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恐懼的具體表現為在市場反覆攀升達到或接近最高點時,怕自己誤了班車而不怕市場已十分脆弱而買入。
而在市場長期下跌的周圍一片悲觀,怕世界末日到來而揮淚斬倉。
人類歷史上的傑出人物如牛頓、愛因斯坦、羅斯福都在證券投資中遭受挫敗。
牛頓在事後説:“我可以計算天體運行的軌道,卻無法計算人性的瘋狂”。
由此可見,在市場中保持理性和清醒是何等的難能可貴,
而要成為贏家則必須克服自身的弱點。敢於堅持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正如巴菲特所説:“我們也會有恐懼和貪婪,只不過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我們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我們貪婪。”
交易之道,剛者易折
交易之道,守不敗之地, 攻可贏之敵, 100萬虧損50%就成了50萬,50萬增值到100萬卻要盈利100%才行。
每一次的成功,只會使你邁出一小步,但每一次失敗, 卻會使你向後倒退一大步。
從帝國大廈的第一層走到頂樓,要一個小時,但是從樓頂縱身跳下,只要30秒,就可以回到樓底。
在交易中,永遠有你想不到的事情,會讓你發生虧損,需不需要止損的最簡單方法,
就是問自己一個問題:假設現在還沒有建立倉位,
是否還願意在此價位買進,答案如果是否定,馬上賣出,毫不猶豫。
成交量
股市中有句老話:“技術指標千變萬化,成交量才是實打實的買賣。”
可以説,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場上多空雙方對市場某一時刻的技術形態最終的認同程度。
在 K線語言的研讀中,開始時是不需要注重成交量的,比如看K線形態,此時的成交量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它已經淹沒在大形態之中,就如同諸多單日K線一樣,
外形 態中單個K線不足以改變大形態和趨勢;
如果繼續深入研讀,想要判斷大致的價格拉抬時間,此時的成交量就成為關鍵因素,
此時它就已經成為短線交易者必須注意的一個因素,是力量之源。
成交量的意義:
在技術分析中,研究量與價的關係佔據了極重要的地位。
成交量是推動股價上的原動力,市場的有效變動必須要有成交量的配合,
成交量是一種惹你的指標,成交量的大小反映該種股票受投資者關注的程度。
成交量的形態分析
1、分時單獨量峯單獨量峯是指在分時走勢中突然出現的大單通吃,
瞬間放量巨量獨峯,但隨後又沒有持續量能跟進的的現象。
這種情況經常發生是拉昇的過程中,是莊家自行對敲拉昇股價的慣用手段。
2、量堆: 量堆是指在某一段時間內,交投異常活躍,成交量持續性放大,
形成明顯的一個堆。出現在底部,説明莊家建倉熱情高漲;
出現在拉昇過程中説明人氣旺盛,交投活躍;出現在頂部,説明人氣旺盛、莊家出貨趁機迫切出貨。
成交量買賣原則:
1、在多數情況下,當量縮後價不再跌,一旦量逐步放大,這是好事。
2、在下跌過程中,成交量不斷萎縮,在某天量縮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而股價跌勢又趨緩時,就是買入的時機。
3、成交量萎縮後,新低點連續2天不再出現時,量的打底已可確認,可考慮介入。
成交量變化的形態和股價結合起來看
1. 低位量增價平,可考慮買入:股價經過持續下跌的低位區,開始出現企穩的跡象;
成交量也慢慢增加,一般成交量的陽柱線明顯多於陰柱線,
凸凹量差比較明顯,説明底部在積聚上漲的動力,這時可以適量買進股票等待上漲。
2. 量增價升,可考慮買入:成交量持續增加,股價趨勢也轉為上升,
中短期來看,可以考慮買入了。
3. 低位量平價升,可考慮買入:股價從高處滑落時,往往成交量會減少,
也就是所謂的縮量;但當一定的縮量之後,
成交量如果與前日持平,而且股價已經開始上升,這説明底部已到,可以考慮入手了。
成交量三大法則
1、伴隨成交量遞增股價逐步上線,這是市場的正常走勢,這種量增價升”的關係,
表明股價後市看漲。
2、成交量逐步出現萎縮,但股價持續上漲,成交量指標是股價上漲的動力源泉,
不足以表明股價有反轉的需求。
3、股價突破前期高點,但此時的成交量卻並未突破前期成交量,
表明此時股價大概率將轉頭下行。
不要奢望買入最低價,不要妄想賣出最高價
有的人總想買入最低價而賣出最高價,那是不可能的,有這個想法的人不是高手,
只有莊家才知道股價可能漲跌到何種程度,莊家也不能完全控制走勢,何況你我。
以前希望達到這種境界,但是現在早就轉變觀念了,
股票創新低的股票根本不看,新低下面可能還有新低。
只是買入大約離底部有10%左右升幅的個股,還要走上升通道,這樣往往能吃到最有肉的一段。
交易之中,尋找交易的邏輯
大千世界,好像每個人都能夠找到自己立世的獨特性,在交易的世界也是這樣,
做短線的,做長線的,做趨勢的,做震盪的,
每一個交易員都在孜孜以求地尋找可以戰勝市場打敗對手同時又能夠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方法;
甚至於求助於某些高深的交易秘術,可以一招定乾坤。
面對同樣的行情表象,即使是同一種交易風格的交易者也會做出不同的決策,
更不用説不同風格的交易者了,儘管是這樣,在市場已經儘可能公平了的前提下,
仍然是有人虧錢,有人賺錢,這本身就是值得深度思考的地方,
人們往往習慣了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卻忽略了把一類問題化繁為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