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疫情將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如若應對得當,我國製造業有可能實現加入國際分工體系後的‘二次突圍’”,全國政協常委張連起提案認為,我國製造業的“世界工廠”標籤由來已久,中國生產的大量商品一直以來被看作物美價廉的代表。然而,在工業製造的若干關鍵領域,我國離實現自主化生產仍存在較大差距。中國需要從“世界工廠”向“中國工藝”轉變,切實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張連起建議把5G、半導體、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列入“十四五規劃”予以戰略支持,保持中長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全國政協常委張連起
提案原文:
關於疫情防控常態化我國製造業應對挑戰的提案
新冠肺炎疫情將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如若應對得當,我國製造業有可能實現加入國際分工體系後的“二次突圍”,全面提高製造業在多層次經濟波動中的應對能力,有利於我國製造業提升產業鏈韌性,真正實現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
從國際角度看,疫情蔓延到全球範圍後,各國工業生產所需的關鍵性中間品、零部件及生產設備在全球範圍內面臨“斷供”風險。疫情對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都造成重大負面影響,這不僅反映在全球供應網絡失效、企業中長期投資放緩等供給側,連需求側也受到重大沖擊。疫情也讓美歐日等經濟體因抗疫物資等產業安全問題而引發“反思”,導致一些經濟體意圖調整或重構產業鏈供應鏈。
面對如上國際形勢,我國製造業應該積極求變,實現“二次突圍”。具體建議如下:
第一,從“產能過剩”向“彈性產能”的轉變。我國製造業當前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傳統制造業存在產能過剩,而高新制造業產能相對不足的結構性問題。此次疫情暴發後,部分製造業企業實現了向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的轉產,充分利用產能保證了國內醫用產品的有效供給,並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後成功轉向出口。通過保持相對合理的產能總量的同時,加快產能升級和創新,能夠增加我國經濟面對外生衝擊的靈活性,促進我國製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第二,從“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的轉變。此次疫情導致短期勞動力不足而生產受阻,需要進一步加大對於工業信息化及數字化基礎設施的投資,通過提高“智能製造”在工業生產中的比例以保持發生危機時的有效供給。聚焦發力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基建”。
第三,從“世界工廠”向“中國工藝”的轉變。我國製造業的“世界工廠”標籤由來已久,中國生產的大量商品一直以來被看作物美價廉的代表。然而,在工業製造的若干關鍵領域,如半導體材料和裝備製造,我國離實現自主化生產仍存在較大差距。要切實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一方面需要在工業生產的核心技術上加大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則需要進一步加強技術領域的國際合作。要把5G、半導體、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列入“十四五規劃”予以戰略支持,保持中長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第四,保障重點外貿企業正常生產和運營。支持企業採取措施降低大宗商品敞口、外匯敞口帶來的風險,如合理利用金融工具對沖價格波動、把握談判時機簽訂較為有利的長期合約等。加大出口信用保險和貿易融資支持力度,暢通出口企業資金鍊,免除出口企業後顧之憂。鼓勵出口企業探索使用人民幣結算,降低匯率波動風險。
第五,應對逆全球化形勢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營造更加便利的消費環境,鼓勵汽車和其他大宗耐用消費品消費,引導居民逐步恢復正常消費活動,保障民生所需行業和吸納大量就業的行業正常運行。加快建設線上營銷渠道,改善線下渠道運行效率,推動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同時,鼓勵製造企業從單純的製造商向綜合生產服務商轉變,擴大增值服務供給,提升附加價值,進一步發掘國內市場潛力,穩定市場份額。
第六,加強國內和國外製造業協同建設。支持國內企業開展進口貿易,通過舉辦進博會、擴大自貿區試點、推動RCEP落地等措施,向世界開放中國市場,助力貿易伙伴經濟復甦,推動全球經濟增長。構建支持外商投資企業發展的良好營商環境,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鼓勵國際經濟、技術、產能合作,鼓勵外商企業搭上中國經濟疫後復甦的順風車,深化全球產業合作。
推薦閲讀:
徐睿霞:種業是國家戰略性產業 亟需建設“種質資源國家總庫” | 建言中國009
駱沙鳴:推進河洛文化創新性發展 增進國家統一向心力 | 建言中國008
吳以環建議構建兒童友好型城市 城市資源應向兒童傾斜 | 建言中國007
女性就業歧視“頑疾”怎麼消除?全國政協委員楊正國支招 | 建言中國006
温思美:完善扶貧退出機制 要讓貧困人口學會自己“游泳”| 建言中國005
管培俊、劉利民等16位委員聯名提案:建議加快建設教育專網 | 建言中國004
全國政協常委王光謙:組建黃河國家實驗室必要且緊迫 | 建言中國003
委員丁梅: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應設獨立感染科 發熱門診需常態化 | 建言中國002
張凱麗提案有“藝術”:5G時代應建立“手機藝術”門類引領文藝健康發展 | 建言中國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