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業績報披露,中國銀行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3月29日,在披露2021年業績經營數據的同時,中國銀行召開了業績發佈會,中國銀行行長劉金、中國銀行副行長陳懷宇、中國銀行副行長林景臻就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資本補充安排、數字化轉型、跨境理財通業務進展情況等熱點話題一一作出回應。
籌備TLAC非資本債務工具發行
2021年,中國銀行資產負債規模穩步增長,截至2021年末,中國銀行資產總額為26.72萬億元,比年初增長9.51%;負債總額為24.37萬億元,比年初增長9.59%,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71%,實現本行股東應享税後利潤2166億元,同比增長12.28%。
資產質量保持平穩,截至2021年末,中國銀行不良貸款餘額2088億元,較年初增加15.19億元;不良率1.33%,下降0.13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87.05%,比年初提升9.21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達到16.53%,比上年末提升0.31個百分點。
為保障我國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具有充足的損失吸收和資本重組能力,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2021年10月,央行會同銀保監會、財政部制定了《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建立了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監管體系,設定了風險加權比率和槓桿比率兩個監管指標,將監管要求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最低要求,風險加權比率和槓桿比率應於2025年初分別達到16%、6%,2028年初分別達到18%、6.75%;第二層次是在最低要求基礎上,應滿足相應的緩衝資本監管要求;第三層次是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央行、銀保監會有權針對單家銀行提出更審慎的要求。
2011年以來,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相繼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作為名單中的銀行之一,在業績發佈會上,中國銀行高管也透露了相關工作的推進情況。
陳懷宇表示,“根據《辦法》規定,我行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風險加權比率自2025年1月1日起不得低於16%,自2028年1月1日起不得低於18%”。陳懷宇進一步指出,“十四五”期間,中國銀行將保持現有資本充足水平合理充足,在此基礎上,考慮到相關配套政策出台後,中國銀行達標壓力總體可控,不會影響信貸的供給能力。目前,中國銀行正加強TLAC研究規劃,加強監管溝通,積極籌備TLAC非資本債務工具發行,確保按照監管要求實現TLAC如期達標,增強風險抵禦能力。
推進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方案
在業績經營數據保持穩中向好的格局下,中國銀行加大了數字經濟建設,例如,發佈手機銀行App 7.0版,形成“金融+場景”“科技+關愛”“智能+專業”“全球+全景”四大服務特色。智能櫃枱服務場景達到57大類、296子類,在4000餘家網點智能櫃枱引入政務民生服務。建成跨境、教育、體育、銀髮四大戰略級場景特色網點1074家。
“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既為中國銀行打開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也為我行自身推動數字化轉型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注入了新的動能。”劉金指出,近日中國銀行正在推進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方案。
具體來看,一是中國銀行總行成立了金融數字化轉型領導小組,強化對數字化轉型的統籌領導,將前台部門、分支機構發現的客户需求、市場機會,第一時間和科技部門取得聯繫,進行溝通。把客户需求和市場機會盡快轉換成中國銀行的服務產品,深化科技和業務融合,提高中國銀行信息科技團隊對業務需求的響應速度和產出效應。二是加快對公業務線上化進程,重點建設交易銀行平台,運用數字化手段,實現普惠貸款、跨境匯款、供應鏈融資一些複雜的對公業務全流程線上化,促進產品銷售增長。
“下一步隨着綠洲工程的進一步推進,和中國銀行數據治理工程的不斷進步,中國銀行會促進各個業務條線的線上化、數據化和智能化,重點打造數字化營銷、動態定價、開放銀行、智能風控等企業級的數字化業務能力,賦能‘八大金融’更好融入和服務數字經濟的發展。”劉金説道。
推進個人跨境金融業務發展
2021年9月,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舉辦了“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啓動儀式,粵港澳三地同時發佈《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
“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部署、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舉措,對於打造粵港澳優質生活圈、推進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提升我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水平、助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談及對中國銀行個人跨境金融業務的前景展望,林景臻介紹稱,截至2022年2月末,中國銀行“北向通”和“南向通”簽約客户保持着60%以上的市場佔比,雙向資金匯劃持續增長,為客户提供最便利的雙向金融服務。
林景臻表示,下一步,中國銀行將繼續推進個人跨境金融業務發展。鞏固傳統業務優勢。加快跨境業務數字化轉型,打造包含“跨境GO”App、個人手機銀行跨境專區、跨境小程序等線上綜合服務平台。聚焦留學、旅遊、外派、非居民等重點客羣需求,完善跨境客户金融與非金融綜合服務體系。
同時,搶抓新興業務機遇。助力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落實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充分發揮該行“一體兩翼”佈局優勢,加強行司聯動、境內外聯動,共同拓展個人貿易項下及資本項下新興業務機會,加大市場採購貿易結匯、跨境電商、涉外股權轉讓業務推廣,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