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武麗娟
編輯 | 吳婷婷
來源 | 獨角金融
“中金這兩年越來越接地氣了,早年那個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投行貴族似乎成了歷史。一些早年其看不上的項目,好些都參與其中。”一位資深投行從業人員如是説。
2月24日,中金公司(601995.SH)1萬元中標嘉興銀行永續債項目引發市場熱議。有網友靈魂發問:“這價格夠項目組成員出差飛機票嗎?”“連中金都內捲了?”
去年,監管多次警示投行承銷費過低等亂象,甚至開出“罰單”,中金公司為何接下了2021“地板價”債券承銷第一單?
十餘年前,中金公司是無數金融人心中的“中國第一投行”,但近年來卻逐漸跌落“神壇”。為了重塑形象,中金公司做了不少努力。獨角金融發現,中金公司此次萬元攬生意背後,或許透露出其新的調整思路。
1
“白菜價”承銷債券
2月24日,嘉興銀行公示該行2021年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承銷服務項目,中金公司作為承銷商,以1萬元最終報價成為成交候選人。
關於此次發行規模,嘉興銀行稱以審批為主,暫未公開。2019年嘉興銀行曾發行過10億元金融債券,去年曾發行15億元二級資本債,假設此次為10億元的發行規模,按照1萬元的承銷費,承銷費率僅萬分之0.1。
此前,有業內人士稱,市場的承銷費率一般在萬分之三以上,且萬三基本屬於地板價了。
對此,一位證券資深人士認為,券商債券承銷低報價並不是新鮮事,債券承銷僅僅是諸多服務中的一類產品,是為客户提供多層次服務的一個小項目,不會報價太高。其次,不需要單獨關注承銷費用,後續券商會在債券銷售等方面提高整體收入。
也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對券商來説,並不是只賺這一單生意的錢。債券發行公司後續還會進行其它活動,券商可以與債券發行公司建立長期關係,保持合作。”
其實,債券承銷價格戰由來已久,中金公司的超低承銷費並非個例,更有甚者零元承銷。
2018年,中證協曾發佈《公司債券承銷業務收費情況行業通報》,數據顯示,有52個公司債券項目未收取承銷費;有62個公司債項目承銷費率不高於千分之一,其中有21個項目承銷費率在萬分之一以下。
2020年4月,廈門特房集團債券承銷第一中標候選人為興業銀行廈門分行和中信證券聯合體,承銷費率為0.00001%,低至千萬分之一;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公開選聘發行中期票據主承銷商,中信證券和興業銀行中標,承銷費率為0.003%。
2019年4月,天津濱海農村商業銀行的2019年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發行承銷項目,海通證券、中信證券成為入圍供應商,招標代理費總金額為0元。
中金公司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0年度實現淨利潤68.28億元到75.52億元,同比增加61.08%到78.18%。預增原因為:投資收益、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等多項主要收入較上年同期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監管多次警示債券承銷亂象,中金公司投行業務大增,在此背景下,為何接下了2021投行“地板價”承銷第一單?
2
“高冷王”的復興之路
中金公司為國內首家中外合資投行,誕生於1995年,背靠豪華股東陣容,主要發起人為建行、摩根士丹利、中投保公司。中金給自己的定位是:成為一個提供全方位服務的世界級投資銀行。
2005年,資產總額在業內僅僅排名18位的中金公司,卻一舉拿下了營收、淨利雙第一的寶座,令業界側目。此後幾年,在國有企業進入海外資本市場的浪潮中,大型國企的海外IPO項目中,都有中金公司的身影。
中金公司業務上採取抓大放小的原則,奉行“大單策略”。而後,國內大型企業上市資源逐漸減少,其經紀業務方面短板隨之顯現,尤其創業板推出以後,投行業務也被其他券商趕超。
由此,中金公司迎來黯然失色的十年,2015年營業收入排名已從當時的行業第一降至第23位。
經歷了早期的高光,中期的低谷後,近兩年中金公司或許意識到了隱憂,擺脱“貴族特權”,全面市場化改革,有強勢迴歸的勁頭。
2016年11月,中金公司收購中投證券100%股權,彌補了經紀業務的劣勢,資本規模和市場地位均有顯著提升。
2020年3月,中金公司CEO黃朝暉在公司業績發佈會曾公開表示:“今後幾年中國的資本市場會發生重大變化,資本市場將從以間接融資為主轉向直接融資為主。中金公司決定要抓住這個機遇,我們的規模依然是短板,所以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戰略——雖然市場份額和人均收入都重要,但我要市場份額優先;雖然增長與ROE(淨資產收益率)都重要,但是我要增長優先。”
同年11月2日,已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金公司迴歸A股市場。
近三年的財務數據中,中金公司表現頗佳,亮眼的投行業績也符合上述高層的願景。2019年,中金公司投行業務收入已經排名行業第三。2020年上半年,完成A股IPO13單,承銷規模244億元,同比增長近三倍,排名行業第二。
債券承銷方面,據信達證券研報,2019年中金公司完成債券承銷金額6212 億元,市佔率從2014 年的5%提升至8%,債券承銷排名升至第三位。按照Wind口徑統計,2020年券商總承銷金額排名,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依然引領行業,而中金的排行下降了一個名次,位居第四。
有業內人士透露,中金公司投行部引入一些新鮮血液,最近投行市場好多項目都看到了中金的身影。再加之此次的萬元攬承銷生意一事,是否意味着中金投行業務有了新的發展思路?
獨角金融也聯繫了中金公司內部人士詢問,不過對方表示不太方便回覆。
3
惡性低價競爭還是正常市場行為?
按中證協正在修訂的《公司債券承銷業務規範》,券商想要獲得公司債主承銷商資格,標準之一就是公司債承銷金額在行業排名進入前20名,或者分類監管評級結果至少一年在A級以上(含A級)。
因此,各大券商都在努力搶佔市場份額,多家採取“薄利多銷”策略,“倒貼”承接項目的券商不在少數。
2020年5月,中信證券“白菜價”債券承銷引起軒然大波;2021年1月,12家券商涉嫌債券招標的低價競爭,遭中證協點名。
中證協表示,低價競爭行為反映出市場有效選擇機制的失靈,長此以往將造成承銷機構看門人職責的通道化,埋下債券市場風險隱患,進而傷及行業自身。其背後折射出的是承銷機構激勵機制異化、信用信仰非理性、執業質量輕視和風險意識淡漠等深層次問題,必須正視其潛在危害影響,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
2020年,有24家券商承銷“踩雷”違約債,最典型的便是以債券承銷為王牌業務的海通證券,2020年主承銷的債券違約數量高達24次,居行業首位,多次被監管點名。(詳情請戳:《從零失誤到踩雷24次,海通證券的傷心2020》)
早在2018年,投行業務競爭白熱化時,價格戰就引起過熱議。著名財經評論家皮海洲曾針對低價保薦費發表過觀點,他認為,中國經濟目前總體上是市場經濟,IPO本身也是市場化發行。作為保薦項目,當然是有競爭力的保薦機構來做,如果中小券商沒有這個能力,拿不到項目也是正常。
新時代證券投資顧問申睿表示:“此前,證券經紀業務經歷了價格戰,近年一級市場承接費用也開始有此現象。不過,價格戰打到一定程度還要靠服務來吸引客户,服務戰壓倒價格戰是必然趨勢。券商需要自我提升和不斷創新,提供更高的服務,提高賣方研究能力,等待航母券商出現給市場帶來變革清風,去年券業開始嘗試投顧業務突破,就是一個方向。”
關於中金公司一萬元承銷債券的事件,您如何看待?您認為中金公司還能再現輝煌嗎?歡迎留言討論!