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年內28家險企“將帥”騰挪,調帥遣將背後有何緣由?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財經

“人”永遠是一個行業最核心的資源,當前保險行業正處於轉型期,保險業人才也正在加速流動。 7月5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統計了各保險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主持工作的副總經理等核心經營管理團隊的變化情況,上半年共有34次人事變動,涉及28家保險公司,其中既有中國平安、華泰保險集團、中國太平等大型保險集團公司或旗下子公司,也有諸多中小保險機構的身影。

集團公司內部調整,中小險企外部選賢任能

集團層面,今年以來,中國太平、中國平安、華泰保險等保險集團內部陸續進行了人事調整。

3月2日,華泰保險集團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召開,華泰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王梓木不再連任第八屆董事會董事。該集團現任高級管理人員趙明浩和李存強當選華泰保險集團第八屆董事會執行董事。6月初,銀保監會批覆了華泰保險集團9名董事、監事成員的任職資格,這其中就有李存強。

近期,中國平安旗下兩大子公司相繼進行了人事更迭,5月平安人壽董事長楊錚任職資格獲批,6月16日,史良洵獲批出任平安產險總經理。此外,太平產險董事長尹兆君和總經理朱捷也在今年2月正式獲批履職。

不僅大型保險集團公司調整人事安排,不少中小險企也進行了人事更迭,年內渤海財險、東海航運保險、永安財險、海保人壽、中航安盟財險等險企董事長獲批履新,中石油專屬財險、泰山保險、同方全球人壽、中意人壽、北部灣財險等公司總經理獲批履職。

值得一提的是,保險集團公司履新的高管多從集團內部選拔任用,史良洵、楊錚皆是在中國平安穩紮穩打多年,而中小公司更傾向於從外部吸納人才,比如,北部灣財險總經理王建偉來自公開招聘,和諧健康董事長趙建新和總經理沈喆頲此前分別在長城人壽和復星聯合健康保險任職。

對此,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朱儁生分析,大型險企成立時間較長,也吸納了一部分人才,有條件培養出自己的高管團隊,而中小險企成立的時間普遍較短,人才培養的週期比較短,所以需要引入外部人才。資深精算師徐昱琛則表示,其他行業也有類似情況,這是因為大型公司自身規模大,內部的人才培養體系會更完善一些。

人事變動原因各異,股東因素影響更大

險企“將帥”的上任與更迭,背後涉及多方面原因。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統計發現,保險公司人事的原因大約可以分為幾類:比較常見的有集團內部職位的調整,正常任期結束及高管到齡退休等,比如前述的華泰保險集團,王梓木便是因年齡原因不再連任董事。

還有險企公開招聘引入“外腦”以及高管涉嫌違法違紀“下台”等情況。舉例來看,此前北部灣財險曾對外發布總經理招聘信息,如今,王建偉已經獲批履職。而永安財險原董事長陶光強涉嫌違紀違法已經被開除黨籍,今年6月13日,該公司正式公告,免去陶光強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職務。

不過,股權變動和股東因素仍是險企人事變動的主要原因,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獲批履職的險企高管多來自股東方,如海保人壽董事長趙樹華來自“海馬系”,亞太財險總裁於海波來自“泛海系”,中航安盟財險董事長餘萌目前仍是中航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專務。

整體來看,在人事變動方面,相較於大型險企和集團公司,中小險企人事更迭更為頻繁,今年和諧健康、東海航運保險等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雙雙履新,富德產險董事長、總經理同日被免職,信泰人壽董事長譚寧則完成了從總經理到董事長身份的轉換。

為何中小險企人事更迭更頻繁?朱儁生分析,當前,中小險企普遍面臨業務成長或盈利方面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有時候需要通過調整管理層來嘗試不同的經營理念和經營策略。而大型險企雖然也面臨一定的壓力,但市場份額相對較高、體量比較大,在市場中綜合實力比較強,高管的團隊相對更穩定。

對於險企人事更迭的影響,朱儁生表示,中小險企在人事調整過程中,可以吸納其他公司及高管的經驗和商業實踐模式,能夠對這家公司的成長有一些幫助。但反過來,如果一家公司高管變動頻繁,意味着公司整體的發展戰略有可能發生波動變化甚至出現比較大的變化,這樣可能對公司的穩健發展和持續經營產生一定影響。

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