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資本市場,滬深交易所再出手,這次發力的是投資端改革!
8月10日晚,滬深交易所雙雙修訂發佈《指數基金開發指引》,將開發非寬基股票指數基金產品對指數發佈時間滿6個月的要求縮短至3個月。《指數基金開發指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業內人士表示,此舉有助於進一步提升指數基金開發效率,豐富優質產品供給,更好地滿足中長期資金配置需求,從而激發資本市場活力,不斷提升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目前,已有2只符合新規的產品上報中國證監會。
提升ETF開發效率豐富優質產品供給
此次《指數基金開發指引》的修訂,是滬深交易所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國證監會關於活躍資本市場相關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旨在提高指數和指數產品對投資者需求以及國家戰略的響應速度,豐富優質產品供給,激發資本市場活力。
根據修訂後的《指數基金開發指引》,非寬基股票指數產品開發所需的指數發佈時間由6個月縮短為3個月,此舉一方面能推動基金產品更及時服務於國家戰略,支持科技自立自強等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發揮出基金市場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日益完善的產品佈局能提高投資者參與的便利度和積極性,通過構造活躍有序的市場環境,提升資本市場吸引力。
業內人士表示,從必要性來看,在現行的6個月指數發佈時間要求下,指數基金產品無法快速實現佈局,因此難以及時響應市場需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指數和指數產品在滿足投資者多樣化配置需求和資本市場發展方面的功能發揮。同時,6個月的等待期給基金管理人留足了申報準備期,可能進一步造成熱門產品的扎堆申報、加劇同質化競爭。
此次修訂具有多方面積極意義,一是能夠更好地適配投資者配置需求和市場實際佈局需要,是對現行《指數基金開發指引》相關內容的合理優化;二是能夠更好地鼓勵基金公司進行前瞻性佈局,加大在指數產品方面的創新力度,不斷提升產品鏈質量;三是能夠有效減少不必要的同質化競爭,推動更加良性市場生態的形成,促進基金市場高質量發展。
滬深兩市ETF規模近2萬億元
滬深交易所2021年1月發佈《指數基金開發指引》,對於規範指數基金產品開發,推動指數基金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着產品佈局日臻完善、財富管理功能逐漸發揮,ETF愈發成為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的優質選擇。近年來,滬深兩市ETF發展進入快車道,產品數量和規模持續增長,已形成覆蓋股票、債券、商品、貨幣等多種資產及境內外主要市場的產品線,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資產配置工具。
目前,滬深兩市ETF基金規模接近2萬億元。其中,截至8月9日,上交所ETF總規模達1.49萬億元,產品佈局日臻完善,湧現出大批旗艦型產品。科創50系列ETF合計規模於今年5月底突破千億元,滬深300ETF單隻產品規模於8月7日超過千億元,在居民財富管理、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截至今年7月,深市ETF共315只,較2020年底增長184%,資產規模4830億元,較2020年底增長了143%。其中,股票型ETF資產規模3740億元,主要投向先進製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領域,為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做出積極貢獻。
滬深交易所將持續深化投資端改革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緊接着,證監會在年中工作座談會指出,要從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等方面綜合施策,協同發力,確保黨中央大政方針在資本市場領域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在此背景下,需進一步運用好資本市場機制促進整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着力塑造投融資功能完善、交易活躍有序的良性生態,通過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增強財富管理功能,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進而提振投資者信心、改善消費預期,助力擴大內需。
上交所表示,下一步,上交所將多措並舉增強基金市場的財富管理功能,不斷提高投資者獲得感,同時持續推進投資端改革,推動基金市場“總量提升、結構優化”,久久為功建設高質量資本市場。
深交所表示,將緊緊圍繞“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落實落細深化投資端改革相關工作,秉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進一步豐富產品類型,完善產品運作機制,優化市場服務,更好滿足中長期資金配置需求,打造與投資者多樣化財富管理需求相適應、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匹配的產品體系,助力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建設。
校對: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