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規模逐年遞增、但企業創新尚顯不足 沸騰的火鍋底料能否造出國民級品牌?

  火鍋近年來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火鍋底料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有報告預計,其2025年將達到410億元左右。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一些業內人士在摩拳擦掌的同時,也發出疑問:沸騰的火鍋底料,能否造出類似“老乾媽”那樣的國民級品牌?

  火鍋底料市場不斷升温

  “天天都要補貨。”3月22日,在重慶金開大道的一家永輝超市裏,營業員李彤正在拆箱,將一袋袋火鍋底料擺上貨架。

  她告訴記者,近段時間火鍋底料的補貨量很大。“可能跟即將到來的清明小長假有關,畢竟很多外地人春節沒回家,趁着這次假期回去團聚,自然要帶點重慶特產作禮品。”李彤説,從去年疫情期間到今年春節,火鍋底料一直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態勢。

  “近年來,火鍋底料市場一直有升温之勢。”有業內人士指出,尤其是去年疫情期間,居家火鍋需求增加,讓火鍋底料行業大放異彩。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約有2000多家火鍋底料企業。“越來越多的目光,聚焦到火鍋底料行業。”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佈的《2019-2023年火鍋底料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稱,我國火鍋底料市場規模在2014年突破100億元,隨後呈現逐年遞增趨勢,預計2025年將達到410億元左右。

  “火鍋底料看似只是普通零售商品,但發展勢頭很猛。”已經做了10多年火鍋底料批發的經銷商陳冬平坦言,這種感受近幾年尤為明顯。“剛進入這個行業時,看到很多合作企業只是普通廠房,如今都已經建成了大規模的生產園區。”

  警惕“沸點”下的暗湧

  重慶有着“火鍋之都”的美譽,除了擁有全國數量最多的火鍋餐飲店面,火鍋底料相關企業的註冊數量也排名全國第一。

  “我們企業每年的銷售額都在上漲。”重慶周君記火鍋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任進分析説,火鍋底料之所以能成為時下調味品行業中最熱門的品類,與火鍋餐飲業蓬勃發展、食辣經濟受青睞、調味品日趨複合化等因素有關。

  “火鍋底料行業的紅利期已經到來。”有業內人士認為,“沸點”下的市場暗湧必須警惕。

  任進表示,火鍋底料市場的火熱,吸引了資本的“目光”。但他認為,盲目引入資本只能讓品牌受損。“我始終堅持一個觀點——削弱資本的影響,突出品牌的力量。任何一家火鍋底料企業,不能一味依靠資本,忽略自身的‘造血’功能。”

  記者注意到,火鍋底料企業在產品、口味、包裝以及業務模式上呈現出的同質化問題成為該行業的一大困擾。部分企業在積極突圍,尤其在創新方面加大力度。比如,重慶德康調味品有限公司推出了“ODM模式”,即由商家提需求,從產品研製到生產都由底料廠家完成。企業為此配備了更智能化的生產線。周君記在火鍋文化方面推陳出新,建造了全國第一個火鍋工業園,植入工業旅遊的元素,每年接待遊客量達到35萬人次以上。

  不過,任進認為,很多企業只求包裝創新,並非從產品核心技術出發。

  市場應用性還缺乏廣度

  “火鍋底料市場的爆發,經過了多年的市場鋪墊。”任進直言,行業興奮之餘更應該保持清醒。比如,在眾多火鍋底料品牌中,為什麼沒有一個能像“老乾媽”那樣的國民級品牌?

  “行業的壯大和平穩,必須藉助一套完善的行業標準,如果能有一個國民級品牌誕生,勢必會為火鍋底料行業帶來更多的標準參考。”任進坦言,火鍋底料作為複合調味品,自身屬性給實現這個目標帶來了一定的侷限性。

  他解釋説,火鍋底料如今並非家家必備,市場應用性還缺乏廣度。“我認為要想造出國民級品牌的火鍋底料,相關企業就應該像燙火鍋菜一樣,不能急於求成,等火候、時間到了,自然會順勢而出。”

  重慶火鍋協會相關人士也表示,火鍋底料市場行情上揚,對重慶相關企業而言,肯定是大大的利好。但想成為國民級火鍋底料品牌,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28 字。

轉載請註明: 市場規模逐年遞增、但企業創新尚顯不足 沸騰的火鍋底料能否造出國民級品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