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地產網 亮眼的業績之外,融創的這份年報更吸睛的是資本結構的改善。
報告期內,融創實現營業收入2305.9億元,同比增長36.2%;毛利約為484億元,同比增長16.9%;毛利率約21%,較2019年的24.5%有所下降;股東所佔利潤為356.4億元,同比增長36.9%;核心淨利潤約為302.6億元,同比增長11.8%。
而在這份成績單背後,“三道紅線”相關的各個負債指標也有極大改善。
公告披露,截至2020年底,融創淨負債率96%,非受限現金短債比1.08,剔除預收款項後的資產負債率為78.3%。按照“三道紅線”的調控標準,融創的淨負債率與非受限現金短債比已滿足央行管控指標的要求,從“紅檔”降至“黃檔”。
一位參與了業績會的投資者向觀點地產新媒體透露,如今融創更關注均衡、全面、高質量發展,不再將規模增長放在首位,而是會繼續降槓桿和改善資本結構,提升整體綜合競爭力。
管理層對於財務指標的優化和規模業績的增長仍有信心:“根據現在的佈局和土儲質量,未來銷售還是會持續保持雙位數以上的增長,有息負債會控制在比較穩定的規模。”
據悉,2021年融創的合約銷售目標為6400億元,全年可售資源將超過9000億元,其中超78%位於一二線城市。而2020全年合約銷售為5753億元,照此計算,將達到11.25%的增長。
“三道紅線”降至黃檔
2019年之前,融創採取的是高槓杆方式迅速將規模做大,並迅速建立了規模優勢,位列行業第四。不過,這種方式顯然難以為繼。
從2019年“融資端”調控開始,融創就開始將戰略重心調整為優化資本結構、降槓桿,並開始頻頻向外表示其“降負債”信心。
據透露,融創中國行政總裁汪孟德在業績會上表示,在這個階段,規模和增長不是公司最重要的東西,公司未來要的是整體綜合競爭力。他表示,2020年三個指標有大幅度的優化,其中有兩個指標已經達標。
他提及的“三個指標”,也就是在2020下半年央行根據“三道紅線”標準將房企分為“紅-橙-黃-綠”四檔設置信貸增長規模。
規則為大家所熟知:依據槓桿水平高低設置三條紅線,扣除預收款後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超過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央行根據上述標準將房企分為“紅-橙-黃-綠”四檔設置信貸增長規模,對應有息負債增速0、5%、10%、15%。
最新年報顯示,2020年融創中國的淨負債率與非受限制現金短債比已達到“三道紅線”政策標準,僅剩剔除預收款項後的資產負債率這一項還未降至紅線以下。
具體來看,截至2020年,融創淨負債率約為96%,較去年年底下降約76.3個百分點;非受限現金短債比約為1.08,較去年年底提升約0.51;剔除預收款項後的資產負債率約為78.3%,較去年年底下降約5.6個百分點。
“從自身來説,必須在未來兩年持續保持整個集團的財務指標和資產結構,包括負債指標持續優化,主要通過銷售利潤和淨資產來降低負債率,同時大力推動融資結構的調整,推動融資成本下降。”汪孟德透露,資產負債率指標會在2022年提前完成。
其實,無論是針對企業的“三道紅線”,針對銀行的“兩道紅線”,還是近期的集中供地政策,政府不斷推出調控政策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上述投資者透露,融創董事會主席在業績會上也表示了對調控政策的支持。“房地產這麼大的行業,調控是必須的,能夠讓行業更安全,不調控對銀行、開發商、政府、老百姓,都沒好處。”
按照他的説法,不調控的市場會造成房價、地價瘋長。對開發商來説地價比房價漲得快,賺不了錢;老百姓買不起;金融機構也有風險。
不過,調控政策也加速了行業分化。
“政策對行業是好的,但不是對所有企業都是好的,加速了企業出清。”孫宏斌稱,現在這個階段,對企業、金融機構、政府進行了監管,加上疫情的影響,整個行業的變化、人口的變化,整個行業已經在一個全新的邏輯下。而在這種全新的行業邏輯下,是優秀企業的盛世年華。
這個邏輯下,融創需要把握好優質的綜合規模和綜合競爭優勢。孫宏斌續指,優質的規模包括銷售額、土地儲備、融資、自有資金、合作資金5個維度;綜合競爭優勢即品牌、產品、營銷、服務的優勢。
談“集中供地”
孫宏斌所提及的調控,自然也包括最新的集中供地政策。
3月初,“22個重點城市住宅用地將實現兩集中,2021年發佈住宅用地公告不能超過三次”的消息開始流傳,涉及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南京、杭州、廈門、合肥、濟南、武漢、成都、福州、鄭州、無錫、蘇州、瀋陽、長春、寧波、青島和長沙。
試點的熱點城市絕大部分屬於融創深耕的城市,該政策的影響自然也是投資人關注的重點。
“這個政策主要針對政府提出,讓政府的出地、供地更透明化、更規範化,保證供地增長的同時更加透明。”
投資人向觀點地產新媒體表示,融創認為集中供地政策短期來看影響不大,到了下半年及明年影響就比較大了,對規模比較大的幾家頭部企業拿地策略沒有太大的影響,對中小房企影響會更大。
“頭部企業每年都有保持一定的拿地量,只是會根據出地的時間,在某一個時點在分佈上會有一些調整。對融創是一件好事,因為我們在這些城市有優勢,對市場有好的判斷,同時出來多個項目的時候,能把這些項目的優劣勢排出來,合適的位置、合適的價格拿到地塊。”
公開市場拿地只是融創的拿地方式之一。據悉,融創的土地獲取主要採取公開市場拿地、收併購、產業合作三種方式。
財報顯示,2020年融創中國新增土地儲備約為5877萬平方米,新增貨值7261億元。截至2020年底,融創中國的土地儲備約2.58億平方米,其中權益土地儲備面積約1.61億平方米。
而在期內新增土地中,36%通過公開市場獲取,30%通過收併購獲取,34%採取市場合作的方式獲得。
公開市場上,融創在多個城市有規模優勢,因此能對土地有更精準的判斷。據悉,2020年,融創於12個城市銷售排名第一,25個城市位於第二至第五,18個城市進入當地市場前十。其中,杭州銷售金額超400億元,重慶、武漢銷售金額超300億元,17個城市銷售金額在100億-300億元之間。
並且,隨着各地文旅城接連落地,產業協同能力也大大提升了融創的土地獲取能力。去年11月,融創聯合華髮競得寶安沙井A301-0575號宗地,這也是融創首次在深圳公開市場拿地。?
這是一宗為融創冰雪文旅城的定製地塊。地塊旨在發展文旅相關產業,要求建設冰雪項目和影視酒店項目,以及拍攝一部以深圳為背景的都市題材電影等要求。這宗地塊也能夠實現地產、文旅、文化、會展板塊的充分協同。
管理層於業績會中表示,今年融創將嚴控拿地節奏,更重視土地的發展質量,持續推進城市共建的戰略,發揮產業優勢和品牌合作能力,推動更多的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