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機構信仰鬆動難定抱團還是散夥 白酒股投資人警惕上頭辣喉
時代週報記者:寧鵬
“也許到了辣喉酒醒時分。”1月18日盤後,一位持有較重倉位酒類股的投資人略帶憂鬱的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當天,白酒板塊繼續下跌,截至收盤,整體跌幅0.84%。
實際上,就在上週,上證指數下跌0.10%,但白酒板塊跌幅5.22%,跌幅最大的老白乾酒(600599.SH)累計跌幅為20.31%。
作為A股機構“抱團”最頑固的板塊,白酒板塊的異動對市場預期產生巨大影響,投資者的白酒“信仰”開始出現鬆動。
事實上,這並非是此輪“抱團”行情首次出現回調。
2020年12月29日,白酒股曾集體大跌。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當下“抱團”鬆動的跡象不僅出現在白酒板塊,機構對新能源板塊的分歧也在加大。
上述投資人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最近我要密切留意,及時決策,別上頭了。”
機構分歧加劇
公募基金連續兩年賺錢效應明顯,與結構性行情下的“抱團取暖”有關。
不過,伴隨着“抱團”股票市值的節節攀升,其高估值亦引發市場擔憂。
近期,資本市場多位“大佬”的發聲,將“抱團”現象推至風口浪尖。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指出,估值驅動和新經濟驅動下的這輪結構牛市,現已隱現結構性泡沫。2021年,市場面臨從“抱團”到“散夥”的風險。
百億私募寧泉資產創始人楊東對新能源板塊的“風險提示”堪稱直抒胸臆。
他在致投資者的信中提到,“也許個別強大且幸運的領先企業可以通過時間來化解估值,成為最終真正的王者,但大多數被爆炒的新能源股票恐怕未來只能以股價的大幅下跌來消化估值了。”
“市場的估值水平和情緒目前都處於均值以上位置,如果計算核心資產的估值水平,幾乎已接近歷史最高位置。”近日,景林資產合夥人高雲程表示。
他認為,高估值的一部分原因是過低的利率水平導致的,且通貨膨脹和經濟復甦超預期。
“一旦這兩點同時發生,很可能導致股票市場的估值出現回落,而下跌最多的一定是原來的裸泳者。”他説。
國泰君安策略團隊在研報中使用了“A股史上首次藍籌泡沫”來概括本輪“抱團”行情。研報指出,目前市場龍頭行情已脱離預期環節走向交易維度,且“廣度”與“深度”均有表現,從好賽道龍頭轉向普通賽道龍頭。短期繼續享受泡沫的可能性較大,春節前出現拐點的概率極低。但只要是泡沫,終將會消散。
在資本市場,機構的“抱團”並不新鮮。但在這輪“抱團”行情中,公募基金持股集中度前所未有。
2020年三季報顯示,主動權益類基金前100大重倉股的合計持股市值佔全部重倉股市值的比例達到了66%,而前400大重倉股的持股市值則達到了93%。
換言之,目前A股上市公司數量已超過4000家,而基金重倉股集中在400只左右,非常集中。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賣方分析師對機構持股集中度的不斷提升不以為然。
國盛證券分析師張啓堯指出,美股龍頭不僅持續跑贏長達40年,還“壟斷”流動性,20%的個股壟斷90%的成交規模,這是機構化時代的必然趨勢。而借鑑美股,機構化時代龍頭跑贏及溢價將成為常態。預計未來A股龍頭價值重估仍將繼續,好東西會越來越貴,越好的東西越貴。
日前,華南一家大型公司的基金經理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這一輪“抱團”與以前有很大不同,當下享受高估值的股票大多都有業績支撐。
抱團“散夥”?
上週A股出現風格切換,2020年被冷落的低市盈率指數後半周跑贏大勢,大盤成長類則出現較大回撤。
此外,南下資金淨規模連續超過百億港元,這亦側面反映市場對高估值的擔憂。
事實上,資本市場對於“抱團”股的態度,出現了明顯分歧,並且用真金白銀予以交易。
以1月14日為例,多家前期“龍頭”成交數十億元,其中航發動力(600893.SH)74億元,中遠海控(601919.SH)52億元,紫光國微(002049.SZ)38億元,酒鬼酒(000799.SZ)31億元,中航西飛(000768.SZ)30億元,長城汽車(601633.SH)23億元。龍虎榜顯示,機構席位買入和賣出都有不少。
不過,也有人將“抱團”股下跌,理解為“假摔”。
譬如,中信期貨認為,龍頭效應仍在,歷史上小盤股跑贏大盤股,要麼是風險偏好改善,要麼是資金寬鬆。鑑於央行上週未超額續作MLF,以及現階段絕大部分成交額仍聚焦在少數“抱團”股上,小盤跑贏大盤的條件尚不具備。
中金公司王漢鋒團隊指出,當前主動公募基金持股尚未完全脱離基本面。2010年二季度至2020年二季度,主動公募基金持股平均PB為2.32倍,該數字於2020年二季度達到4.77倍。但估值上升主要是由於主動公募基金持股近年持續從老經濟向新經濟轉移所導致。假若將主動公募行業持股比例與當期市場行業分佈相匹配,最新市盈率為均值向上一倍標準差水平,與創業板指水平相當。
對於白酒股本身,部分賣方機構予以力挺。
譬如,華泰證券研報指出,估值壓力加疫情反覆導致板塊近期回調較多,短期因素影響下過度的擔憂是沒有必要的。迴歸基本面,白酒基本面向好趨勢不變。估值層面,應淡化短期估值,把價值交給時間。
申萬宏源研報亦認為,過度樂觀下的急漲沒有必要,同樣對短期因素過分擔心也沒有必要,疫情對行業的影響是階段性、局部性、可控的。中長期看,高端白酒、次高端及大眾酒龍頭公司,在高端化、集中化、頭部化的趨勢下仍然具備很大的量價提升空間。
“南下”性價比更高?
對於“抱團”,市場最為擔憂的是出現“踩踏式下跌”。
國金證券分析師艾熊峯指出,抱團往往伴隨着機構對相關板塊的配置倉位持續大幅提升,並不斷創階段性新高。隨着板塊倉位和股價表現持續提升,板塊交易日益擁擠,一旦出現盈利不及預期等負面衝擊,投資者將集中減倉,板塊走勢將大幅下行。
王漢鋒認為,歷史上“抱團”解散對於主動公募基金影響相對有限。歷史上三次“抱團”解散前後主動公募基金收益均優於對應“抱團”行業指數,且整體基本戰勝滬深300收益。
有機構甚至對“抱團”瓦解的具體時點進行預測。
信達期貨研報指出,A股流動性的邊際收緊也會是機構“抱團”逐步瓦解的因素,預期2021年1-3月M2增速將會低於M1增速,市場將會出現頂部反轉。
也有分析師認為,即便行情擴散,仍是“換湯不換藥”。
國信證券認為,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行情會擴散同時“抱團”也會持續,即“抱團”板塊行業可能會發生變化,但品種大概率依舊是龍頭成長公司。
在A股優質公司出現泡沫化的背景下,2021年來南向資金單日淨買入額持續達到百億港元,南下策略的重要性得以凸顯。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港股部分上市公司相對優質(可比A股龍頭)且估值合理,吸引越來越多的機構資金增配。高估值僅是表象,本質是A股優質資產的稀缺性與微觀流動性驟增間的矛盾。
中信期貨研報指出,資金順勢流入低位龍頭,順週期或有機會。此外,資金流入港股,佈局有比較優勢的科技板塊。
興業證券分析師張憶東則認為,2020年北向、南向資金均呈現淨流入,追逐性價比更好的核心資產,未來南向、北向資金流入規模有望繼續增加。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