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模式創新成中國汽車業新動力
隨着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等趨勢的不斷推進,人們對於汽車的需求、購買、使用、服務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汽車行業也正在面臨一次重大的變革。
企業不再是以單純的造車、賣車來實現盈利,單打獨鬥的時代也已經成為過去,產業鏈進入了共生、共享的生態圈時代,產品和服務也都開始發生革命性變化。全方位的模式創新正在給汽車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9月5日,觀眾在服貿會5G通信服務專題展區參觀一款5G智能汽車。記者 張晨霖 攝
企業由“硬”向“軟”
“由整車製造企業向製造服務型和創新型企業轉型”,這是北京汽車集團(下稱“北汽集團”)的戰略轉型方向,同時也是國內眾多大型汽車企業集團共同的轉型發展方向。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中國汽車產業已經完成了由小到大的發展階段,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市場。在新技術、新產品的不斷推動下,汽車產品的需求導向和使用場景在不斷髮生變化,由此也對汽車產業發展的模式創新提出了挑戰。
行業形勢和消費者需求都在發生着變化。以前整車企業基本只靠賣車實現盈利,但隨着數字經濟時代的變化,傳統的商業模式難以挖掘新的服務價值,也難以繼續進行可持續的盈利。只有通過不斷轉型升級,不斷增加客户的價值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贏得主動。例如,一些造車新勢力企業通過提供與智能汽車操作系統相關的空中下載,提升用户的體驗,將靠硬件盈利轉變為以硬件加軟件來盈利。
實際上汽車企業很早就已經注意到了這一趨勢。作為國家大型整車製造企業,北汽集團2014年在行業中率先開啓了向製造服務型和創新型企業的戰略轉型,以信息服務業為突破口,實現從製造商向“製造+出行”解決方案的供應商轉變。之後,北汽集團又提出打造“集團化2.0”的思路,以及“雙輪驅動”發展戰略和“高、新、特”新時代發展系統解決方案等,加快實現北汽新能源化與智能網聯化的融合發展,旗下打造了包括整車製造、智慧出行、充電設施、金融服務等在內的創新矩陣,推動北汽集團實現向製造服務型和創新型企業轉型的戰略目標。實踐證明了這一選擇的正確性,實施戰略轉型以來,北汽集團開放力度持續擴大,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告別單打獨鬥
汽車企業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廣泛的生態圈,參與企業在生態圈內實現共贏。
在以共享化、服務化、平台化為特徵的模式創新作用下,以品質化、個性化、差異化為特徵的消費升級牽引下,汽車產業正在以超預期的速度發生深刻鉅變。中國汽車產業從未像現在這樣距離科技革命和行業前沿如此之近,亟須從技術層面加快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傾斜,強化關鍵技術的創新能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同時,汽車產業發展至今,不再只是製造行業單線條的延展,而是涵蓋製造、互聯網、化工、通訊、材料等多領域多維度的進化。傳統制造企業在平台開發、整車製造方面的經驗,互聯網企業在普通用户需求、提供精準服務方面的基因,化工、通訊、材料等企業在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方面的優勢,將共同決定汽車產業變革的未來。傳統企業的單打獨鬥將成為歷史,最高程度的開放合作、最深層次的跨界融合正在快速形成。
眾多業內專家表示,如今汽車行業面臨着十分廣闊的空間。一方面,傳統車企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創造全新藍海,正在積極拓展原有的以產品為核心的模式,深度佈局,加快向出行服務提供商的延展和轉變。另一方面,具有互聯網基因的造車新勢力,擁有大交通思維的移動出行公司等,正在通過建立充電網絡構建出行平台等方式,積極地推動汽車產業生態圈的蓬勃發展。要圍繞資源共享,加快實現產業鏈的開放合作,構建汽車產業新的格局。
近年來,汽車行業這一融合的趨勢不斷加速。2018年初,北汽集團牽頭建設了首個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並加速推進與比亞迪、長城、華晨等企業在新能源化方向的技術共享項目合作。在汽車產業鏈服務邊界不斷拓寬,充換電服務、移動出行平台等模式不斷湧現的同時,企業的經營模式也從單一製造為主,向全價值鏈各環節演變,在技術、供應鏈、生產製造、售後服務等領域實現全面創新,構建全新的產業生態,提供全價值鏈的服務。
今年以來,這一趨勢更加明顯,融合範圍更加擴大。包括大眾、豐田、戴姆勒等跨國巨頭紛紛與中國的車用電池企業合作,或是入股或是成立合資公司,並且與這些企業在核心技術研發等方面都進行了深入合作。
另外,傳統汽車企業與造車新勢力之間、整車企業與智能出行企業之間、新能源汽車企業與能源企業之間等的跨界合作更是層出不窮。通過不斷的模式創新,汽車及相關領域的生態圈不斷擴大,逐步形成一種全新的市場發展格局。
政策推進模式創新
全球汽車產業創新體系正在發生變革,逐步由動力系統向整車產品創新拓展,由汽車產業向跨界融合、集羣創新跨越,由單一產品銷售向綜合出行模式創新演進,我國汽車產業的創新體系必須積極作為。
發改委產業發展司副司長蔡榮華日前表示,汽車產業要加快基礎升級,不斷優化市場供給,推進充換電、電池租賃等車電分離等創新方式的普及。
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陳克龍也表示,未來將推動發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推動實施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行動計劃,推動車電分離等商業模式的創新發展。同時,啓動“十四五”標準體系建設,加快車載信息交互,車路協同、網絡安全等相關標準的制定,探索新商業模式。
交通部也表示,未來城市交通要不斷構建多樣化、個性化的出行服務體系,積極打造出行新業態發展的制度環境,為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營造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氛圍。
隨着政策層面力度的不斷加大,各汽車企業也進一步加大了在模式創新和生態圈建設方面的力度。東風汽車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表示,汽車企業關係從競爭走向合作共贏逐漸成為主流。當前傳統汽車產業的合作、上下游之間的合作和跨境合作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這種合作不僅體現在研發、採購、製造、銷售等業務領域,也體現在資本聯合、戰略聯盟等方面,具有多領域、深層次、多方位特點。
竺延風稱,汽車企業應順勢而為,推動平衡發展。針對消費者行為變化,要運用信息化手段增強與客户的互動,同時在產品和技術的投放上,要把握好節奏,最好要保持領先市場需求趨勢的半步到一步為宜,與市場消費形成動態的平衡環境。此外,還應推動零部件與整車、企業供合關係、政策供給與市場等多方面的平衡。
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李偉也表示,汽車產品的價值正在由硬件向軟件轉移,軟件能力將是未來自動化的基礎和競爭力的核心。未來的汽車將是移動的多功能空間,大型智能移動終端,數據採集、能源、儲能單元,用户、技術、產品的變化為商業化模式的全面轉型提供強大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