未來的業績增速預期要降低,相應地買入的估值也要控制在合理水平,超過30PE去買樂普就不太合適了。
而骨科領域的進口替代才剛剛開始,所以,如果骨科領域的公司跌到30倍,那就是撿錢的機會。
骨科又分好幾種,每種的替代進度是不一樣的,其技術含量也是不一樣的,這個大家要仔細研究清楚。
排第五的是疫苗,之所以排最後是因為它的業績有周期性,相應地股價也就有波動,雖然龍頭疫苗企業的總體趨勢是向上的,但有可能兩年不漲,然後第三年翻倍,其估值也波動非常大,上到200倍,下到50倍。所以,對於沒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來説,業績不好預判,買入的估值也不好把握,投資的難度比較大。
選擇疫苗這個細分領域的公司時不能追高去買,不要看到過去兩年公司的業績翻倍式增長,就以為未來能繼續這麼高的增速,因為一款疫苗的銷售峯值可能就兩、三年,今明兩年高增長,説不定明年就負增長了;所以分析疫苗企業的基本面時,要重點看在售品種的增長週期,什麼時候到達峯值?同時還要重點關注未來兩年能上市的新品種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
最後,列出一個我會重點跟蹤的醫藥行業股票清單(只列出我研究過的公司):
CRO:重點跟蹤康龍化成、昭衍新藥、凱萊英;
醫療服務:愛爾眼科、歐普康視(但這兩家公司目前貴的離譜,只好遠遠地看着,通策沒研究過,暫時不列出來);
醫院器械:邁瑞醫療、健帆生物、體外診斷的公司(體外診斷的公司,我還沒有比較到底哪幾家最好);
創新藥:恆瑞、貝達藥業(也許有其他不錯的創新藥公司,但我沒研究過就不列出了);
高值醫療器械:大博醫療(其它暫時還沒研究過,等估值合理了再逐一研究)
疫苗:智飛生物、康泰生物(目前都太貴,但會長期跟蹤)。
謝謝您的閲讀,請點擊關注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