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醫療公司上市規模創紀錄
參考消息網11月14日報道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12日報道,今年對中國醫療公司來説是輝煌的一年。受該國醫療體系改革和上市規定放寬助推,醫療公司股價飆升。
報道稱,美國迪羅基公司的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1月11日,中國60多家醫療公司通過在香港、中國內地和其他地方首次公開募股(IPO)和二次上市共計籌集資金163億美元(1美元約合6.61元人民幣——本網注)。這一金額比2019年全年的籌資額還要高138%,而且籌資額和上市公司數量均創紀錄。
報道指出,今年截至11月11日,全球醫療公司的上市籌資總額為391億美元,幾乎是去年全年的兩倍。
報道稱,摩根士丹利全球資本市場亞洲醫療保健業務主管凱茜·張説,許多國際投資者將目光從西方市場投向中國香港。她説,一些投資者充當了基石投資者——通過承諾購買並持有大量股份來支持公司上市——這有助於吸引其他投資者並支撐公司股價。
據報道,已上市公司的市值激增。標準普爾中國醫療公司指數——其覆蓋的公司大多在香港、上海或深圳上市——今年迄今已上漲近32%。相比之下,標準普爾500指數醫療板塊漲幅為8.9%。
報道還稱,與此同時,在港交所和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的科技公司數量也大幅增長。這兩家證交所通過取消盈利要求等措施降低了初創公司上市的難度。
迪羅基公司的數據顯示,按今年在香港和中國內地新上市企業的籌資額計算,醫療行業的排名僅次於科技行業。新上市醫療公司包括傳統制藥商、利用生物學過程研發新藥的公司、醫療器械製造商以及醫院和研究中心的經營機構。
報道稱,證交所實施改革後,生物技術初創公司(其產品通常還未上市)得以籌集大筆資金。與傳統制藥和醫療器械公司相比,生物技術公司更容易大起大落。
港交所表示,自2018年實施上市規定改革以來,截至今年10月底,新上市醫療公司在該交易所共籌集了169億美元的資金。
報道還稱,與此同時,中國政府近年來推行了改革,比如審批新藥時承認國際臨牀試驗數據。中國通過在全國範圍內集中採購來降低非專利藥的價格,這也能鼓勵企業開發新藥。中國還採取其他措施鼓勵創新,同時加大對外國藥品的審批力度。
報道指出,新冠疫情也推動了該行業的發展。疫情促進了疫苗和抗體療法的研發,並推動人們使用在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